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0篇
综合类   148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19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31.
32.
土壤环境质量预警体系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土壤环境质量预警是实施土壤污染风险分类分级管控措施的重要依据.为快速了解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水平,在土壤环境质量恶化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土壤污染持续加重的态势,基于环境容量和污染物输入-输出通量理论分别构建了简易、有效和可量化的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预警体系,进一步结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食品安全标准和致癌风险系数提出相应的预警方法和预警机制,并以攸县农用地和北京市五环内建设用地为研究区域,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不同情景下的土壤环境质量超标风险.结果表明,攸县网岭和桃水镇两地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均隶属五级预警水平,相对其他修复措施,污染秸秆不还田可在较短时间内将土壤中镉含量降低至风险筛选值水平以下.北京市五环内建成区土壤质量状况良好,较长时间内不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无突变情景和乐观情景下Cd、Cu、Pb和Zn的风险超标年限均远高于50 a,隶属一级预警水平.  相似文献   
33.
中国生态用地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生态用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论文在总结国内研究学者有关生态用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入手,界定了生态用地的概念,根据生态干扰度构建了生态用地分类体系,并将生态用地分类与土地利用分类进行衔接,对全国生态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分析其特征及规律。研究表明:1)广义的生态用地是指能发挥供给、调节、支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对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调节全球气候具有重要作用的土地类型;2)依据“生态干扰度”构建了生态用地分类体系,将生态用地分为3个一级地类、5个二级地类和31个三级地类;3)2012年全国生态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280 483.80亿元,呈现“西高、中次、东低”空间格局。2009—2012年全国生态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呈下降趋势,变化幅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呈现“中增、东西减”的格局特点;2009—2012年全国生态用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受到损失,呈下降趋势,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4.
熊昌盛  谭荣  岳文泽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12):2124-2135
已有城市扩张文献多将建设用地视为单一对象,而较少考虑不同类型的建设用地可能受差别化的驱动因素的影响。针对此,论文以浙江义乌为例,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2006—2014年间义乌商住用地与工业用地扩张所受驱动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商住用地与工业用地扩张均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区位、邻域状态及空间政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也存在明显的内部差异:一是驱动商住用地扩张的因素并不必然作用于工业用地,反之亦然;二是作用于两类用地扩张的同一驱动因素,其作用方向也可能截然相反;三是对两类用地扩张具有相同作用方向的驱动因素,其作用强度也往往不同,并形成了义乌“产城分离”的城市发展格局。论文揭示了城市化背景下不同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差异特征,对现有驱动力研究进行了一定拓展,能够为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直接参考。  相似文献   
35.
基于地质环境评价的九江市区不同功能用地优化布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地质环境角度,对九江市区不同功能用地类型进行了系统划分,并针对划分的主要功能用地类型(居住及公共设施用地、工业及仓储用地、生态绿化用地)分别进行了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结合九江市区的用地现状,提出了不同功能用地优化布局建议,为九江市区后期用地规划与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6.
全国土地日     
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纪念这一天,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  相似文献   
37.
南京青奥会期间管控措施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评估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12年环境统计数据库,量化了南京青奥会期间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临时管控措施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量;应用WRF-CMAQ(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公共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模拟了不采取控制措施(情景0)和采取工业临时管控措施(情景1)下的ρ(PM2.5),并结合实际观测数据开展南京青奥会期间管控措施空气质量改善效果评估. 结果表明:与情景0相比,在采取燃煤控制、工业停限产、工地停工、区域联防联控等临时管控措施的情景1下,南京和江苏省ρ(PM2.5)月均值分别降低了8%和4%;对比情景0的模拟结果和实测值可知,在采取了临时管控和应急管控措施的情况下,南京和江苏省ρ(PM2.5)平均分别降低了21%和12%. 在13个省辖市中,2014年8月南京工业SO2、NOx和烟粉尘减排量分别为2 062、3 037、835 t,月减排比例分别为24%、30%、27%,减排效果突出,PM2.5改善效果显著,提示内源特别是工业污染控制对当地大气污染治理至关重要. 在扩散条件相对不利的情况下,模型模拟预期的几次重污染并未出现,说明通过加大管控力度可有效减轻或避免重空气污染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8.
许多有过大的外伤、动过手术或曾经骨折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风和日丽的晴日,旧伤一般没有什么不适,而当阴雨天气来临时,旧伤部位就会程度不同地发生疼痛;就四季而言,每当春天来临时,旧伤最易疼痛。  相似文献   
39.
某水电站联合调度中心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水电站联合调度中心建设用地滑坡形成的原因,对建设用地场区可能出现的3种工况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Ⅱ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小。总体来说,该场址区不存在严重的地质缺陷和工程难以有效控制的地质灾害,整个建设用地的使用是适宜的。但是,需要对其后侧斜坡进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40.
以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解译获得不同时期(1988年、1995年、2001年和2005年)广佛都市区城镇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信息,同时采用GIS技术并结合扩展强度指数对研究区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建设用地总量从1988年的260.47 km2增加到2005年的1 360.93 km2,且主要增加量集中在1988-1995年;研究区扩展强度指数较大值出现在1988-1995年;1988-2005年,UII较高的区域出现在城郊地带;从扩展方向看,正东和西南一直保持较高强度的扩展;研究区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受高速增长的经济和人口的推动,此外交通建设的完善也带动着城镇建设用地向外扩展.本文可为区域都市区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