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9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57篇
基础理论   18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利用^60Co-γ为辐射源,在氮气保护下对黄原胶(XG)和丙烯酰胺(AM)进行共辐射,制备黄原胶/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XG-g-AM)。研究了XG-g-AM对Cd^2+的吸附行为,利用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仪(XRD)对接枝共聚物及吸附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XG-g-AM对Cd^2+离子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 lich等温方程,吸附Cd^2+使XG-g-AM结晶结构被进一步破坏,结晶度下降。25℃下,Cd^2+浓度20 mmol/L时,吸附时间100 m in,平衡吸附量为0.835mmol/g。  相似文献   
42.
黄原酯棉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分析含镁矿样的痕量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黄原酯棉在pH>3.1条件下富集分离含镁矿样中的镉元素,火焰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精密度7.2%.回收率在90%~113%之间,同时对测定条件进行了部分探讨.  相似文献   
43.
固相反射散射分光光度法测定化妆品中的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酸性条件下 ,铅 ( )与玫瑰红酸钠形成紫红色络合物沉淀 ,该沉淀能被均匀地抽滤到一定表面积的滤纸上。本文采用固相反射散射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滤纸上负载的络合物的反射吸收值 AR,铅的含量在 0~ 8μg/ m L的范围内 AR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简便、快速 ,检出限为 0 .0 5μg/ m L。相对标准偏差为3.0 %。方法用于化妆品中铅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4.
环境中邻苯二甲酸丁苄酯的雌激素生物活性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为明确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在环境中雌激素效应,采用体内小鼠子宫增重方法,检测出其雌激素活性,结果表明:低剂量下的BBP无雌激素活性,剂量为8uL(8.96mg)时,小鼠子宫增重比较明显,显示出了雌激素活性,但当剂量增大到16uL(17.92mg)、32uL(35.84mg)时,小鼠子宫增重非常明显,增大的程度近乎于1ug雌二醇,特别是当剂量为64uL(71.68mg)时,其子宫增大的程度却超过了雌二醉。试验结果充分表明:BBP在外似非常安全的剂量下具有显性的雌激素活性。  相似文献   
45.
以Ta2O5和NaOH为起始原料,三聚氰胺(C3N6H6)为氮源采用改进的高温固相法制备了N掺杂NaTaO3(NaTaO3-xNx)光催化剂,并以亚甲基为目标降解物,在紫外光下研究NaTaO3-xNx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固相法能够在700℃下得到结晶度高、粒径大小均一的N掺杂的NaTaO3,且实验过程中不需要二次研磨,提高了NaTaO3-xNx在紫外光下的吸收活性。光催化活性的大小与N的掺入量有关,样品NaTaO2.961N0.039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而且,NaTaO3-xNx在光降解过程中非常稳定,500℃煅烧后可重复利用,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光催化剂。  相似文献   
46.
本文阐述了研究工作场所空气中氰化氢和氰 化物的异菸酸钠-巴比妥酸钠分光光度测定方法.研究结果发现改变了缓冲液及显色溶液的pH值后,氰化物含量在0μg~2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该方法简单适用,结果准确可靠,适合工作场所空气中氰化氢和氰化物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7.
螯合絮凝剂EPPCX的制备及对Pb2+、Cu2+捕集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聚酰胺多胺(PPC)-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接枝共聚物(EPPC)、Na OH和CS2为原料,在乙醇为反应溶剂的条件下合成一种重金属螯合絮凝剂阳离子聚酰胺黄原酸钠(EPPCX).通过FT-IR、13CNMR、有机元素分析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时间、溶剂用量、m(EPPC)∶m(Na OH)和反应温度对EPPCX产率的影响,并探究了EPPCX投加量、pH值和特性粘数、浊度对Pb~(2+)、Cu~(2+)废水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3 h,溶剂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40%,m(EPPC)∶m(Na OH)=1∶4,反应温度40℃,产物的产率达91.2%.处理25 mg·L~(-1)重金属模拟废水时,EPPCX投加量分别为110.7 mg·L~(-1)和120.4 mg·L~(-1),Pb~(2+)的去除率达到97.2%,Cu~(2+)的去除率达到96.9%.pH值=5、产物的特性粘数为2.54 d L·g~(-1)时对Pb~(2+)、Cu~(2+)去除效果最佳.同时浊度的存在使Pb~(2+)、Cu~(2+)去除效率均增加10%以上.与聚乙烯亚胺类重金属絮凝剂相比,EPPCX去除率提高8.7%.  相似文献   
48.
热活化过硫酸盐氧化降解水体中泛影酸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热活化过硫酸盐氧化降解水体中的泛影酸钠,主要研究了体系反应温度、氧化剂浓度、溶液初始pH、底物浓度及自然水体组分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泛影酸钠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及遵循阿伦尼乌斯模型,计算得到反应活化能为105.57 kJ·mol~(-1).增加过硫酸盐初始浓度或提高反应温度及降低泛影酸钠初始浓度可以增大泛影酸钠的降解速率常数k(k=0.0062×[K_2S_2O_8]_0,R~2=0.98,[K_2S_2O_8]_0=2~8 mmol·L~(-1);lnk=-12698×1/T+34.91,R~2=0.98,T=325~345 K;k=-1.54×[泛影酸钠]_0+0.064,R~2=0.98).泛影酸钠的降解速率常数k受溶液初始pH影响较小.溶液中Cl~-、HCO~-_3和HA的存在均会抑制泛影酸钠的降解.较低的TOC去除率和产物的检测表明,泛影酸钠降解过程中仅发生苯环侧链的破坏.泛影酸钠的降解途径主要有酰胺键断裂、氨基氧化和脱羧基羟基化.  相似文献   
49.
全氟丁基磺酸钾(PFBSK)作为全氟辛基磺酸(PFOS)潜在的替代品,极易溶于水,主要存在于水体中,因而其水生毒性的研究十分重要。采用OECD 201、OECD 202、OECD 203和OECD 211标准试验方法,研究了PFBSK对羊角月牙藻(Pseudokirchneriella subcapitata)、大型溞(Daphnia magna)和中国本土鱼种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的急性毒性效应以及对大型溞繁殖的影响。组合多终点急慢性水生生物毒性结果:PFBSK的急性毒性终点均大于100 mg·L-1,大型溞繁殖试验的无观察效应浓度(NOEC)为571 mg·L-1,最低可观察效应浓度(LOEC)为981 mg·L-1。按GHS分类导则,PFBSK未表现出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与之相比,PFOS则对水生生物表现出毒性,黑头软口鲦(Pimephales promelas)为最敏感物种,其96 h-LC50为4.7 mg·L-1;大型溞繁殖试验的NOEC为12 mg·L-1。按GHS分类导则,属于中等毒性物质。可见,PFBSK较PFOS水生毒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0.
采用铋酸钠为催化剂,在可见光条件下光催化氧化处理苯胺,分别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因子试验研究了苯胺初始浓度、苯胺废水初始pH值、催化剂投加量对氧化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光催化动力学模型和动力学速率方程。结果表明,铋酸钠光催化氧化能够快速降解水中的苯胺,试验中各条件下苯胺的降解率2h后最低也可达到60%以上,一些条件下甚至可达95%以上;正交试验表明最佳运行条件为pH=5,催化剂投加量为1 g/L,苯胺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铋酸钠光催化氧化苯胺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一级动力学模型及其动力学速率方程;苯胺初始质量浓度从20 mg/L增加到60 mg/L时,反应速率从0.040 2min-1降至0.022 2 min-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