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1篇 |
免费 | 30篇 |
国内免费 | 11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48篇 |
废物处理 | 6篇 |
环保管理 | 98篇 |
综合类 | 363篇 |
基础理论 | 126篇 |
污染及防治 | 37篇 |
评价与监测 | 11篇 |
社会与环境 | 13篇 |
灾害及防治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2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159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46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英国是世界上首先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将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并制定了发展低碳经济路线图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国家。中国如何在更广的范围、更大的规模上实践低碳经济,英国的具体做法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第一,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战略;第二.明确了低碳经济发展路线图:第三.动员所有国家力量.采取综合手段,全面促进社会的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2.
《中国环保产业》编辑部 《中国环保产业》2010,(2):56-56
##正##2010年1月20日,以"绿色科技、绿色之星、绿色采购"为主题的2009中国《绿色之星》年度工作会议在海口市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联合举办,来自中央国家机关采购中心、地方政府采购中心、各省市环境保护产业 相似文献
103.
104.
105.
温度和盐分对两种盐爪爪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研究温度和NaCl对两种藜科叶肉质化盐生植物——里海盐爪爪和盐爪爪种子萌发的影响,显示出里海盐爪爪的最适萌发温度范围为20~30℃,而盐爪爪适合在变温条件下萌发,两者对温度的反应有显著差异;两者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都随NaCl浓度升高而降低,里海盐爪爪比盐爪爪的耐盐能力低;高盐分条件能诱导两个种的休眠,而当盐浓度降低时两者都能很好地恢复萌发,且萌发速率加快。因此,尽管里海盐爪爪仅能在低于300mmol/L,盐爪爪在低于400mmol//LNaCl浓度下萌发,这种耐盐能力低于很多盐生植物,但根据两个种所表现的综合萌发特性,它们依然被认为属于具有较高耐盐能力的盐生植物类型.图3表1参24 相似文献
106.
中温和高温厌氧生物产氢反应器连续运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2个厌氧生物产氢反应器分别在中温(37℃)和高温(55℃)下连续运行.以河底沉积物接种,葡萄糖为基质,在CSTR中成功实现了连续中温厌氧产氢,最高产氢量达8.6L/(L·d),基质产氢摩尔比(H2/葡萄糖)为1.98.以厌氧产甲烷颗粒污泥接种,蔗糖为基质,在UASB反应器中成功实现了连续高温厌氧产氢过程,最高产氢量达6.8L/(L·d),基质产氢摩尔比(H2/蔗糖)为3.6.在高温UASB反应器中培养获得了灰白色的产氢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0.8~1.2mm,沉速为30~40m/h,电镜观察发现其表层生长大量杆状细菌.对2种产氢污泥的总DNA进行提取和纯化,通过PCR扩增和DGGE分析,发现高温和中温厌氧产氢污泥中的大部分真细菌种类相同,但各自的优势菌种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7.
109.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号召,配合国家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本刊连载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科教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解说词(本刊略有删节)。我们将这些世界最新前沿研究成果和先进理念奉献给广大读者,以引起公众对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文明的关注,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0.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号召,配合国家建设美丽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本刊连载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科教纪录片《环球同此凉热》解说词(本刊略有删节)。我们将这些世界最新前沿研究成果和先进理念奉献给广大读者,以引起公众对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文明的关注,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