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安全科学   24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53篇
综合类   422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环境教育》2004,(10):63-63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么动物是否也会和人一样,时常在梦境中?答案是肯定的。各种动物的睡相不一,梦中的故事也会不同,猫在睡眠的时候,总是高度地警惕着,竖起双耳,触须不停地颤动,甚至还会发出犹如正在捕捉猎物时发出的呼呼声。  相似文献   
72.
采用涤纶网加工的微网膜组件与厌氧反应器结合构成厌氧微网生物反应器用于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在不同反应器形式和水力停留时间条件下反应器稳定运行了144 d。研究结果表明完全搅拌反应器在膜通量12 L/(m2.h)条件下跨膜压差变化较小,整体出水水质高于无搅拌式反应器。通过膜面SS含量测定、粒径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等方法对膜面污染物进行了系统分析。无搅拌式AnFBR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膜面污染物的SS减少,粒径减小;完全搅拌式AnFBR膜面污染物的SS最少,粒径最小。三位荧光分析表明SMP主要有2个类蛋白质荧光峰A和B,中心位置(Ex/Em)分别位于230~235/335~350 nm及280~290/330~355 nm,EPS样品中除了峰A和峰B外还有2个峰,峰C位置(Ex/Em)在340~350/435~445 nm,与类富里酸物质有关,峰D位于420~440/465~515 nm,与类腐殖酸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73.
太行山脉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太行山脉及其周边地区76个气象监测站点1954-2016年逐日降雨数据,建立了基于不同量级侵蚀性年降雨量模拟年降雨侵蚀力的简易模型,并采用气候倾向率、小波周期分析、重心模型、Co-Kriging插值、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检验以及突变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太行山脉地区年降雨侵蚀力简易模型为y=0.182x11.095+5.463x20.982+9.401x31.017+15.258x4-26.753,且多年降雨侵蚀力呈小幅上升趋势,10年间上升了2.4 MJ·mm·hm-2·h-1·a-1,同时存在约20年的主周期和6年的小周期变化,并在1996年发生显著突变;中雨和大雨侵蚀力63年间均呈上升趋势,而暴雨和特大降雨侵蚀力呈下降趋势;春秋两季主要受中雨和大雨侵蚀力的影响,而夏季则主要受特大降雨侵蚀力的影响。(2)太行山脉地区各量级降雨侵蚀力最大值主要分布于太行山脉东南部以及五台山地区,最小值主要分布于地区的东北部;运用重心模型发现各量级降雨侵蚀力重心在春夏季节整体向东部以及东北部地区进行迁移,而秋冬季节则向南部以及西南地区迁移,形成一个循环,且与冬夏季风的控制时间相符。(3)太行山脉地区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与侵蚀性降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大雨和特大降雨侵蚀力分别与纬度、海拔呈显著负相关(P<0.05),这主要与副热带高压移动、地形、海拔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4.
选择内蒙古河套灌区强度盐碱土壤S1[电导率(EC)2.60dS/m]和轻度盐碱土壤S2[电导率(EC) 0.74dS/m]为研究对象,2014~2016年,利用静态箱法3年野外原位观测试验,研究盐碱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通量.结果表明:2种不同盐碱程度土壤N2O排放每年均存在显著差异,轻度盐碱土壤N2O累积排放量低;随EC升高,土壤盐碱程度加重,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升高.2014~2016年作物生长季(4~11月)轻度盐碱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80.6,167.6,118.2mg/m2;强度盐碱土壤N2O累积排放量比轻度盐碱土壤分别增加19%、26%和45%,修复盐碱土壤成为减缓盐碱土壤N2O累积排放的重要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75.
为了研究人群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分类下的效应修饰作用,利用2005~2011年北京市大气PM2.5日均浓度、气象要素及循环系统疾病每日死亡人数数据,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及学历将人群分组,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定量评价大气PM2.5对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单污染物模型和多污染物模型结果表明,PM2.5为影响循环系统疾病每日死亡人数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北京市空气中PM2.5的浓度每增加10μg/m3,循环系统疾病总死亡人数增加0.50%(95% CI:0.36,0.63).不同人群的易感程度不同,各人群死亡人数的增加范围为0.23~0.71%,女性、60~74岁人群、文盲人群的健康风险相对较高.在文盲人群中,老年(60+)女性占比为66.2%,为了分离社会属性人群分类中可能存在的自然属性因素干扰,本文去除其中老年、女性这两个混杂因素的影响,文盲人群健康风险仍然大于较高学历的人群.年龄和性别因素叠加在学历因素上,可能加大低学历人群的健康风险,对于这部分叠加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双重敏感性的人群应给与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76.
山东省不同地形区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掌握降水及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对于揭示区域气候变化规律,有效预防和科学评估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34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的降水日值数据,采用降雨侵蚀力计算模型、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和Kriging空间插值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了山东省内山地、丘陵和平原等不同地形区的降水和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近55年间,全省及各地形区的降水量和降雨侵蚀力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内分配均集中在夏季,降雨侵蚀力在时间尺度上存在25年左右的变化周期。空间上,降水和降雨侵蚀力均呈现鲁中南山区>胶东半岛丘陵区>鲁西北平原区;分界线由东北至西南沿福山—莱阳—淄博—定陶等站呈“S”型贯穿山东省,界线东南侧降雨侵蚀力高,西北侧降雨侵蚀力较低。其原因主要是受海拔和地形的影响,东南季风携带湿润气流受胶东半岛丘陵及鲁中南山地的阻挡抬升,致使“S”型分界线东南侧迎风面降水及降雨强度相对较高;西北侧背风面形成焚风效应,降水及降雨侵蚀强度较低。该结果可为山东省水土流失空间特征分析奠定数据基础,同时为区域水土资源利用与调控及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77.
拜读了《中国劳动》第2期《新闻媒介公告送达除名决定是否有效》一文后.笔者有不同意见.提出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8.
《防灾博览》2004,(4):8-9
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形势下召开的。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会前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中国地震局的汇报,温家宝总理,黄菊、回良玉副总理等领导同志对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和开好会议作了重要指示。会议主题突出,务实落实,交流讨论,现场观摩。会议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9.
2010年8月5日,安装在大连某地铁施工现场的钢丝绳电动葫芦发生吊物坠落事故.现场的目击者李杰回忆了当时事故发生的情况. 李杰说,当时,钢丝绳电动葫芦在进行现场作业时,吊钩连同吊物在上升过程中突然失速坠落,砸在地铁施工井道底部地面上.安装单位现场负责人张林介绍说,这一批次的电动葫芦共有18台,计划分别安装在大连某地铁施工沿线,刚刚安装完毕10台,就已经发生3起电动葫芦脱绳坠物事故,但未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相似文献   
80.
介绍了火灾下有匀质防火层保护的钢构件温度计算的一维传热模型。给出了求解该模型的相关边界条件和假定,并给出求解该一维传热模型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解。通过分析三种典型防火材料保护下、截面系数不同的三种截面的升温,比较了由我国规范CECS200、欧洲规范、欧钢协标准、美国规范及其他学者推荐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并对照有限元结果,考察了不同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CECS200与国外规范给出的结果符合良好且略微偏高。通过计算典型截面在不同耐火极限要求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比较了各国规范的设计结果。结果显示,由不同规范推荐的公式计算得到的最小保护层厚度相差不大。CECS200计算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与国外规范一致,与欧洲规范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同。研究表明,在标准火灾环境中我国规范给出的方法合理有效且形式简单便于工程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