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篇 |
免费 | 100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篇 |
废物处理 | 8篇 |
环保管理 | 14篇 |
综合类 | 102篇 |
基础理论 | 44篇 |
污染及防治 | 48篇 |
评价与监测 | 2篇 |
社会与环境 | 3篇 |
灾害及防治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丙烯腈改性的玉米秸秆为吸附剂,对水体中的Cu2+,Pb2+,Cd2+进行吸附,用双组分竞争模型和LCA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改性玉米秸秆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很好地符合Lang-muir方程,相关性(R2)分别为0.98,0.95和0.98,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9.34,31.8和12.7mg·g-1;在Cu2+和Pb2+存在下,改性玉米秸秆对Cd2+的吸附受到明显的抑制,且随Cu2+和Pb2+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加强;在低浓度时,该吸附材料优先吸附顺序为:Cu2+Pb2+Cd2+,高浓度时为:Pb2+Cu2+Cd2+. 相似文献
2.
3.
为了提高秸秆与市政污泥混合厌氧消化的消化产率,以秸秆污泥混合物作为底物,在批次实验中研究不同沼液回流对中温(35 ℃)混合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实验采用0% 、20%、30%、40%、50%和60%等6种不同的沼液回流量,分析不同沼液回流量下产气量、甲烷含量、发酵过程氨氮含量、sCOD、总挥发酸(VFAs)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50%的沼液回流产气量和甲烷产量均最大,分别是1 645 mL和797.5 mL,TS和VS去除率达到17.5%和47.8%,单位VS甲烷产量为613.45 mL·g-1,较未加沼液的发酵瓶提高了37.7%,且无VFAs积累。过高的沼液回流量提升了厌氧反应的氨氮浓度,对厌氧产气过程产生了抑制。50%沼液回流量可以作为秸秆污泥混合厌氧消化最佳回流量。 相似文献
4.
Amjad A. Ahmad Ali Fares Sivapatham Paramasivam Moustafa A. Elrashidi Reza M. Savab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health. Part. B》2013,48(7):742-754
Two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t the Waimanalo research station on the island of O'ahu, Hawaii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hicken (CM) and dairy (DM) manures on biomass and nutrient concentration in sweet corn roots and shoots. Sweet corn (super sweet 10, Zea Mays L. subsp. mays) was grown for two consecutive growing seasons under four rates of application (0, 168, 337, and 672 kg ha? 1 total N equivalent) and one time (OTA) or two time (TTA) applications of organic manure types and rat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effects of types, rates, and number of manure applications on dry biomass and macro- and micro-nutrient concentration in roots and shoots tissues. Results of root tissue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accumulation of N and C under CM and DM treatmen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reatment. Manure application rat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accumulation of N and C in root tissue. Dry weight of roots and shoots and both macro- and micro-nutrient contents in the plant tissu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under TTA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OTA treatmen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r2 = 0.46 to 0.81) between root biomass, macro-, and micro-nutrient contents during both growing season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amending soils with CM at the highest application rate provided the best crop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root and shoot biomass, crop N, C, and other macro- and micro-nutrients.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秸秆-牛粪为原料,利用自行设计的渗滤床反应器(Leach bed reactors),对比研究了渗透液回流喷淋时间、喷淋量、发酵温度及粪秆比4因素对原料物能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结束后罐内物料的TS浓度在13%~15%之间,属于高浓度发酵范畴;9样品产气峰值出现在发酵后的10~14 d,物能转化率排序为L6 > L2 > L9 > L7 > L1 > L8 > L4 > L5 > L3;TS产气率相对较高的共同特点主要为35 ℃中温、较高的渗滤液回流量以及较高的粪秆比。通过TS产气率的直观分析,4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大小排序分别为发酵温度> 粪秆比 > 喷淋量 > 喷淋时间间隔,得到的最佳工况参数为喷淋时间间隔2 h、喷淋量4 L、发酵温度35 ℃、粪秆比1∶1,此条件下得到的平均TS产气率为(98.4±3.5)mL·g-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温度、粪秆比及喷淋量对产气结果影响极显著,为控制渗滤床发酵工艺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6.
以玉米芯为原材料,在500 ℃条件下高温热解制备生物炭,使用CaCl2对其进行改性,通过SEM、EDS、BET-N2、FTIR、XPS等手段对生物炭结构与组成进行了测定。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改性生物炭对水中氮磷的吸附性能和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其吸附机理,为生物炭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CaCl2改性使玉米芯生物炭比表面积提高了137.57%,微孔和介孔数增加,并产生Ca2+、Cl−离子有效附着。氮磷初始溶液质量浓度、固液比、吸附时间均会对生物炭的吸附性能产生影响。CaCl2改性后的生物炭对氮磷吸附量分别提高了46.6%和78.4%。改性后的生物炭(Ca-BC)对水中氮磷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Ca-BC对氨氮和磷酸盐的等温吸附更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更接近物理吸附为主,化学吸附为辅的单分子层吸附。Ca-BC通过范德华力静电相互作用、离子交换和化学沉淀过程去除水中氮磷。 相似文献
7.
青铜峡铝厂氟污染对广武乡玉米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测了青铜峡铝厂东南方向4.5km的广武乡玉米叶,得知含氟量为43.94-166.1mg/kg,对照样品树新林场玉米叶的含氟均值为13.15mg/kg,广武乡的玉米受到了严重的氟污染,农作物减产严重。 相似文献
8.
锌对增强玉米耐涝抗渍的作用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缺锌的砂姜黑土上研究锌对玉米增产效应的田间试验中发现,在严重渍涝高温时,锌有显著的增强玉米耐涝抗渍的作用。其机理与锌能明显降低植株体内氮磷含量,提高钾素含量,从而增强玉米的抗渍涝与高温的能力有关。统计结果表明,玉米秸杆中氮磷含量占整株氮磷含量的百分数与死亡率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秸杆中的含钾量与死亡率呈一定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厨余垃圾和玉米秸秆作为堆肥原料,采用好氧堆肥的方法,探讨了不同C/N比对堆肥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温度、pH、电导率(EC)、腐植酸光学特性(E4/E6)、固相C/N和发芽率指数(GI)来看,只有C/N为21(T4)的处理没有达到无害化和腐熟的要求,其余3个处理均达到腐熟;建议采用C/N为17的方案,厨余垃圾和秸秆按照湿基质量9∶1的比例进行堆肥;如果秸秆资源比较丰富,可采用C/N为19的方案,此时厨余垃圾和秸秆湿基比例为5.7∶1。 相似文献
10.
考察玉米芯经草酸热裂解预处理后产生的热裂解液在单室空气型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中的降解及产电特性。玉米芯草酸热裂解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90 min,草酸用量(质量分数)2%时,可产生的还原糖浓度为0.44 g/g,固体消化率约为58%。当采用稀释20倍的酸式热裂解液时,MFC最大功率密度为278 mW/m2,产电周期约为120 h。使用不同浓度玉米芯酸式热裂解液的MFC对COD去除率均可达到90.0%以上,随着稀释倍数的降低,MFC库仑效率从18.6%降低至9.72%。MFC阳极微生物群落在属水平上,典型产电细菌Geobacter属的相对丰度最高达到3.40%;Klebsiella属在使用稀释20倍酸式热裂解液下的相对丰度达到41.6%。研究结果为强化玉米芯在MFC中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