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21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55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2003年三峡水电站蓄水发电后,漂浮物将严重地影响机组的正常发电、危及机组的安全运行,并且对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造成威胁,本文根据三峡水电站漂浮物的组成特点,从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再生资源利用的现状及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漂浮物的三种处理方案-卫生填埋,焚烧回收热能,再生利用。根据三峡水电站周边地区垃圾处理现状,漂浮物治理现状以及经济的角度等,对三种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再生利用漂浮物更加可行。  相似文献   
72.
气象因子与地理因子对长江三峡库区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长江三峡库区气象因子与地理因子对雾情(能见度)的影响程度,定量描述以厘定影响雾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和地理因子,为能见度监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选用2011~2012年长江三峡航道湖北宜昌至重庆宜宾段29个人工观测雾情台站资料和12个能见度观测仪资料,首先采用判别分析法寻找不同月份对雾情等级影响较大的气象因子,进一步采用通径分析法对量化的雾情资料分析地形地貌及气象因子对其的直接、间接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常规气象要素对判断站点中雾和大雾的符合率在50%以上。风速、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秋末和冬季雾情等级的最主要气象因子。气象要素中的1 000 hPa湿度对能见度值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518 2,而地理要素中山体与河面的落差对雾的滋生有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73.
考虑位移监测的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目前主要有极限平衡法、概率分析方法和有限元法,但是这些方法都仅从力学的角度出发,而很少从滑坡的实际变形角度来考虑。为此,在运用Morgenstern-Price法、蒙特卡洛-破坏概率方法和强度折减法从二维和三维的角度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和破坏概率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滑坡位移监测的R/S分析方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以三峡库区青龙咀滑坡为例,采用上述四种方法对该滑坡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滑坡在计算工况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其危险性为中等。  相似文献   
74.
6月28日,发生在四川省宁南县的特大泥石流灾害,至目前已确定致三峡公司白鹤滩水电站前期工程施工人员及家属多人遇难。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矮子沟沿岸村民无一人死亡。明明事发前一天,距离泥石流发生10多个小时,相关部门便已发出了相关预警,而且同属受灾地区的周边村庄,村民全部撤离,无一人死亡。何以早已被准确预测并发出预警的天灾,仍然导致了惨烈的伤亡呢?是天灾还是人祸?如何提高预警信息的精确性和实用性,更好地指导灾害应急?面对天灾,我们不可有丝毫的侥幸和大意!  相似文献   
75.
三峡水库蓄水对香溪河水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监测论证三峡建库后形成香溪河回水库湾水环境条件改变特征,评价表明水质由轻污染至重污染趋势发展。确定库湾周边的工业、生活污染点源、磷矿面源是构成水污染的主要负荷。指出溶解氧沿河道下游沿程逐渐减小,复氧系数降低,是引起水质恶化,破坏库湾生态平衡的主要因素。磷浓度过高将引起三峡水库局部水域富营养化,预测了总磷浓度沿程变化趋势。针对已发生和潜在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加强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管理、实施总量控制、建立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立项建设污染治理工程、开展河湖水域接触氧化直接净化技术的科研究和实践、制定《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法》地方法规、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项防治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6.
三峡水库汛末不同时间蓄水对防洪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充分发挥三峡水库的综合效益,本在三峡水库汛末洪水特性分析基础上,对水库9月份各旬设计洪水进行频率和调洪计算,并给出了9月份不同时间蓄水下水库各旬洪灾的风险率和风险损失,据此分析了汛末不同时间蓄水对水库防洪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水库9月份各旬的设计洪水均小于汛期设计洪水,且呈逐句递减的趋势,只要水库汛末提前蓄水的时间恰当,不会给水库防洪带来风险。例如,对于9月份1%设计洪水,水库9月16日以后蓄水的洪灾风险率和风险损失均为0。  相似文献   
77.
