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0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138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attern and changes of fragmented forest in relation with changes of total forest cover in the state of Selangor in three decades.In this study,inventoried forest cover maps of Selangor in 1971/1972,1981/1982 and 1991/1992 produced by the Forestry Department of Peninsular Malaysia were digitized to examine the changes in area and number of fragmented forest.Results showed that in 1971/1972,16 fragmented forests were identified in Selangor.All fragmented forests were identified as diptercoarp forest.A decade later the number of fragmented forests in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44%(23).Of the 23 fragmented forests,two were peat swamp forests whereas the remaining were dipterocarp forests.In 1991/1992 the number of fragmented forests(12)was reduced by 47.8%.Two of the fragmented forests were Fragmentation of both dipterocrp and peat swamp forests occurred profoundly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1971/1972and 1981/1982,which consequently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fragmented forests compared with before the period of 1971/1972 where fragmentation happened only at dipterocarp forests.However,many fragmented forests vanished between the 1981/1982 and 1991/1992 periods.  相似文献   
62.
华南引种优质牧草气候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南方有发展前途的三种热带牧草和三种温带牧草所历时两年的分期播种试验进行了总结。试验研究表明,热带牧草与温带牧草的生长发育、产草量形成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同时还对热带牧草越冬、温带牧草越夏的气象指标进行了鉴定。分别找到了热带牧草的霜冻指标、平流寒害指标以及温带牧草的热害指标。此外,还对华南引种优质热带牧草和温带牧草进行了气候适应性评价。合理布局问题亦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华南地区建设人工草场宜牧林农结合,中小型为主的观点。  相似文献   
63.
64.
近十几年来,全球气候明显变暖,已对人类生存、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政府首脑的密切关注。1989年,世界环境日以“警惕,全球气候变暖”为主题,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以增强人们的气候和灾害意识,动员科学家们对气候变化及由此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对全球气候变暖对热带气旋活动规律的影响及灾害程度,进行初步探讨。一、全球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和灾害 (一)全球的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洋面上,伴有狂风暴雨的大气涡旋。平均每年约有80个达到热带  相似文献   
65.
我们预计,如果人类的行为方式不发生根本改变,那么到205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将发生重大变化。到那时,将有大量物种已经灭绝,现存的热带森林将会大大地被缩减并碎分化;而温带森林和一些热带森林将得以保持或面积有所增加,不过热带森林的生物资源将被耗尽;海洋生态系统将会与现在迥然不同,很少会有大型海洋捕食者出现,而且几乎所有地方的淡水生物多样性都将被严重地削弱。诚然,这些变化本身还不至威胁到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生存。  相似文献   
66.
元江河谷热带坝区自然优势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江河谷是我国云南省横断山脉中的干热河谷之一,属于热带半干旱河谷气候类型。具有丰富的热量资源和土地资源,但降雨量特少,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多种热带作物的生长,长期以来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作者在该地区进行多年试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从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通过对比分析,论述了元江河谷热带坝区的自然优势。强调指出:该地区是我国发展优质紫胶--信德紫胶虫最理想的地方。从林业的发展方向与战略来考虑,指出今后元江河谷热带坝区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发展林业,走“生态林业”的道路。选择优质紫胶虫最好的寄主树滇刺枣作为造林树种,建立以滇刺枣人工林为主体的人工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7.
在过去几年间,人们在协调保护与发展议程方面已作了许多努力,很多保护机构信奉的观点是从天然林中精心利用木材资源才是可行的保护对策的组成部分。遗憾的是“天然林管理”的投资在财政上缺乏吸引力,政府通常不愿意或难以督促采伐者进行这种投资,即使在这些问题能够解决的地方,保护的倡议仍需仔细地考虑天然林管理是可能经其它方法导致更少的损害。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于缺乏林业计划的民政部下会有什么样的人类干扰发生;是少还是  相似文献   
68.
不同碳源和碳氮比对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脱氮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利用间歇培养装置研究了好氧条件下丁二酸盐、乙酸盐和苹果酸盐3种不同碳源对好氧反硝化细菌X31脱氮性能的影响,并就不同碳氮比(C/N)条件下菌株X31的反硝化能力展开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碳源种类对菌株硝酸还原酶活性有明显影响.以丁二酸盐和乙酸盐作为碳源时,其脱氮效果均要明显好于苹果酸盐作为碳源.以乙酸盐作为碳源时菌株的反硝化速率要稍高于丁二酸盐作为碳源,其反硝化速率可以达到11.86 mg·g-1·h-1.不同碳氮比(C/N)条件下,X31菌株的好氧反硝化能力亦不相同.当C/N大于5时,脱氮率能达到90%以上.最适宜的碳氮比是5~6,在此区间能进行完全的反硝化.当C/N在1~14之间变化时,硝酸盐还原基本都发生在菌株生长的第4~10 h,整个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浓度一直保持在极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69.
涂膜下铝合金的丝状腐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铝合金汽车轮毂在海南万宁试验站进行为期24个月的棚下和户外暴露试验,发现涂膜下铝合金发生丝状腐蚀。对涂膜下铝合金丝状腐蚀的几个特点、类型、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热带滨海地区景观设施的腐蚀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宏观调查和微区检查的方法,对比分析湛江、珠海和深圳3个典型的热带滨海城市景观设施腐蚀状况的差异,总结热带滨海景观设施的腐蚀特征.结果 缝隙腐蚀和焊缝腐蚀是热带滨海景观设施发生频次最高的腐蚀类型,其中出现缝隙腐蚀的频次平均为66.6%,出现焊缝腐蚀的频次平均为53.2%.随着离海岸距离的增大,景观设施腐蚀程度减小,其中景观设施在200 m发生大面积腐蚀的程度比100 m平均减轻22.1%.景观设施向海面发生严重腐蚀的比例比背海面高,其中景观设施向海面在100 m发生腐蚀比背海面严重,比200 m平均增高10.4%.结论 热带滨海地区景观设施的腐蚀差异与设施离海距离、设施朝向以及热带海洋大气环境要素(相对湿度和大气污染物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