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1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1059篇
安全科学   135篇
废物处理   169篇
环保管理   128篇
综合类   1948篇
基础理论   116篇
污染及防治   763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介绍了内电解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详细阐述了内电解技术处理印染、制药等多种有毒有害工业废水的应用进展,总结了内电解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在工艺优化、新型材料和反应器形式开发三个方面的改进措施,展望了内电解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2.
改性填料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选取3种不同柱状悬浮填料,采用两级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低浓度化工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在平均有机负荷为1.67 kg/(m~3·d)、废水pH为7.5~7.8、温度为32~33℃、HRT为8 h、第一级反应器DO为0.5~1.0 mg/L、第二级反应器DO为1.5~2.0 mg/L的条件下,A型悬浮填料(添加改性剂和微量元素、φ10 mm×10 mm)、B型悬浮填料(添加改性剂和微量元素、φ25 mm×10 mm)和C型悬浮填料(无添加剂、φ10 mm×10 mm)的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2%、81.8%和70.6%。  相似文献   
993.
对比传统活性污泥法与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工艺原理,简要阐述了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优点。对工艺中的设计依据、构型、膜组件和有机负荷、固体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等生物反应器的技术参数进行了探讨,为膜生物反应器中试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土柱实验模拟再生水在粉土层下渗过程中NO3--N、NO2--N、NH4+-N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实验温度为23.2~25.9℃时,土柱内发生反硝化反应,NO3--N的去除率为9.74%~39.16%,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衰减系数为0.0968~0.5531m-1;实验温度低于19℃时,土柱内反硝化反应消失,说明低温是制约再生水在土柱内发生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5.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填埋方式,具有很多传统填埋场不具备的优点。《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发布,对填埋场的污染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新标准中一些条款的变动,给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对此进行分析,以供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选择、设计和运行管理作参考。  相似文献   
996.
光合细菌生物产氢技术能够将光能利用、氢能制备和有机物去除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氢能生产技术.分析了光合细菌产氢技术的机制与主要影响因素,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各种光合细菌生物产氢技术,指出目前研究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97.
设计了异波折板水解酸化-A2O一体化反应器,进行生活污水处理的实验研究。10个月的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 h时,最适COD进水浓度为240-100mg/L,最佳混合液回流比(r)-污泥回流比(R)为250%-100%。控制反应器于以上运行参数下,25±2℃所对应的COD、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96.84%、67.55%和81.92%。当温度降至7℃时,其COD、TP和TN分别降至86.35%、50.25%和65.68%。基于实验分析结果,阐明了一体化反应器高效性的机理在于异波折板水解酸化段具有高效传质特性和A2O段具有复合式活性污泥-接触氧化好氧池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8.
对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餐饮废水的中水回用工程实例进行介绍,并对其调试和运行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出水BOD5、NH3-N、浊度、pH等指标均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规定的要求,可以回用作超市冲厕水;同时,该工艺对COD、TN、油类污染物、TP、SS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技术经济分析表明,实施中水回用工程后可以节约费用为8.94万元/a。  相似文献   
999.
一体式光催化-膜分离三相流化床反应器膜污染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利用颗粒状 TiO2催化剂(平均粒径0.258/μm)对酸性红 B 模拟废水的催化降解实验,对一体式光催化氧化-膜分离三相流化床反应器的膜污染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O2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且 TiO2浓度愈大,膜污染愈严重;本实验体系TiO2的适宜浓度为 2g/L.反应区曝气量在 3.6m3/h 时膜污染最小;膜组件底部曝气装置可大大减轻膜污染,且其曝气量以 0.6 m3/h 为宜.表面冲洗、气体反冲洗和碱洗均可有效地清除膜表面和膜孔内的污染物,使膜通量恢复至90%以上;"表面冲洗 碱洗"和"表面冲洗 碱洗 气体反冲"可进一步提高膜通量的恢复,但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000.
宁波东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开发成功的DS—SO2烟气治理技术,是以废渣为吸收剂,在独立的DS-多相反应器中,与烟气中的SO2反应,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吸收SO2后的炉渣,经过适当加工可作肥料或土壤调理剂,实现了三点创新:一是用废渣调配成浆液作吸收剂;二是多相反应器内部结构简单,合理的自调式水幕结构内置材料,强化气体与浆液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