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215篇
基础理论   100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的研究高速列车隧道会车压力波及列车尾流特性。方法建立某型高速列车三节车模型,采用脱体涡方法数值模拟两列车以350km/h在隧道内等速会车的流场。数值模拟的空间离散化压力项、密度项及修正的湍流黏度项使用二阶迎风格式,动量项使用有界中心差分格式,时间离散采用预处理二阶精度差分格式,用壁面函数处理隧道壁,使用雷诺时均法作方法对比。计算列车车头、侧墙及尾车等部位的压力时间历程,然后使用傅里叶变换对尾车测点进行频谱分析,最后对尾流中不同位置的湍流强度进行分析。结果头车所受压力波动最为剧烈,中间车次之,尾车最小。列车侧墙同一垂向位置不同高度压力变化相差不大。列车尾涡主频在3.85Hz附近,其可能对列车横向振动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尾涡是两个不断向后发展的中等强度涡旋,在充分发展段,其湍流强度会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抬升,之后逐渐减弱。会车侧涡流由于横向发展较为迅速,导致其强度较小且减弱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12.
采用批次实验方法探究了甲醛修饰酿酒酵母对铀的生物吸附过程.结果显示,甲醛修饰能显著提高酵母对铀的吸附能力,其吸附量是同等实验条件下活酵母的6倍,动力学研究表明,达到吸附平衡仅需90 min,并且能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实验的最佳吸附pH为5.8.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均能用于拟合实验数据且实验结果与Langmuir模型更加吻合.扫描电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甲醛修饰改变了细胞的表面形貌和蛋白结构,使氨基发生了甲基化,羟基形成配位共价键,在酵母吸附铀后,细胞表面不均匀地附着了一层鳞片状的铀沉淀.铀沉淀与络合物的形式多种多样,且与羧酸盐主要络合物为双齿配体结构,甲醛修饰酿酒酵母与铀酰离子相互作用存在着络合,沉淀以及静电吸附等多种机理.  相似文献   
113.
选择闽江口鳝鱼滩不同淹水环境下两条样带(A样带,远离主潮沟且退潮后无积水;B样带,靠近主潮沟且退潮后有积水)上的短叶茳芏湿地和已被互花米草入侵(入侵前为短叶茳芏湿地)的互花米草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类型湿地土壤无机硫赋存形态的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结果表明,B样带上互花米草湿地和短叶茳芏湿地土壤中的水溶性硫(H_2O-S)和吸附性硫(Adsorbed-S)含量总体上低于A样带,而盐酸可溶性硫(HCl-Soluble-S)和盐酸挥发性硫(HCl-Volatile-S)含量则高于A样带.短叶茳芏湿地和互米草湿地土壤中不同形态无机硫的含量在两条样带上整体均表现为HCl-Soluble-SH_2O-SAdsorbed-SHCl-Volatile-S,且二者的总无机硫含量分别占其TS含量的9.02%~15.50%和8.04%~12.73%.与短叶茳芏湿地相比,互花米草入侵分别使A样带土壤中H_2O-S、Adsorbed-S、HCl-Soluble-S、HCl-Volatile-S和总无机硫含量减少了35.2%、36.4%、16.8%、1.8%和26.12%;但使B样带表层土壤的总无机硫含量及0~20 cm土层的HCl-Soluble-S和HCl-Volatile-S含量分别增加了8.34%、15.34%和5.71%.研究发现,非长期淹水条件下,互花米草入侵后可降低湿地土壤有效硫的供给能力;长期淹水条件下,互花米草入侵可通过提高土壤中HCl-Soluble-S的含量增加金属硫化物沉淀,而挥发性硫含量的同步增加则可能对植被生长(特别是根系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4.
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Taylor法对草坪小绿叶蝉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聚集度指标C>1、CA>0、Iw>1、1>0、K>0,说明小绿叶蝉在高羊茅草坪空间分布为聚集格局.拟合的回归方程为m<'*>=3.34710+1.58901x(r=0.8159)和lg(S<'2>)=0.67200+1.24334lg x(r=0.9640),说明小绿叶蝉在草坪上呈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份为个体群,而且个体间相互吸引.  相似文献   
115.
