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4篇
安全科学   9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130篇
基础理论   5篇
污染及防治   6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使用有害烟雾去除中试装置处理腈纶纺丝组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硝酸蒸汽和氮氧化物,对中试实验的方法及结果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2.
唐际时 《环境工程》1993,11(5):19-22
氧化沟中试,中试流程,内容及装置,运行效果及检测分析,与一般常规氧化沟工艺参数比较,水力停留时间短、占地少、投资省。从而确定其日处理14~17万m~3污水厂的投入设计和建设。  相似文献   
63.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医药化工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对生产医药中间体酰氯的废水进行了中试。结果表明,膜生物反应器具有抗冲击能力强,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的优点,适合于处理水量小、浓度高的废水。当原水COD为7000~51550mg/L,pH值为4~13时,厌氧池去除效率保持在50%左右,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效率保持在80%以上,COD等指标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4.
混合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中试的启动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军  赵纯广  张立国 《中国环境科学》2008,28(12):1100-1104
在小试基础上,以北方城市污水处理厂混合污泥为处理对象,研究了中试规模中温(35℃)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的启动性能及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在启动过程中,初沉污泥与剩余污泥按1:1 比例混合有助于提高处理效率;当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d,VS 容积负荷为2.15kg/(m3⋅d)时,系统VS 去除率达36%左右,相应产甲烷相的比产甲烷活性(SMA)约为0.31L/(g⋅d);系统运行约60d,产酸相VFA 浓度稳定在1600~2000mg/L.经产甲烷相消化后,VFA 浓度稳定在300~500mg/L;产甲烷相pH 值保持在6.8~7.2,有利于产甲烷菌生长.  相似文献   
65.
以浙江省某染料厂吸附染料生化废水饱和的活性炭为研究对象,采用Fenton试剂对其进行原位氧化再生,将再生后的活性炭用于同种废水的吸附。考察了再生时间、双氧水投加量、pH值、H2O2与Fe2+物质的量比、Fenton试剂投加方式等因素对再生吸附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活性炭再生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Fenton原位氧化方法对活性炭再生具有较好的效果,当pH值为1、双氧水投加量为1 mL/g、H2O2与Fe2+物质的量为20∶1、再生时间为180 min时,再生炭重新吸附废水,COD和TOC再生率分别达到49.93%、36.80%。经再生活性炭吸附处理,出水可以达到部分工业回用水要求。为期半年的半工业试验表明,活性炭吸附效果与小试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6.
<正>2008年3月的一天,凌晨3点钟,我正在值夜班,刚从车间出来,忽然听到一声沉闷的巨响,紧接着又有连续几声闷响。再看时,发现车间上空已经升起了黄白色的烟雾,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刺鼻气味,几个工人从车间跑出来说:"臭氧化中试罐爆炸了!"我急忙组织从车间撤离出来的工人穿戴好防护用品,向上级汇报后,拿上灭火器准  相似文献   
67.
选择煤渣、锯末、沸石、麦饭石、土壤和马尼拉草构建了城市河岸带改造滤岸中试模型,并对其去除城市降雨径流中氮磷污染物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造滤岸对表面径流和下渗径流中NH4+-N和TP具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和较强的去除能力;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6.5%和83.7%,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2.6%和96.2%,出水水质分别可达国家地表水Ⅳ类和Ⅲ类水标准,模型稳定后对表层径流和下渗径流中TN的去除率可达20%左右;模型对NH4+-N、TN和TP的处理负荷分别为634.1~1114.5 mg-m-2·h-1、102.2 ~594.2mg· m-2·h-1和20.6~ 209.0 mg·m-2· h-1,表面径流大于下渗径流.模型内碳源(锯末)以及其他介质的添加虽然能够提高氮的转化能力,但也会影响模型对TN的去除率;下凹断面和末端断面对氮磷的去除率和去除负荷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随着模型的稳定其差异逐渐降低.模型对氮磷的处理负荷与入水氮磷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模型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68.
利用中低温SCR脱硝技术路线对水泥窑炉进行深度脱硝,设计建设了烟气处理量为10000m3/h的SCR中试实验装置,考察了在SNCR装置后烟气中未能反应的NH3进一步在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装置的脱硝效果,并分析了不同入口NOx浓度对脱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水泥厂仅采用SNCR(selective non-catalytic reduction)和低氮燃烧技术,能够将烟气中的NOx控制在100~135mg/Nm3,在不喷氨的状态下SCR系统的脱硝效率可达到50%以上,说明SNCR反应存在着一定懂得氨逃逸;在SCR系统补充喷射氨气后,SCR脱硝效率有显著的提升,可提到至80%以上.通过低氮燃烧、SNCR与SCR等脱硝技术的联合使用,可将水泥炉窑烟气中NOx的排放浓度控制在50mg/Nm3以内,满足超低排放要求;将经过较长时间稳定运行后催化剂从系统中取出,进行成分、孔径分布和脱硝活性对比,结果表明催化剂内部微孔会被部分堵塞,导致比表面积降低,但经吹扫处理催化剂的脱硝效率可恢复,说明催化剂在水泥窑炉烟气条件下长期运行未出现中毒现象.  相似文献   
69.
卿杰  曹卉  王瀚林  巢路  李阳 《环境工程》2017,35(10):16-19
在上海市金泽镇太浦河北岸设计构建了饮用水水源生态净化工程中试系统,以期改善饮用原水水质。通过水质监测,分析了研究期间太浦河原水水质特征,并对中试系统的净化效果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太浦河饮用水源原水水质较好,TP和DO绝大部分时段均能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CODMn、NH3-N指标全年均能达到Ⅲ类标准。太浦河原水经中试系统净化后,主要指标不同季节均可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以上,对CODMn、NH3-N、TN、TP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38.4%、20.4%、36.2%和46.5%,对DO的平均提升率为19.1%,总体表现为夏、秋季节的去除效果优于冬、春季节。中试系统1年内可削减CODMn、NH3-N、TN、TP和SS的量分别为4.6,1.4,4.5,0.5,195.9 t,为原水充氧20.1 t。  相似文献   
70.
化工污水深度处理回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在大庆石化公司水气厂污水车间进行污水回用中试,确定中试水质水量、中试工艺及主要运行参数,说明了中试装置运行情况,根据装置运行情况和化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中试装置设计合理、运行稳定,出水水质平稳、运行成本低,水气厂出水水质达到了优于GB 50335-2002《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