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58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中国环保产业》2010,(12):64-64
<正>杨允鑫,198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工程师。1989年7月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机电工程专业,曾在商城县环境保护设备厂工作,历任设计室主任、环保机械研究所所长、生产科科长等职;曾被授予"河南省明星厂长"、"河南省优秀政协委员实业家"、"河南省环保产业优秀企业家"、"信阳地区优秀青年知识分子"、"信阳市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是信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信阳市人大第一届代表、中共信阳市第二届党代会代表。现任商城县政协常委、商城县开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52.
党的十八大报告向人民庄严承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两个宏伟目标:一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全国人民向两个百年目标奋斗之际,《劳动保护》杂志迎来了创刊60周年。我作为《劳动保护》杂志的老读者和顾问,表示衷心地祝贺!《劳动保护》杂志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保护事业  相似文献   
53.
《环境教育》2013,(Z1):8
一、党的十八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提出建设美丽中国11月8~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二、《民事诉讼法》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环境公益诉讼揭开历史新篇章  相似文献   
54.
"文革"前我党的科学技术观及其形成缘于三个方面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时代依据.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我党的科学技术观,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分析其内容及其形成缘由可知往开来,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55.
中央苏区在土地分配过程中提出了"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分配办法,并以此作为反富农的重要内容。但在中共中央看来,"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却是错误的"富农路线";而苏区中央局则对这一分配办法先肯定后否定。中共中央和中央苏区的看法不同,反映了双方对反富农的认识不同,而苏区中央局的先肯定后否定,则折射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6.
金一南 《绿叶》2010,(1):27-32
当年中国共产党人夺得政权与今天在其领导下中国取得经济奇迹同样出人意料。没有过去的革命奇迹.就没有今天的经济奇迹。中国共产党人生命力的一个源泉.是其反复表现出来的可塑性和非绝对化。避免断层.注重积累.继承这笔宝贵的财富.我们才能逐渐走向成熟,沉稳与厚重.而不是幼稚、浮躁与浅薄。  相似文献   
57.
时事     
《现代职业安全》2007,(11):12-1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大会通过了关于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大会认为,报告阐明的大会主题对我党带领人民继往开来、开拓奋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大会强调,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大会认为,必须站在国家  相似文献   
58.
金秋十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举国关注,世界瞩目。十七大新闻中心的统计显示,有来自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310家媒体的1135名记者报名参加十七大报道,这个数字远远高于十六大的859人。为什么世界的目光会聚焦在此次党代会上呢?  相似文献   
59.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1,(3):107-113
左翼时期,国共双方均非常重视文艺理论建设,但理论建设效果却截然不同。从宏观层面看,具有深厚历史哲学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因其卓越的思辨力量以及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三民主义则因充满歧义与裂隙的思想、超越性精神价值的缺失,以及趋于保守的文化价值取向,显示出理论疲态;从微观层面看,一方面,双方的起点不同,中共主导下的文艺理论以国外蓬勃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起点,其发展是一个从"有"到"好"的过程。三民主义文艺的发展则是从"无"到"有";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内涵单一,有很强的理论凝聚力且发展具有连续性,国民党的文艺理论则因三民主义内部的模糊与歧义而增加了其开展的难度。  相似文献   
60.
《黑龙江环境通报》2020,(4):123-130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广西进行了民主建政的初步探索与实践。广西的民主建政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军管会时期,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期,再由人民代表会议过渡到人民代表大会。民主建政在政治上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标志着人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同时,民主建政还激发了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增进了人民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对顺利完成各项社会改造和民主改革、恢复与促进国民经济的任务,以及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