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322篇
安全科学   55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97篇
综合类   849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276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传统生物反应器填埋场长期以来存在酸化阶段过长和能源回收利用率低等同题.上层垃圾好氧处理可有效实现垃圾快速降解与集中甲烷化.为探究好氧处理阶段不同曝气频率对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运行效果的影响,设置厌氧生物反应器A1作为对照,曝气频率不同的上层曝气式生物反应器C1和C2为实验组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上层垃圾好氧处理可有效改善填埋柱内高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累积现象,缩短酸化阶段,促进甲烷化环境建立.至曝气结束,C1和C2填埋柱内渗滤液COD低于30 000 mg/L,VFA浓度降也降低到10 000 mg/L以下.好氧处理阶段,增大曝气频率可提高填埋垃圾对渗滤液pH的缓冲作用,扩大甲烷化面积,促进高浓度甲烷化过程的快速发生.与C1相比,曝气频率较高的C2反应器提前15 d达到pH为7的预处理要求,曝气阶段氨氮浓度经历先上后下,填埋柱日产甲烷量700 mL,约为C1产气能力的2倍.但考虑到实际氧气利用率与经济性能问题,曝气频率的选择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972.
为实现低C/N比条件下曝气生物滤池的深度脱氮目的,同时为低碳源、低能耗、高效率的污水氮素去除提供技术理论参考,实验研究了低C/N比人工模拟污水曝气生物滤池中各种形式氮素的动态变化和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整个运行期间当曝气量调节为2 m L/min时,此时系统中溶解氧变化范围为0.49~1.02 mg/L,亚硝酸浓度在2.89~7.48 mg/L之间,该C/N比污水中亚硝酸盐的积累率可达50%以上。并且在该运行条件下氮素去除率保持在60%以上,可以实现较低C/N比条件下污染水体中氮素的去除。因此,该研究可为低C/N比污水短程深度脱氮创造条件,为C/N比较低的城市尾水深度脱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73.
火山石生物滤床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囊藻水华爆发导致大量微囊藻毒素释放至地表水环境中,严重威胁着饮用水供水安全.通过不同条件火山石自然曝气生物滤床(活性挂膜、灭活挂膜、未挂膜和无填料滤床)对不同形态、构型(MC-LR、MC-RR)的微囊藻毒素的去除实验,探讨其去除效率、途径和机理.结果表明,火山石自然曝气生物滤床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是微生物降解和基质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胞外毒素和胞内毒素的总去除率分别为58%和91%.其中,胞外毒素主要通过微生物降解作用途径去除,占胞外毒素总去除率的(41±4.2)%,胞内毒素则主要通过基质吸附途径去除,占胞内毒素总去除率的(64±5.1)%.生物膜吸附、光降解等其他途径无明显作用.另外,不同构型的微囊藻毒素在火山石自然曝气生物滤床中均能有效去除,MC-LR和MC-RR的去除率分别为68%和54%.  相似文献   
974.
仝坤  宋启辉  王东  任雯  张明栋 《化工环保》2017,37(6):661-666
为解决稠油废水的达标排放问题,构建了半饱和褐煤活性焦(HSLAC)预吸附—生物降解—褐煤活性焦吸附组合工艺处理稠油废水的中试装置(5 m3/h)。稠油废水经已吸附生化出水的HSLAC吸附预处理后,生物降解出水COD均值大幅降至82.49 mg/L,总出水COD均值为39.22 mg/L,实现了出水达标(COD≤50 mg/L)。三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经HSLAC吸附预处理后,生化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碳浓度较未经吸附预处理时大幅降低,石油类和腐殖质是生化难降解的有机物。HSLAC预吸附可大幅降低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975.
976.
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填料的研制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以广西膨润土为原料制备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填料。将质量分数分别为65%,3%,12%,20%的膨润土、黏结剂、造孔剂和钠化剂混合,用水调匀后经钠化、成型、干燥、煅烧后制成粒径为4~7mm、堆密度为0.7g/mL的球形膨润土多孔填料。在煅烧时间4h、煅烧温度500℃的条件下,该填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耐水性。生物挂膜实验结果表明,该填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和阳离子交换性能,运行30d后对COD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对NH,-N的去除率达到87%以上。该填料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也为国内对膨润土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77.
针对低污染原水进行叠式曝气生物滤池的自然挂膜启动实验。在HRT为20~30 min,温度为28~33℃,气水比为0.5,滤速为12.5 m/h的条件下,研究分析叠式曝气生物滤池在自然挂膜启动过程中各项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与生物膜生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挂膜启动的进程。结果表明,在南方夏季,叠式曝气生物滤池能够进行快速启动,经过7 d左右自然挂膜启动完成,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33%,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达到85.5%,对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为82.9%。  相似文献   
978.
曝气充氧和人工造流技术修复河道污染水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模拟河道反应器,考察了曝气充氧及人工造流技术对污染水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河道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自然运行条件下对COD、TP、NH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7.44%、4.88%、5.70%和10.60%。通过对模拟河道进行曝气充氧,最佳气水比条件下对COD、TP、NH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15.33%、10.45%、6.78%和21.18%。在曝气基础上通过设置人工阻流板,对COD、TP、NH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26.82%、16.07%、9.51%和23.80%。结果初步显示,通过曝气充氧和人工造流技术的集成应用研究,对污染水体具有明显有效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979.
生化-臭氧-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园区综合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制药工业园区综合废水污染物成分复杂、难降解、毒性大、色度深等特点,提出了水解酸化/好氧-臭氧-曝气生物滤池(H/O-O3-BAF)的工艺流程。通过现场实验研究对处理流程以及各个处理单元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系统稳定运行期间,处理出水化学需氧量(COD)小于50mg/L,色度小于4倍,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发光菌毒性的测试表明,该工艺流程可有效削减废水中的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980.
BAF具有良好的硝化能力.以BAF取代A2N工艺中的接触氧化,在BAF进水前发生有机物和氨氮的分离(碳氮分离),实验研究了碳氮分离对BAF运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氮分离使硝化段延长1.0 m左右,平均提高NH4-N去除量6 mg/L左右;碳氮分离可将BAF柱反冲洗周期延长至7~8d,降低反冲洗用水用气量1/3左右,反冲后30min内即可迅速恢复硝化能力;碳氮分离使BAF柱内硝化菌占据优势,进水端0.3m处,硝化菌比例达到70%,而无碳氮分离情况下,硝化菌比例仅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