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0篇
综合类   148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19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也迅速增长,从而加剧了人地之间的矛盾。在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中,所预测的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与实际建设占用耕地情况有较大出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行的城镇建设用地预测方法的不尽完善之处。所以,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对城镇建设用地做出更加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预测,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问题。以张家界市为例,提出并验证了一种适宜的建设用地预测方法一改进后的双因素预测模型。最后运用此预测方法对永定区2020年建设用地需求量进行科学预测,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  相似文献   
142.
基于1984~2003年期间的4期Landsat TM影像以及由苏州市土壤图得到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图,研究利用遥感及GIS空间分析手段阐释了城市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苏州市的非农用地扩张在不同质量土壤资源上的时空过程,并比较了城镇与农村地区各自非农用地扩张对高质量土壤占用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苏州市非农用地占用的土壤资源中,面积最大的是二等高质量土壤,达到92.10%,其次便是一等最高质量的土壤,而对三、四等土壤的占用比例仅占1.95%,几乎可以忽略。通过对城镇与农村地区非农用地各自对土壤资源的扩张占用在时间尺度上的分析发现,在城镇地区,土壤质量越高的地方越容易被非农用地扩张占用,而农村地区的非农用地扩张则倾向于占用土壤质量较低的土壤资源。  相似文献   
143.
葫芦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属于城市开发建设规划。在对葫芦岛市城市总体规划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论证了规划在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工业用地布局及城市基础设施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4.
韶关,广东省的北大门,拥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广东省林业生态市、全国重点林区等多项荣誉,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44.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3.8%。乐昌、南雄、始兴、仁化、乳源更是被纳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在一张张亮眼的城市生态名片的背后,有着一群森林消防人的坚强守护和默默奉献。他们就是韶关市“三合一”专职消防大队。  相似文献   
145.
在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方面,"十二五"规划指出,要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类资源保障程度. 一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要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相似文献   
146.
坡地建设现象在我国大量存在,但相关研究基础仍显薄弱。从阈值坡度视角出发,提出了坡地率概念,并构建了建设用地坡地率(PSC)和地面坡地率(PSL)两个用于定量分析坡地建设现象的指标。以2020年全国69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30m分辨率建设用地解译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解析了全国城市PSC的数量构成与空间分布,进而探究了PSC与PSL间的统计关联和空间关联。结果表明:①我国城市建设用地整体趋向平缓土地布局,城市数量随PSC上升迅速减少,全国半数以上城市的PSC低于0.12,近80%城市的PSC低于0.3。②全国城市PSC总体呈“南高北低,广域过渡”分布格局,全局莫兰指数为0.38,南方山地丘陵区为高值集聚区。③PSC与PSL之间存在7种主要空间关联模式,每种模式均体现出了各自明确的地理环境特征依赖,且PSC的南北空间分异明显大于PSL。  相似文献   
147.
九龙江流域城镇建设用地与河流水质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孙芹芹  黄金良  洪华生  冯媛 《环境科学》2011,32(10):2849-2854
基于波段组合指数与单波段特征相结合的方法对九龙江流域城镇建设用地进行提取,并采用景观生态学与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对流域内城镇建设用地的面积百分比及景观格局指数与水体中的高锰酸盐指数、NH 4+-N、TP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城镇建设用地的面积百分比与高锰酸盐指数、NH 4+-N、TP呈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8.
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的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当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已经成为地理学、土地科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为了从中观尺度科学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布规律和趋势,以南昌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在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全域Moran's I和局域Moran's I系数分析建设用地集约度的空间自相关格局(依赖性),揭示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局部聚集和局部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利用集约度全域空间相关性和局域空间相关性指标均显著,从城市边缘到中心区(或副中心)呈现递增的空间形态,其中居住功能区集约度空间相关性最高,教育功能区则最低;各功能区都存在正局域相关,空间分布呈现典型的空间聚集现象。对于高值聚类区应以结构挖潜为主,通过旧城改造和用地置换优化用地布局,低值和高低值聚类区应以管理潜力挖潜为主,通过规划管理和政策引导提高集约度,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目标,可为南昌市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9.
从提高城市建设用地配置效率角度出发,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通过选择投入产出要素对辽宁省2006-2012年城市建设用地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对全省及各市城市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变化和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对城市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影响做出评价.研究表明,研究期内各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处于小幅增长态势,平均增长率为1.1%,纯技术效率呈波动性增减,表明各城市尚未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资源优化配置,规模效率普遍偏低,平均值为0.996<1,未向最优规模靠近,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的增长贡献率不高.  相似文献   
150.
王志杰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2):1450-1453
针对建设用地监管数据多源异构特性,难以实现语义级数据集成共享的技术问题,开展建设用地监管数据地理本体构建技术研究,提出由地理概念类、地理属性、地理关系、地理实例、地理公理构成的五元组地理本体模型,面向地理信息领域特点和建设用地监管数据内容构建建设用地监管数据本体体系,提出建设用地监管数据地理本体构建方法,利用该模型和方法实现土地利用地类地理本体的构建,为实现建设用地监管数据基于数据语义级集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