采用MS、Knop和White三种培养液,对大灰藓配子体进行液体培养,研究不同培养液及不同pH处理对大灰藓配子体生长的影响,对配子体茎的增长长度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培养液不同pH处理对大灰藓配子体生长有着较大的影响,不同培养液下正常生长的pH范围有差异,其中4个处理能促进大灰藓配子体的生长,分别为White培养液pH值为5.5、6.0和6.5处理,Knop培养液pH值为6.5处理,而以White培养液pH值为5.5处理下增长长度最大.表3,参4.  相似文献   
116.
研究了华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 L.)挥发物对本地区3种主要杂草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揭示其化感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三裂叶蟛蜞菊植株挥发物和挥发油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和青葙(Celosia argentea L.)叶绿素含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同一实验条件下,250.0 g三裂叶蟛蜞菊新鲜茎叶及含有0.10 mL、0.25 mL和0.50 mL挥发油容器中生长的稗草、三叶鬼针草和青葙的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稗草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减少56.5%、41.9%、49.6%和64.9%;三叶鬼针草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减少6.45%、4.35%、15.3%和24.8%;青葙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减少53.3%、17.6%、33.3%和71.5%。结论:三裂叶蟛蜞菊挥发物的化感作用可使受体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减少。其作用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7.
江贵波 《生态环境》2011,(8):1235-1237
研究了华南地区外来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 L.)挥发物对本地区3种主要杂草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揭示其化感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三裂叶蟛蜞菊植株挥发物和挥发油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和青葙(Celosia argentea L.)叶绿素含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同一实验条件下,250.0 g三裂叶蟛蜞菊新鲜茎叶及含有0.10 mL、0.25 mL和0.50 mL挥发油容器中生长的稗草、三叶鬼针草和青葙的叶绿素含量明显减少,稗草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减少56.5%、41.9%、49.6%和64.9%;三叶鬼针草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减少6.45%、4.35%、15.3%和24.8%;青葙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减少53.3%、17.6%、33.3%和71.5%。结论:三裂叶蟛蜞菊挥发物的化感作用可使受体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减少。其作用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8.
在对乌鲁木齐市的公园、道路、庭院园林绿化中彩叶树种进行初步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文献资料对乌鲁木齐市彩叶树种观赏季节及叶色特性进行了初步分类,说明了其观赏特性与园林绿化应用,提出合理应用彩叶树种的建议,为乌鲁木齐市彩叶树种的引种、选择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9.
Fungicides have been used extensively for controlling fungal pathogens of plant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regarding the effects that fungicides upon the indigenous bacterial communities within the plant phyllosphere.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fungicide enostroburin upon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wheat phyllosphere. Culture-independent methodologies of 16S rDNA clone library and 16S rDNA direc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PCR-DGGE) were used for monitoring the change of bacterial community. The 16S rDNA clone library and PCR-DGGE analysis both confirmed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of wheat plant phyllosphere were predominantly of the γ-Proteobacteria phyla. Results from PCR-DGGE analysis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change in 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within the phyllosphere following fungicide enostroburin application. Bands sequenced within control cultures were predominantly of Pseudomonas genus, but those bands sequenced in the treated samples were predominantly strains of Pantoea genus and Pseudomonas genus. Of interest was the appearance of two DGGE bands following fungicide treatment, one of which had sequence similarities (98%) to Pantoea sp. which might be a competitor of plant pathogens. This study revealed the wheat phyllosphere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a shift in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following fungicide enostroburin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20.
黑河下游的额济纳绿洲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当地人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片绿洲正在衰败并且有消亡的危险.胡杨是典型的潜水旱中生植物,它虽然有较强的耐大气干旱、耐盐碱能力,其生长发育与水分条件的优劣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研究额济纳天然胡杨的叶水势、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综合分析其水分利用效率与叶水势的相关关系,了解胡杨树体内水分运移关系,为揭示胡杨生存现状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为合理保护额济纳绿洲胡杨林提供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