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8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0篇
综合类   148篇
基础理论   2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19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461.
建立了指数和法的适宜性评价体系,选取地形坡度、有效层厚度、灌排条件、地表物质、土地利用兼容程度、区位条件和损毁程度7个评价因子,对气矿临时用地复垦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废水岩屑池为勉强适宜和中度适宜,设施基础均属于中度适宜,井场井架基础外用地属于高度适宜。并通过Paired-Samples T-Test检验和修正适宜性评价结果,为科学管理、合理利用与规划土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2.
通过分析2002~2011年间陕西省建设用地和碳排放的变化,基于LMDI模型分解方法,探讨了10年间建设用地变化对碳排放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时序内,陕西省建设用地和碳排放量均呈增长态势,建设用地年扩展率1.25%,碳排放年均增长8.84%,建设用地变化与碳排放量正向效应显著,建设用地对碳排放的贡献度为12.36%,对建设用地采取总量控制原则,能有效控制碳排放量,对陕西省实现"十二五"期间碳减排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63.
工业污染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处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安徽省某市某房地产开发项目建在工业遗留污染用地上的区域土壤进行污染分析及处置方案的探讨。根据检测报告和现场考察,确定项目区内土壤受到对硫磷的污染。通过对对硫磷的危害迁移、挥发特性分析并比较对污染土壤处置方案,项目区考虑采用换土方法进行污染处理,并对挖出后的土壤进行合理处置,建议项目区内换土深度为0.6 m,其中建筑物没有地下室则不考虑换土,并对小区围墙基础加深至0.8 m,以免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随渗流对项目区的影响。项目区内污染土壤进行处置时,可以考虑分别进行处置,污染严重的区域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置,其他区域进行简单处理用作道路或建筑物基础用土,或者放到山区林地里,以节约处置费用。  相似文献   
464.
袁明宝 《绿叶》2013,(6):35-41
乡村建设是中国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和资本的介入推动了这一过程,但更多体现为采用强制手段改变乡村形态,不仅未能有效实现乡村建设,还对乡村生活产生了困扰。鉴前毖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农村社会现实和农民基本需求,在维持乡村秩序的基础上推进建设。  相似文献   
465.
小产权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我国存在的小产权房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从小产权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入手,主要论述了小产权房产生的现实原因及深层次的制度原因。小产权房产生的现实原因主要有:高房价的促使、政府监管的不到位、保障性住房的缺位。深层次的制度原因主要是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缺失。因此,政府应通过调控抑制高房价,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完善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在制度层面上对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466.
简讯     
财政部立足“4个注重”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国土资源部公布典型矿产资源违法案查处情况;审计署下半年关注粮食安全和环保;环保部将核查各地减排;第18个全国“土地日”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  相似文献   
467.
观点     
《绿叶》2014,(9):143-144
正欧美日城市化又快又好,亚非拉国家的城市化不管发展得快不快,它都发展得不好。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城市化为什么还发展得不错?其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恰恰中国有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的政策和制度安排。这是新中国的历史遗产,一是城乡二元结构,二是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分户承包的基本制度,三是建设用地制度或者更大层面上说中国土地制度。这三个特殊制度使进城农民可以保留返回家乡的权利。  相似文献   
468.
<正>根据国务院决定,2005年4月—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的范围是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km2。调查采用统一的方法、标准,基本掌握了全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  相似文献   
469.
面向建设用地动态监管工作内容,按照“批、供、用、补、查”的业务全流程、全覆盖监管要求,研究了建设用地动态监管技术理论框架,通过整合监管主体、监管环节和内容、监管技术手段和监管系统平台,提出了空地协同的建设用地动态监管技术模式,纵向上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横向上实现建设用地全程动态管理,最终为建设用地管理全业务、全流程的信息化监测与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70.
遥感图像自动识别监测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徽淮北平原地区为研究区,充分利用1993年时相1∶5万土地利用背景空间数据库信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2003年遥感图像研究采用基于主分量和形态学分析的区域聚类分类方法,自动识别提取农村居民点用地,对安徽淮北平原地区及各市1993和2003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及其变化进行监测, 分析了动态度和相对变化率。方法利用了土地利用背景空间数据的先验知识,将形态学和传统的分类手段相结合,使识别结果更加可靠和准确,经检验精度达到90%以上,基本满足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监测需求。1993~2003年,安徽淮北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呈现增加趋势,共增加面积33 17995 hm2,年均动态度为083%,扩展速度较快,各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展程度不一,区域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