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39篇 |
免费 | 142篇 |
国内免费 | 26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79篇 |
废物处理 | 46篇 |
环保管理 | 226篇 |
综合类 | 973篇 |
基础理论 | 158篇 |
污染及防治 | 121篇 |
评价与监测 | 93篇 |
社会与环境 | 63篇 |
灾害及防治 | 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98篇 |
2021年 | 111篇 |
2020年 | 89篇 |
2019年 | 83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68篇 |
2015年 | 97篇 |
2014年 | 292篇 |
2013年 | 115篇 |
2012年 | 128篇 |
2011年 | 146篇 |
2010年 | 93篇 |
2009年 | 115篇 |
2008年 | 74篇 |
2007年 | 104篇 |
2006年 | 120篇 |
2005年 | 73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42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将层次分析法用在中水工程方案的评比中,引入三标度法间接地构造判断矩阵,按照权重值的大小对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从而为筛选最优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3.
94.
95.
96.
用静态吸附法考察粉末活性炭对水中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CAIC)的吸附行为,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活性炭吸附化工废水中TAIC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TAIC模拟废水中,其TAIC初始浓度为800 mg/L,pH为7,在温度为298 K、转速为150 r/min的条件下,当活性炭的投加量达到4.4 g/L,吸附反应时间为50 min时,TAIC的去除效率最高为96.17%;对于实际废水,其TAIC初始浓度为1 500 mg/L,溶液pH为3,在温度为298 K、转速为150 r/min的条件下,当活性炭投加量达到10 g/L,吸附反应时间为2 h时,TAIC的去除效率最高为46.8%。这也是由于实际废水组分复杂,其他有机物存在一定的吸附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97.
1—2-7-三氨基-8-羟基-3—6-萘二磺酸(TAHNDS)作为偶氮染料的脱色产物很难被常规的厌氧-好氧染料废水处理工艺所去除。研究了未经驯化的活性污泥对TAHNDS的缺氧转化效果。结果表明,只有在特定的缺氧条件下(ORP在-50~-150mV之间),TAHNDS才能被活性污泥所降解转化。当浓度在10—80mg/L范围内,TAHNDS可在72h内转化93%以上。加入100mg/L的硝酸盐和0.64mmol/L的氧化还原介体蒽醌-2-磺酸钠(AQS)可将40mg/L的TAHNDS的转化时间从84h缩短到36h。光谱及HPLC—MS分析表明,TAHNDS在缺氧条件下主要是通过脱氨基和脱磺酸作用生成已知可好氧生物降解的3,5-二氨基4-羟基萘-2-磺酸。因此,缺氧处理有望作为预处理工艺促进废水中TAHNDS的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98.
以哈尔滨市W污水处理厂污水为研究对象,利用XAD树脂对二级处理出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进行分级分离.按照DOM在不同树脂上的吸附特性将其分为5个部分:疏水性有机酸(HPO-A)、疏水性中性有机物(HPO-N)、过渡亲水性有机酸(TPI-A)、过渡亲水性中性有机物(TPI-N)和亲水性有机物(HPI).考察了二级处理出水中有机组分的组成分布、三卤甲烷生成势、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二级处理出水中的主要成分是HPO-A和HPI,两者含量之和达70.8%.HPO-A是加氯消毒时产生三卤甲烷的主要有机组分,其三卤甲烷生成活性(STHMFP)为232.9μg/mg.而HPO-N、TPI-A、TPI-N和HPI的STHMFP介于100~125μg/mg之间.氯化反应后,HPO-A、HPO-N、TPI-A和HPI的紫外-可见吸光度均降低,而TPI-N则相反.并且HPO-A、HPO-N、TPI-A和TPI-N中的O-H、C=C和苯环的含量降低,而C-O的含量升高,还生成了C=O和C-Cl. 相似文献
99.
基于顺序氯化消毒工艺的原理,采用两点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两点顺序氯化消毒工艺,即在过滤和清水池前的两点分别加氯,并在清水池加氯后立即加氨转化为氯胺消毒的工艺,该工艺在常规处理工艺的给水厂进行了消毒试验.结果表明,加氯点的适当提前,不仅有利于控制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而且有效抑制了滤池中的生物膜滋生.两点顺序氯化消毒工艺中生成的卤代消毒副产物比相同条件下一次性加入等量的氯消毒剂的消毒方法产生的三卤甲烷(THMs)平均减少了51.6%,卤乙酸(HAAs)平均减少了46.7%.细菌学指标HPC的结果也显示出了该工艺在保障水质的微生物安全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0.
本文分析了我国氧化镁法脱硫技术中副产品回收的问题,回顾了我国氧化镁脱硫技术的发展历程,提出采用三循环超低排放工艺和催化氧化提浓硫酸镁技术、烟气浓缩和降温结晶技术,在实现超低排放的同时,可有效回收副产品,实现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