马娜  寇健  陈玲  赵建夫 《四川环境》2004,23(1):67-69
长江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及水质情况。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而备受社会各界的瞩目。重庆市万州区地处三峡水库腹心地带。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横穿万州区全境。过境流程83公里。万州区溪流纵横。水网密布,多数河流直接排入长江。而且在三峡库区大移民进程中有大量的移民集中在万州。在三峡大坝即将合龙之际,研究长江万州流域的水质情况无疑对指导库区的清理工作、生态环境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该地区的水污染源进行了初步考察。同时对万州区段长江流域的水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发现该区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而且水中的泥沙含量与其COD水平有相关关系。江水中大部分的COD是由泥沙携带的有机物的贡献。  相似文献   
78.
李哲  郭劲松  方芳  高旭  盛金萍  周红  龙曼 《环境科学》2010,31(2):301-309
三峡水库支流回水区富营养化和水华近年来备受关注.通过对库区小江流域回水区段蓝藻群落组成及丰度的监测研究发现,2007年5月~2008年5月小江回水区共鉴定出蓝藻15属,40种,其细胞密度均值为(23.50±10.30)×105cells.L-1,占藻类总密度的24.1%,生物量均值为(768.70±287.40)μg.L-1,占藻类总生物量的8.9%.蓝藻丰度季节变化明显,春末夏初为蓝藻的繁盛期,盛夏后蓝藻丰度逐渐下降,并在冬季达到全年最低水平.鱼腥藻、平裂藻、束丝藻、席藻、微囊藻是常见蓝藻,它们的细胞密度总和约占蓝藻细胞总密度的79.1%,生物量总和约占蓝藻总生物量的77.6%,是小江回水区蓝藻的优势种群.对蓝藻丰度和营养物、温度、透明度、真光层深度等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小江回水区蓝藻生长对无机态氮、磷的吸收利用显著,且蓝藻生长摄取硝态氮可能比利用氨氮更加明显.温度升高、水下光学透射性能下降有利于蓝藻细胞密度和生物量的增加.结合研究同期水文、气象条件的观测结果,发现在降雨、径流的作用下,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江回水区氮、磷营养物同泥沙一起输入水体,为蓝藻生长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受泥沙颗粒的影响,水体混浊度提高而真光层深度减少,蓝藻自身对低光照、高浊条件的敏感性及其悬浮生长机制促其能够在上层水体大量生长并形成优势.  相似文献   
79.
河道溢油模型在三峡水质预警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使三峡水质预警系统有效模拟预测三峡溢油事故,建立了适应该系统的平面二维河道溢油模型。常见溢油模拟的做法是在溢油自身扩展阶段采用Fay模型、在溢油飘移阶段采取油粒子模型,而文章使用根据Fay模型进行扩展之后的油粒子模型,该模型可在溢油的自身扩展和漂移阶段同时使用。该模型结合了油粒子模型和Fay模型的长处,既解决Fay模型只能用于静止海面上的限制,又解决了油粒子模型不能模拟溢油自身扩展阶段的难题,特别适用于水域相对海洋狭小且形状复杂,水流也较复杂的河流溢油模拟。将其运用为三峡水质预警系统的溢油模拟模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0.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通过消落带土壤氨氮释放动力学实验,研究了三峡入库河流大宁河消落带土壤氨氮释放动力学特征,并分析了样品组成特征对释放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1)一级动力学方程可以很好的拟合大宁河回水区消落带土壤样品氨氮释放动力学特征,前120分钟为快反应,氨氮释放速度较大,随后进入慢反应,逐渐达到最大氨氮释放量;(2)土壤样品释放动力学特征与总氮、总磷呈现较好的相关性,与有机质、样品氧化物组成、颗粒组成理化指标相关性较弱;(3)土壤样品释放动力学特征与可转化态氮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非可转化态氮的相关性较弱,这说明样品中氨氮的释放量主要受其可转化态氮含量控制。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支流大宁河回水区富营养化治理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