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1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1187篇
安全科学   241篇
废物处理   258篇
环保管理   137篇
综合类   2215篇
基础理论   374篇
污染及防治   565篇
评价与监测   5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铁碳微电解/Fenton试剂联合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渗滤液水量、水质波动大,污染强度高,处理困难且费用较高,以扬州市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微电解-Fenton组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重点考察了反应时间、H2O2投加量和pH值等因素对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1)微电解-Fenton组合Ⅰ:当pH值为4.0,H2O2投加量为3 mi/L,反应时间为90 min时,COD去除率达到64.3%,氨氮的去除率为65.9%;(2)微电解-Fenton组合Ⅱ:当pH值为4.0,H2O2投加量为1.0 mL/L,反应时间为90 min时,COD去除率达到71.3%,氨氮的去除率为83.9%.  相似文献   
992.
近年来,一种新型土壤修复技术逐渐在国外发展并开始商业应用。可渗透反应墙技术(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具有可渗透性和可原位修复的特点,解决了扰动地下水流动和大量因异位搬迁造成的工程成本高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可渗透反应墙应用的几种主要技术,介绍了可渗透反应墙的基本概念、组成、参数的选取、常用的可渗透反应墙的类型和几种新型的可渗透反应墙,并提出一些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对氧化镁脱硫技术运用于有色金属火法冶炼烟气治理的工艺路线、设计和运行参数、技术优势进行了讲述,同时采用了纳米铁技术去除该种脱硫废水中的存在的重金属污染物,使废水达标排放,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4.
主要研究硫酸盐还原菌在废水厌氧治理中的应用。详细了解了硫酸盐还原菌进行硫酸盐和重金属离子还原的机理,并介绍了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厌氧处理、有机硫酸盐废水处理、酸性矿山废水的厌氧治理三种硫酸盐还原菌在废水处理中的典型应用,硫酸盐还原菌厌氧治理是一种前景广阔的废水处理方法,对控制废水排放、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文章综述了铁基材料在污染场地治理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论述了其吸附沉淀和还原解毒的作用机理,并对纳米铁修复技术和零价铁PRB修复技术进行了重点的评述,同时探讨了铁基材料在污染场地修复领域中应用的发展趋势和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6.
微生物还原亚硒酸盐的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为Se (IV)污染场地的微生物修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研究了兼性厌氧菌Bacillus sp.SeRB-2对亚硒酸钠的还原动力学。通过指数方程模型、对数方程模型和米氏方程模型的分析可知,Se (IV)的细菌还原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还原反应主要集中在对数期和稳定生长前期,米氏方程模型能更好的反映细菌对亚硒酸盐的还原过程。通过对不同Se (IV)浓度下的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的分析发现,当Se (IV)浓度较低时,Km值较小,Vmax值较大,这表明Se (IV)浓度越低,还原亚硒酸盐的酶与Se (IV)的结合能力越强,此时细菌对亚硒酸盐的还原速率越大、还原效率也越高。在本研究中,当Se (IV)浓度为1 mmol/L时,其还原效率最高可达90%,能够有效去除或降低Se (IV)污染,说明该菌在Se (IV)污染场地的生物修复上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97.
研究以50~100目的海绵状铁粉为还原剂,采用静态试验方法,研究了铁对硝酸盐氮的还原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铁粉用量、铁炭比、pH值、硝酸盐氮初始浓度、温度以及铁粉表面预处理对硝酸盐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铁氮质量比为400∶1,铁粉投入过多对硝酸盐的去除率没有进一步促进;活性炭的加入有助于零价铁(Fe0)还原硝酸盐,降低反应后溶液中的NH+4-N浓度,试验最佳的铁炭比为1∶2;溶液的初始pH值降低有利于硝酸盐氮的去除;硝酸盐氮初始浓度越大,反应的平均速率越高;升高温度和酸洗预处理,有利于提高硝酸盐的去除率;产物分析表明,试验过程中,去除的NO-3-N含量中约60%以上转化为NH+4-N,NO-2-N浓度很低。  相似文献   
998.
介绍某电厂48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SNCR脱硝系统的脱硝原理、基本构成及应用效果。测试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选用SNCR技术可以实现很低的NOx排放值,满足最严格的NOx排放法规要求,考虑到循环流化床锅炉原始NOx排放水平较低,SNCR系统由于设备简单、结构紧凑、成本低廉,因此更适宜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电厂。  相似文献   
999.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Fe,N,F-TiO2膜和Co,N,F-TiO2膜的光催化剂,以亚甲基蓝为模型污染物,探讨了制备两种膜的最佳煅烧温度、镀膜层数和铁/钴掺杂量。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400℃,镀膜层数4层,Fe/Ti=0.05%,Co/Ti=0.02%时,得到的Fe,N,F-TiO2膜和Co,N,F-TiO2膜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最高。其中Fe,N,F-TiO2膜的光催化活性要略优于Co,N,F-TiO2膜。  相似文献   
1000.
对劳动湖受纳周边工程排水后水质的影响变化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可行性较强的建议,为此类工程排水处理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