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478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97篇
综合类   187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41.
认证认可是国际上通行的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认证认可工作不断发展,认证已由过去单纯对产品进行认证,拓展到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认证机构和认证培训机构认可、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认可、认证人员注册等诸多领域。国家认证认可的行政管理和工作框架基本确立,结构趋于合理。近几年来,国务院、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都非常关心和重视认证认可的法制建设工作,经过近一年半时间的立法过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于2003年9月3日签署了国务院第390号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本刊摘取该条例部分内容,为关心国家认证认可制度的读者,作以简要解读。  相似文献   
742.
为配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促进“十一五”节能目标的实现,国家发改委、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于2008午1月25日联合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能源效率标识的产品目录(第三批)》及相关产品实施规则。该目录包含了冷水机组、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和燃气采暖热水炉、中小型三项异步电动机、自镇流荧光灯和高压钠灯等5类产品。  相似文献   
743.
为加强对羟亚胺的管理,防止其流人非法渠道制造毒品氯胺酮(俗称“K”粉),国务院批准将羟亚胺列入《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下简称《条例》)附表品种目录的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现就其管理事项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744.
为积极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订了46项与该法配套的国家标准,并于2008年6月1日起陆续实施。此次发布的46项国家标准包括:22项高耗能产品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5项交通工具燃料经济性标准;11项终端用能产品能源效率标准;8项能源计量、能耗计算、经济运行等节能基础标准。其中,新制订国家标准37项,修订国家标准9项,强制性国家标准36项。  相似文献   
745.
《中国劳动科学》2010,(1):62-62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相似文献   
746.
韩颖 《劳动保护》2011,(3):81-81
本刊讯 2011年1月27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新规定自3月1日起正式施行,原交通部1999年10月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747.
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修正案)》(简称煤炭法),自2013年7月18日起施行。修改后的《煤炭法》,将原第二十二条"未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煤炭生产"修改为"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煤炭生产"。此后,国务院决定废止1994年12月20日颁布的《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748.
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噪声法>)贯彻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城乡规划和设备源头进行管理,从根本上预防噪声污染,并将交通运输噪声、社会生活噪声作为重点加强了控制.  相似文献   
749.
《环境工作通讯》2008,(2):I0028-I0030
污染源普查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污染源普查档案的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结合污染源普查档案工作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75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下简称《环评法》)通过已经10年了,"国家鼓励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突出又醒目的法律条款,写入此法,给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赋予了法律权力.《环评法》还就公众参与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和建设单位,应以听证会、论证会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2006年,环保部又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详细规定了公众参与环评的方法、规章制度. 十年一回眸,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已逐渐成为一个建设项目通过的必经程序.近十年,我国公众参与环评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公众作用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