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08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1511篇
安全科学   355篇
废物处理   147篇
环保管理   255篇
综合类   3003篇
基础理论   211篇
污染及防治   952篇
评价与监测   36篇
社会与环境   38篇
灾害及防治   15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活性污泥厌氧消化水解速率慢的问题,通过工业化规模超声波反应器对不同固体浓度污泥开展了破解研究。采用粒径分析及溶解性COD、蛋白质和多糖浓度监测的方法研究了超声波破解前后污泥物理化学特性的变化;评估了超声波破解对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潜力及有机物降解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化规模超声波破解不同固体浓度污泥后,污泥粒径均有所降低,而溶解性COD、蛋白质和多糖的浓度均有增加;超声波对污泥的破解程度与破解时间和固体浓度有关,其随破解时间增加而增加,随污泥固体浓度增加而减弱;超声波破解固体浓度2%和4%的污泥30 min后,累积甲烷产率分别提升41.2%和30.2%,当破解时间和固体浓度进一步增加时,污泥甲烷产率无明显变化。本研究结果可为超声波破解污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利用外加电势强化厌氧氨氧化处理垃圾焚烧渗沥液短程硝化出水, 研究外加电势对系统脱氮及有机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外加电势为0.06 V时, TN的去除率由43.2%提升至71.3%, COD的去除率由12.1%提升至24.4%。渗沥液中分子质量大于20 kDa的有机物在外加电势的作用下被部分降解成分子质量相对较小的有机物。外加电势也会刺激微生物产生更多的EPS且能提高其中PN/PS的比值, 这有利于厌氧氨氧化菌在电极表面的生长和富集, 增强微生物的活性。电极生物膜中细胞色素c(Cyt-c)、亚硝酸盐还原酶(Nir)、肼合成酶(HZS)和肼脱氢酶(HDH)4种厌氧氨氧化菌的功能酶的活性也在外加电势的作用下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73.
对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的纳米Fe3O4颗粒进行表征,并探究在中温(35 ℃)厌氧消化过程中纳米Fe3O4浓度对产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Fe3O4浓度为100 mg/L时可使厌氧体系中的氨氮浓度维持在600~1 200 mg/L,pH为7~8,TCODCr以及SCODCr去除率分别提高了8.35%和9.90%;该浓度下厌氧体系中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最大,可达4 300 mg/L,且强化了对乙酸的利用;该试验组的产气性能最好,相对于空白组,其累积产气量提高了28.08%,产气周期缩短了2 d,甲烷浓度提高了6%。  相似文献   
74.
研究了水热预处理和厌氧消化联合作用时温度对污泥中碳、氮、磷溶出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热处理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污泥中碳氮磷的溶出,当水热温度为200 ℃时,SCODCr的溶出率较原泥提高了5.9倍;氨氮和总氮的溶出率分别提高了7.2和8.7倍;磷酸根和总磷的溶出率分别提高了0.2和6.1倍。厌氧消化后污泥中碳磷浓度下降,而氮浓度上升。厌氧消化后累积产气量与水热温度有关:当温度为160 ℃时,最大累积产甲烷量为12 223 L/mg-CO D C H 4 (以每mg COD的产甲烷量计),较原泥提高了14.5倍。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从水热和厌氧消化污泥中回收氮磷的策略,即水热处理污泥后可在污泥清液中投加镁源进行磷的回收,厌氧消化中溶出的氮可通过加入吸附材料进行吸附回收。在污泥中氮磷资源回收的同时,可通过水热过程提高污泥厌氧过程中累积产甲烷量。  相似文献   
75.
进行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ABR-VSFCW)、复合厌氧反应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HAR-HSFCW)、膨胀颗粒污泥床-人工快速渗滤系统(EGSB-CRI)3种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0~29℃,进水COD为325.3~386.5 mg/L的条件下,3种组合工艺对COD均有较高的处理效果,当厌氧段HRT大于16 h时,3种组合工艺出水COD浓度均达到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EGSB-CRI、HAR-HSFCW对TP的去除效果较好,出水TP浓度均达到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一级B标准, 且显著优于ABR-VSFCW,ABR-VSFCW出水TP浓度达到了二级标准; ABR-VSFCW、HAR-HSFCW、EGSB-CRI出水NH4+-N浓度分别为25.24~42.20、29.59~41.60和9.80~15.35 mg/L,其出水NH4+-N浓度达到了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二级标准;3种组合工艺对TN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差异,去除率仅为23.9%~46.4%。因此,EGSB-CRI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最好,HAR-HSFCW次之,ABR-VSFCW较差。  相似文献   
76.
