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2782篇
废物处理   24篇
环保管理   721篇
综合类   1583篇
基础理论   124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45篇
灾害及防治   1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579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381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386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483篇
  2004年   585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现有国家自主贡献机制存在约束力弱、减排力度小的问题,对此,本文在论证该机制内在缺陷的基础上,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委托代理模型设计了减排力度调控机制。该减排力度调控机制既能使各国的自主贡献额具有强约束力,又能灵活调控各国的减排力度,并发掘各国的减排潜力。该减排力度调控机制有助于弥补现有国家自主贡献机制的缺陷,促进国际社会的减排。  相似文献   
342.
以2015—2019年的全国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公开资料和2020—2022年的典型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公开资料为基础,从生态环境执法的角度,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适用概况,主要包括未批先建案件数量呈现下降态势、未批先建案件违法成本明显提高、“责令恢复原状”适用案件数量增加等;分析其存在的“责令恢复原状”行政命令适用难、报告书与报告表“严重质量问题”的法律责任条款适用少、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认定难度大等主要问题;提出提高“责令恢复原状”行政命令的适用性、加强环评与执法的有效衔接、简化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认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43.
2022年和2023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噪声法》)和《“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声十条”)的相继发布,我国的噪声管理水平将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机场行业一直以来都存在着噪声污染影响突出且较难治理的问题,两部法律法规的实施是机场行业优化航空器噪声污染管理的良好契机。文章结合《噪声法》和“声十条”的最新管理要求,总结了我国目前机场航空器噪声污染防治实践中存在的防治主体不清晰、航空器噪声相关立法和制度缺失、噪声标准年代久远等问题,并充分对接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从立法、收费管理制度、工程治理标准、环评和环保验收、机场布局规划以及航空公司主动减噪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机场航空器噪声管理的具体建议,旨在推动系统性地解决机场航空器噪声问题。  相似文献   
344.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典型的新污染物,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对POPs治理进行探索,逐渐形成一套针对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体系。首先结合《斯德哥尔摩公约》,梳理美国、日本、加拿大、部分欧洲国家等典型发达国家POPs治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欧洲针对POPs治理形成的国家—欧盟—国际三级法律体系;其次基于风险控制理念提出了以POPs为代表的具有PBT特性(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和毒性)的有毒有害化学品管控先进国际经验和对重点化学品进行识别、筛选、评估、管控的优先性策略;为促进我国新污染物治理和《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45.
近年来,噪声污染防治受到高度重视,进入国家顶层设计。噪声监测为噪声污染防治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在噪声污染状况判断、污染来源识别、声环境质量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监测体系更加完善、监测能力明显提升、监测质量持续加强、监测信息发布及时和监测产业发展迅速五个方面,提出现代化噪声监测体系的建设思路及目标,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346.
防震减灾规划是加强地震灾害预防,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的重要依据。防震减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制定防震减灾规划,是增强防震减灾能力的需要。目前我国防震减灾能力还相当薄弱,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发生同等程度的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严重得多。防震减灾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必须纳入依规划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347.
2009您早!     
第一声问候:致自己 鞭炮声里,一个四季走过了;除夕雪中,一个黎明到来了。 2009,你早! 新的一年里,我们拥有的将是更为五彩缤纷的心情,收获的也一定是沉甸甸的希望与从容。美好的生活会到来,金色的阳光会洒落,甜蜜的爱情会拥有,如意的工作也会乘着新年的第一缕晨曦,飞进你亮着烛光的窗棂。 那么,闭上你乌黑的双眸,对着礼花许个心愿吧——醉人的红叶迟早会温暖你多彩的梦。  相似文献   
348.
《民防苑》2009,(6):43-43
上海市新建的学校、医院,抗震设防标准有望超7度;“身高”超高的高层建筑,今后要接受地震安全性“体检”。为配合新《防震减灾法》的施行,《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办法》年底有望出台。  相似文献   
349.
为接一根烟从脚手架上坠落 据2007年4月13日《江海晚报》报导,4月12日晚苏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家建筑工地上,37岁的从陕西省来苏州打工的建筑工人徐某,傍晚下班后站到三楼的脚手架上,准备从三楼下到一楼。此时一名工友看见徐某,就热情的掏出一根香烟,当时他俩人相隔有4米远,工友就把香烟仍给徐某。  相似文献   
350.
安全三宝     
安全帽 戴上你.进入工地 责任便从心中油然升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