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60篇
安全科学   102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99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6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炼油厂含酚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酚是一类剧毒性物质 ,是我国重点控制的污染物之一。本文利用三相生物流化床对人工含酚废水和燕山石化集团炼油厂含酚废水进行实验室模拟降解实验 ,生物颗粒使用海藻酸钠、氯化钙和从活性污泥筛选驯化的四种细菌用微生物包埋法制作。结果显示 ,在 3h时段内对酚的降解显著 ,t testP <0 .0 1。在三相生物流化床中使用微生物包埋法制作的生物颗粒处理含酚废水 ,处理效果良好 ,并且用海藻酸钠、氯化钙为主要原料制作生物颗粒可以大大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63.
本机箱是精密离心机的重要组件,它可为离心机旋转平台提供良好的气流环境,为电容测微仪提供稳定支承,对保证离心机稳定可靠的运行有重要意义。针对10-6级精密离心机的使用要求,通过功能分析,确定了光滑环形整流罩形式的机箱结构。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机箱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分析,并进行了力学计算和试验测试。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机箱可改善离心机风阻力矩和风阻波动,可有效降低风阻对离心机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4.
利用混合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群在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内处理实际味精废水,以火山岩为载体,考察了反应器的启动和驯化,分析了污染物进水浓度变化对处理效果影响和同步硝化反硝化效果。结果显示,经过10 d的间歇闷曝,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挂膜成功;经驯化可处理较高浓度的味精废水并具有较强耐冲击能力;同步好氧硝化反硝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5.
针对重污油难以回炼的情况,增上三相分离卧螺式离心机等设施,对重污油的回收工艺进行改进,消除了以前回炼重污油时对生产装置造成的冲击,保证了装置的安全、平稳生产.  相似文献   
166.
核黄素对偶氮染料生物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赵婧  蒋进元  丁林  周岳溪  梁杰 《环境科学研究》2009,22(10):1193-1197
采用高温〔(55±1)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常温三相好氧流化床组合工艺处理含盐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RR2)废水,考察核黄素(VB2)对染料的降解及活性污泥微生物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8 h,进水ρ(RR2)为40~100mg/L,ρ(CODCr)为800~1 200 mg/L,ρ(NaCl)为30 000~35 000 mg/L,UASB反应器的有机负荷为2~3 kg/(m3·d),三相好氧流化床有机负荷为0.3~0.4 kg/(kg·d)的条件下,ρ(VB2)为5 mg/L时可以明显改善工艺的运行效果,RR2和CODCr的去除率均在95%以上;UASB及三相好氧流化床中活性污泥微生物以杆菌为主,核黄素的投加使得系统中菌体体积变小、总量减少.   相似文献   
167.
混凝过程中絮体形貌的PIV成像观测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粒子成像速度场仪(PIV)对Taylor-Couette反应器内的混凝过程中絮体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测与表征.结果表明,内筒转速在20~60r/min范围内,生成的絮体颗粒较大,粒径分布均匀,絮凝沉淀效果最好.由于内筒旋转速度的变化直接导致混凝流场形态的变化,所以混凝过程中流场形态的变化对絮体生长过程有重要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到混凝效果.混凝过程中流场的周期性变化、涡间存在液体传递的波状涡结构有利于絮体颗粒的结合生长,并导致较高的絮凝沉淀去除率.这也说明PIV技术能够在测量流场的同时较好地反映混凝过程中微絮体的形貌变化特征,从而实现对絮凝过程的原位观测与表征.  相似文献   
168.
开放性露天堆场的散尘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来源. 来流空气在棱形物料堆的上部绕流,使其表面的空气流动结构逐点不同,而料堆表面的空气动力学结构又决定着堆场的散尘机理及散尘量. 分析了典型单一棱形料堆周围空气湍流结构,并应用三维标准k-ε紊流模型对其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来流方向抑尘网前后不同断面处风速的垂直分布;分析了不同孔隙率(0、0.2、0.3、0.4、0.5、0.6和1.0)抑尘网后料堆迎风面和背风面沿高度方向、平顶面沿水平方向的剪切应力特性和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抑尘网前3倍网高距离处的风速较无网工况(孔隙率为1.0)略有减小,降幅随孔隙率增大而减小, 孔隙率为0时最大降幅为5.1%;网前2倍网高距离处与抑尘网之间区域的风速廓线与无网工况相差甚远,孔隙率为0时近网区域风速最高降幅达92.8%. 抑尘网和料堆迎风面之间区域,从地面至网顶高度,不同孔隙率抑尘网工况下的风速均较无网工况小,最小处为无网工况风速的18.5%;抑尘网以上区域的风速较无网工况的大,最大处为无网工况风速的128.0%,并且差距随抑尘网孔隙率的减小而增大. 料堆剪切力分布显示,其迎风面和平顶面为主要散尘面,背风面被涡旋卷起的扬尘量较前两者小得多. 防风抑尘网的设置改变了料堆周围空气的流动结构和受力分布,对不同孔隙率的抑尘网数值模拟结果可知,0.2和0.3为最佳孔隙率.   相似文献   
169.
分别采用三相平衡耦合地下水稀释模型(以下称方法1)和SESOIL耦合地下水稀释模型(以下称方法2)对北京市不同水文地质条件(永定河山前冲洪积扇顶部区域、中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下27种VOCs(挥发性有机污染物)、31种SVOCs(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11种农药/PCBs(多氯联苯)及二英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通用筛选值进行推导. 结果表明,下部区域土壤通用筛选值最保守,顶部区域次之,中上部区域最宽松. 采用方法1推导的中上部区域土壤通用筛选值分别是顶部区域和下部区域的1.1~1.4、9.9~34.9倍,顶部区域土壤通用筛选值是下部的10.7~24.9倍;采用方法2推导的中上部区域土壤通用筛选值是下部区域的9.8~49.9倍. 对于有连续非饱和带弱水层的中上部区域及下部区域,方法2推导的结果较方法1宽松. 其中,PAHs(多环芳烃)、PCBs、二英、多数农药及酯类等高Koc(有机碳-水分配系数)污染物均难以穿透清洁非饱和土壤进入地下水;而对于VOCs、酚类等低Koc污染物,方法2推导的中上部区域土壤通用筛选值普遍是方法1的4.3~18.4倍,下部区域为方法1的3.0~24.6倍. 考虑到土壤通用筛选值应具有风险筛选功能及一定保守性,建议各种污染物以顶部区域方法1推导结果及中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方法2推导结果中最保守的值作为北京市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通用筛选值.   相似文献   
170.
提出新型波纹板导流墙氧化沟结构,并基于N-S方程和k-ε紊流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新型波纹板导流墙氧化沟的水流流态和水流速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同时与无延长导流墙和平板导流墙的数值模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型波纹板导流墙对降低氧化沟隔墙背后的水流低速区范围和改善污泥沉积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