吴飞  徐剑新  吕晨 《环境工程学报》2020,14(4):1129-1136
为深入落实长江大保护政策,对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实施了提标改造。提标工艺为粗细格栅+曝气沉砂池+AAO+高效沉淀池+滤布滤池+消毒。结果表明:在该工艺运行过程中,进水可部分选择性地或全部越过厌氧池进入缺氧池,从而强化反硝化脱氮;在好氧池池末端前置投加除磷药剂,不仅可去除一定的COD和TP,还有强化二沉池污泥压缩、泥水分离的效果;借助碳源投加可提高来水可生化性;增加一套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稳定的高效沉淀池+滤布滤池+消毒三级处理工艺,可控制出水水质,使其持续稳定达标;提标后出水COD、TP、TN、NH3-N、SS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由37.9、0.323、11.18、1.94、19 mg·L−1降低至22.3、0.029、4.55、0.08、3 mg·L−1,污水直接处理成本由0.47元·t−1增加到0.78元·t−1;提标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部分指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Ⅳ类水标准要求。该提标改造项目的实施经济效益可行、社会效益显著,可为同类型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为考察氨氮浓度对中温厌氧消化处理马铃薯加工废水的影响,通过批式实验,探究该类废水厌氧消化处理的氨氮抑制阈值。结果表明:氨氮浓度为3 000 mg·L−1 (TAN≈3 659 mg·L−1)时,累积产甲烷量降低至276.1 mL·g−1且出现产甲烷迟滞期;氨氮浓度为4 000 mg·L−1 (TAN≈4 468 mg·L−1)时,累积产甲烷量仅为对照组的39.2%,迟滞期明显延长了7.2 d;高浓度氨氮抑制造成了以丙酸为主的VFAs积累和有机物(蛋白质等)降解不完全,这是COD去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VFAs作为氨氮抑制发生时COD的主要组分,其积累可作为马铃薯加工废水厌氧消化过程发生氨氮抑制的指示因子;马铃薯加工废水中温厌氧消化的氨氮阈值约为3 000 mg·L−1。该结果可为马铃薯加工废水的高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化学混凝法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化学混凝法强化洛阳市涧西城市污水一级处理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中选择几种常用的混凝剂FeCl3、Al2(SO4)3、PAC、PFS和PAM,通过实验结果以及处理费用的比较,最终确定最佳混凝剂为聚合硫酸铁(PFS),且去浊率和CODCr去除率都较好,分别为98.29%和66.36%;其投药量为233 g/m3,处理费用为0.419 4元/t.  相似文献   
79.
改革开放以来,生活类再生资源回收以市场化的回收方式为主,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充分竞争的格局。同时,利益导向型的社会回收体系发展壮大,又成为城市管理的痛点和难点。在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背景下,系统分析"两网融合"工作中生活类再生资源规范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度、体系、平台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0.
以生态系统价值核算理论为基础,以深圳市龙华区为特定地域单元,开展了2016年、2018年和2019年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并对核算结果的年际变化和指标价值占比进行分析。以深化GEP成果应用为目的,探索提出具有龙华城市发展特色的“两山”转化路径。龙华区2016年、2018年和2019年的GEP分别为134.92亿元、140.62亿元、145.35亿元,GEP总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年均增长率约为2.51%。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是龙华区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服务类型,占比约为47%和48%。结合GEP核算结果,分析龙华区的生态优势,从加强生态产品和调节服务供给、提升生态文化服务功能、推动建立生态产品市场化机制等方面,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探索提出超大城市发达中轴城区的“两山”转化路径,以期为其他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两山”转化试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