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945篇
  免费   1315篇
  国内免费   1645篇
安全科学   7947篇
废物处理   413篇
环保管理   9069篇
综合类   23684篇
基础理论   2071篇
污染及防治   962篇
评价与监测   1265篇
社会与环境   1743篇
灾害及防治   751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520篇
  2022年   535篇
  2021年   793篇
  2020年   612篇
  2019年   716篇
  2018年   499篇
  2017年   613篇
  2016年   922篇
  2015年   1256篇
  2014年   3234篇
  2013年   2184篇
  2012年   2715篇
  2011年   2560篇
  2010年   2148篇
  2009年   2262篇
  2008年   2634篇
  2007年   2389篇
  2006年   1975篇
  2005年   2247篇
  2004年   2454篇
  2003年   2463篇
  2002年   2035篇
  2001年   1654篇
  2000年   1404篇
  1999年   1064篇
  1998年   985篇
  1997年   841篇
  1996年   818篇
  1995年   749篇
  1994年   531篇
  1993年   379篇
  1992年   383篇
  1991年   328篇
  1990年   366篇
  1989年   46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2月13日,由13个国家和12个国际组织的150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参加的亚洲环境执法论坛在北京市开幕。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美国环保署助理署长Granta Y.Nakayama,亚洲环境守法与执法网络(ACECN)执委会主席Supat Wangwongwatana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相似文献   
32.
《环境》2007,(5):3
1963年7月出生.毕业于中山环境科学专业.研究专长为复杂水体环境模拟、流域环境信息系统当前主要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3.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将可能给地球系统带来灾难性后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人的行为深受意识的影响和制约,环境意识对于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至关重要。本文选取上海、香港两个地区来分析公民对环境的关注度、公民的环保意识、环保行为以及公民对政府环境工作的看法和评价,研究公民对全球环境变化反应的区域差异,为政府制定相关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调查结果显示,上海、香港两地公民在很多环境闷题上具有共识。但是。在对手环境状况好转的期待值、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积极性、对人为因素主导力量的认识、环境保护与日常生活的切实关系、为环境保护的支付意愿、对于环境教育内容的认可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4.
李清 《环境》2008,(11)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诞生于"科学的春天"里的<环境>杂志也迎来了自己三十岁的生日,我谨代表广东省环保局对<环境>杂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35.
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基于ACT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学术界对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但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文参考ACT模型,试图将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的影响从经济发展对我国环境的整体效应中分离出来进行研究。本文采用panel数据对我国1992-2004年期间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消极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远远超过了积极的技术效应,即贸易自由化使我国环境恶化。这主要归因于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不完善的环境法规。要改善其不利影响,我国应采用法律和经济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从而达到减少贸易的规模效应、改变现有贸易结购以及加强其技术效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36.
2007年11月27日,康宁(上海)有限公司(CSCL)生产清洁空气产品的产能扩充竣工庆祝典礼在康宁环境科技部上海工厂举行,新增产能将帮助康宁提高生产产能,从而满足我国乃至全球市场对应用于轻型车辆的先进陶瓷载体的需求。  相似文献   
37.
欧美战略环评法律制度中的主体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劲 《环境保护》2007,(2A):86-89
自战略环境评价(SEA)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涉及经济发展的政策、计划和规划等过程中专门增设了SEA程序,目的在于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因素直接纳入政府的重大决策之中。从世界各国创设并实施SEA制度的意图看,一方面希望藉SEA制度的实施保障环境保护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实施SEA制度给现有决策审批程序带来过多的成本。为此,SEA立法与政策除了要确立一系列科学的步骤、方法和评估手段外,对主体及其各自职责的确立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总体上讲,SEA制度在各国决策程序中尚处于辅助地位,即在不影响决策者行使决策权力的条件下让其他主体对决策方案及其选择方案是否应当实施出谋划策。为此,主体职责履行的程度和优劣直接决定着SEA的最终质量。  相似文献   
38.
《中国ISO14000认证》2007,(B06):13-15
ISO14021的导言中有这样一段: “自我环境声明由制造方、进口方、运输方、零售方或其他从声明中获取利益的一方提出。关于产品的环境声明可能提出的假借声明、符号或者图形的形式体现在产品或者包装的标志上、或者在产品说明、技术报告、广告、公众场合、电话销售中.也可能是数码或电子媒体,例如互联网”。(ISO14021,1999)  相似文献   
39.
钟奇振 《环境》2007,(5):10-10
4月18日,记者从广东省环保局召开的全省环境执法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环保专项行动将进一步加大打击不法排污企业的力度,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大幅提高环境违法行为处罚额度,以增加企业环境违法成本。  相似文献   
40.
2006年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全球环境变化科学大会11月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代表中国政府发表致辞并出席招待会。他指出,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日益成为关系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研究和积极应对全球环境变化,大力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