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4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453篇
安全科学   222篇
废物处理   103篇
环保管理   75篇
综合类   1012篇
基础理论   109篇
污染及防治   228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6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以制药工业综合废水处理为例对其采用的两级水解酸化复合好氧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评估。按常规指标进行评估,该工艺对于制药综合废水的处理效果达到了设计目的,COD去除率可达到78.2%以上,NH+4-N的去除率达到99.3%,出水质量基本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标准和"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21.1627-2008)";急性毒性的检测表明,经过该工艺处理后出水为低毒性;三维荧光谱分析(EEM)表明,制药综合废水经生物处理后的可溶性有机物中仍然存在难降解物质,建议增加物化处理以提高处理效果;并且制药废水经处理后的出水中的盐度对排入的生态系统存在风险,建议纳入排放标准以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52.
采用活性炭涂层电极构建电容去离子吸附装置,以氯化钠模拟含盐原水,研究电压、流量、进水浓度等操作参数对活性炭涂层电极脱盐效率和能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去除率和比吸附量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加,且比能耗随之增大。流速越小,出水的浓度越低,当对出水的浓度要求较高时,宜采用小流速。当进水浓度低于活性炭涂层电极的饱和吸附量时,比吸附量随着进水浓度呈线性增加;当达到饱和吸附量时,比吸附量不会随进水浓度的增大而发生改变;比能耗随着进水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3.
以自制Ti基Ru O2-Ir O2镀层形稳电极为阳极,采用电催化氧化处理偶氮染料甲基橙模拟废水。以硫酸钠为支持电解质,在自然p H条件下分别考察了电解时间、电极间距、电流密度和电解质浓度等因素对甲基橙去除率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在自然p H、电极间距为1.0 cm、电流密度为30.0 m A/cm2、电解质硫酸钠浓度为20.0 g/L、电解1.0h,甲基橙去除率高达90.0%以上。因此,电催化氧化法作为一种高效、简便的染料废水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4.
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与潜在的次生衍生危害等特点,设计并开发了面向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对建设三维可视化系统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系统的四层体系结构,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系统World Wind组件,采用三维可视化环境建模、海量数据缓存机制以及基础地理信息集成等信息技术,开发了系统的基本应用与高级应用,将系统应用到2005年发生在松花江流域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实例表明:所设计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具有集成性、可扩展性和较好三维表现力等特点,支持海量数据与复杂应用的集成与三维展示,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空间模拟和决策支持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5.
由于盾构隧道掘进的特殊施工工艺,使开挖模拟的数值计算存在着诸多难以量化的因素。采用应力释放法模拟盾构隧道的开挖,在衬砌和土体之间设置等代层单元模拟盾构施工的影响,求得竣工期的应力场和位移场。在静力计算基础上运用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法,采用粘性人工边界条件,分析了隧道衬砌在地震过程中的最大响应。其结果和规律可为一般的盾构隧道地震反应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6.
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软模板剂,制得有机三维花状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3D-SLDH).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对3D-SLDH的结构进行表征,确定最佳合成尿素浓度,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3D-SLDH对金橙Ⅱ(AO7)、罗丹明...  相似文献   
157.
电化学技术对水中污染物具有出色的去除效果,在解决传统净水技术的局限性方面有巨大潜力。该文综述了电絮凝、电氧化、电还原和电吸附技术去除水中污染物的原理以及各技术主要电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在水处理领域电化学电极材料的发展方向,认为未来研究主要集中在产生混合金属氢氧化物絮体、较强吸附性能、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高稳定性的电极材料上。最后指出了电极材料研究需要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8.
文章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和荧光区域积分法,分析了某内陆河城市段3家典型制造企业、1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生化处理前后DOM变化、尾水入河后受纳河流DOM光谱特征。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污水和受纳河流水体DOM均存在类络氨酸荧光T峰、紫外类腐殖荧光A峰、类富里酸荧光C峰,污水T峰峰形较宽、最大荧光强度发射波长明显红移,表明了污水DOM含量更高、结构更复杂。荧光区域积分分析进一步得出,污水出水DOM含量明显低于进水,生化处理技术能较好去除有机污染物,但排污仍会对受纳河流产生消极影响,入河口处影响最大,会显著增加类蛋白含量,提高类腐殖质含量,上游几乎不受影响,下游影响主要集中在前50 m内,之后逐渐削弱,到1 km时河流DOM逐渐呈现原有状态。同时会改变河流DOM来源,产生较多近期自生源DOM。相关性结果表明,所有14个样点TOC、COD同总荧光区域积分标准体积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2=0.765 2,P<0.01;R2=0.936 5,P<0.01);单一型水体污水8个样点TOC、COD与类蛋白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  相似文献   
159.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厂的提标改造,而短程硝化是当前众多新型脱氮工艺的关键环节,研究短程硝化泥膜混合MBBR系统可为污水厂脱氮工艺的升级奠定基础。填充率作为MBBR的重要工艺参数,极大地影响系统的运行效能。试验在4个MBBR泥膜混合系统中(填充率分别为100%、75%、45%、15%),开展了长达224 d的短程硝化运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填充率为45%的系统中,亚硝酸盐积累率较为稳定达到99.42%,平均氨氧化速率较高为16.62 mg/(L·h)。微生物特征分析显示,在门水平,变形菌门、惰杆菌门和绿弯菌门等在各个系统中为优势菌门。在属水平,好氧氨氧化菌的优势菌属为Nitrosomonas,其在填充率为45%的反应器内占比最高,在絮状污泥和生物膜上分别占比24.67%、30.73%。研究检测出亚硝酸氧化菌的优势菌属为Nitrospira,其在各反应器中占比较低,说明亚硝酸氧化菌被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60.
为了解碱预处理过程城市污泥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特征,揭示污泥调理的潜在机理,该研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深入探讨氧化钙处理前后不同城市污泥中 DOM 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CaO 处理后 pH 值显著增大,污泥提取液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和总荧光强度增大;三维荧光通过 PARAFAC 解析出 3 种组分:类色氨酸 C1(280 nm/350 nm)、类富里酸 C2(320 nm/380 nm)和类络氨酸 C3(275 nm/300 nm),类蛋白质物质(C1+C3)是城市污泥主要成分;经 CaO 处理,从各组分荧光强度看,C1、C2 所占比例升高,C3 所占比例降低;从吸收光谱来看,SUVA254、SUVA260减小,E2/E3 增大,表明污泥提取液中 DOM 的芳香性减弱,疏水性有机质含量减少,相对分子量减小;C1、C2、C3 与 DOM 特征参数(SUVA254、SUVA260、E2/E3)及溶解性有机碳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