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9篇 |
免费 | 138篇 |
国内免费 | 223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07篇 |
废物处理 | 66篇 |
环保管理 | 102篇 |
综合类 | 885篇 |
基础理论 | 192篇 |
污染及防治 | 151篇 |
评价与监测 | 53篇 |
社会与环境 | 36篇 |
灾害及防治 | 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50篇 |
2019年 | 56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63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82篇 |
2014年 | 150篇 |
2013年 | 102篇 |
2012年 | 124篇 |
2011年 | 119篇 |
2010年 | 87篇 |
2009年 | 81篇 |
2008年 | 104篇 |
2007年 | 96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为了加强湖库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污染负荷排放管理,支持湖库控制单元允许纳污负荷量的计算和污染负荷分配决策的制定,在总结国内外环境容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现状水环境总量控制技术中允许纳污负荷计算与分配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双向算法的湖库允许纳污负荷量计算方法.并以EFDC(environmental fluid dynamic code)水环境模型为核心,通过模型概化、参数率定等建模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利用估算与精算相结合的方法制定排污情景,并应用模型完成情景分析.应用多次情景试算、分析的方法,制定优化的排污情景,从而计算出湖库允许纳污负荷量.最后以辽宁省柴河水库为实证区进行方法的应用,证明了方法具备科学性与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872.
873.
874.
对比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了新标准的改进之处,并参考《塞韦索法令Ⅱ》,提出新标准仍存在许多问题。针对物质种类不齐全、重大危险源单元划分不明确、临界量过小、分级标准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75.
876.
天津某电厂干排粉煤灰特性及脱碳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粉煤灰中的未燃尽碳含量是衡量粉煤灰等级的重要指标。为提高粉煤灰资源化利用水平和保护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粉煤灰中未燃尽碳含量是最有效也是必须的途径之一。以天津某发电厂粉煤灰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粒度特性和未燃尽碳的粒级分布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粉煤灰浮选脱碳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粉煤灰粒度极细,小于45μm粒级产率约占97.02%;在捕收剂轻柴油用量为6.0kg/t、起泡剂仲辛醇用量为6.0kg/t、矿浆与药剂作用时间为6min、浮选时间为12min、充气量为180L/h、矿浆浓度为200g/L的条件下,可得到平均产率为89.5%、最低烧失量为4.8%的粉煤灰尾矿,其符合国家标准GB 1596—2005对I级粉煤灰烧失量的要求,并可得到平均产率为10.5%、最高烧失量为41.6%的精碳,其综合回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877.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6,(1)
不同材料道路径流污染规律差异显著,基于PROMETHEE多变量决策分析软件对2013年深圳市同一道路沥青和水泥2种典型材料路段4场降雨径流水质指标的分析发现,沥青道路径流水质总体上劣于水泥道路,说明城市道路面源污染控制设施应重点针对沥青道路布设;2种道路径流具有不同类型优势污染物,故不同道路径流污染控制设施选择须有针对性;与水泥道路相比,沥青道路径流水质更易随着降雨类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选择合适的降雨类型是沥青道路径流污染控制措施设计的关键步骤;电导率EC与沥青道路径流中DOC、SO42--S和TN等溶解态指标相关性很高,其相关系数均高于0.95,是沥青道路径流溶解态污染物理想的指示性指标,可为面源污染控制设施设计与评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78.
根据多年污水常规监测及实验室内质控样的分析,得出经验常数,引用前人推导的公式,对确定BOD5测定过程中稀释倍数的常规方法进行了改进,以达到降低工作强度,提高监测人员工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79.
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