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192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太湖湖西苏皖浙交界地域 ,晚古生代—早中三叠世纪沉积的石灰岩发育 ,厚度大 ,质纯 ,加上滨临太湖 ,具有优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 ,因而形成数十个岩溶洞穴。著名者有 :宜兴南部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幕蠡洞 ,广德北部太极洞和湖洲以北黄龙古洞和黄龙宫等洞天福地  相似文献   
252.
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是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含铀储层地下水化学特征有助于分析铀成矿条件。通过系统采集伊犁盆地不同类型含水层的地下水样品,开展伊犁盆地地下水中水文地球化学组分及铀含量测试,分析了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铀成矿条件。结果表明:伊犁盆地地下水补给区的浅循环地下水均呈现为低TDS、低—中等铀含量的HCO_3-Ca型水;而地下水径流区的地下水则往往呈现出中等TDS、中等—高铀含量的HCO_3·SO_4-Na型或SO_4·Cl-Ca·Na型水,表现为岩石中的铀及其他物质成分已被充分氧化和溶滤进入地下水,即发生着"铀随水去"的氧化溶解过程;地下水径流-排泄区的地下水呈现出高TDS、低—中等铀含量的SO_4·Cl-Ca·Na型或Cl·SO_4-Na·Ca型水,地下水中铀含量沿程降低,表明地下水径流已进入还原带,地下水中的铀已被还原吸附到铀储层的固体颗粒表面,即发生着"水去铀留"的还原富集过程。  相似文献   
253.
本文将晚白垩世王氏组的沉积相划分为五类:湖盆陡岸浊积扇相,洪积扇沉积相、滨—浅湖前缘斜坡相、次深湖相、湖湾相。并详细研究了微相特征。王氏组沉积特征所反映的沂沐断裂带的活动特点是:先为徐缓的脉动,而后是陡然激烈的断陷,故造成了补偿性沉积与超补偿性沉积的叠置。王氏组砂岩平均化学成分表明:马站盆地具孤后盆地性质。  相似文献   
254.
贾宝全 《灾害学》1995,10(1):46-50
吐鲁番盆地的生态灾害具有种类多、危害面广、危害程度深等特征,并严重制约着该区绿洲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分析了每种生态灾害发生的原因、危害程度及地区分布,并提出了生态灾害调控的基本原则;综合整体性、区域分异性、持续性.最后探讨了该地生态灾害调控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55.
我国华北平原分布有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地下热水矿床;赋存于石灰岩地层形成的地质构造凸起部位的地下热水富水性好,井产水量大,自喷能力强,水质好,矿化度低,温度高,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华北平原地下热水的热源与第三纪侵入的火成岩无关。地下热水的补给来源是山区大气降水渗入地下经过较大的构造断裂带和碳酸盐岩地层岩溶溶洞、断裂裂隙深循环以后形成的。地下热水的温度主要取决于水循环的深度。  相似文献   
256.
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质量评价与污染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作为一种洁净而又丰富的淡水资源,已经成为新疆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的主要水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2014年42组地下水样品,采用溶解性总固体(TDS)、总硬度(TH)、Cl~-、SO_4~(2-)、NO_3~-、F~-、铁(Fe)、锰(Mn)为评价项目,利用单项指标评价法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统计了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各评价指标在不同水质级别所占的比例;采用8组2011年和2014年同一监测井的化学组分浓度对比法进行地下水污染评价,对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分析了地下水的污染原因。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表明2014年潜水、浅层承压水和深层承压水Ⅳ-Ⅴ类水质所占比例之和分别25.0%、45.5%和29.7%,部分地区地下水受地表水补给导致铁含量超标;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4年地下水劣变程度为"潜水深层承压水浅层承压水"。影响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尤其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57.
四川乐山,因普贤道场峨眉山和端坐千年的乐山大佛,被称为仙山佛国之地。夹江千佛岩,就是其中又一处因佛著称的森林公园。这里两山对峙,一水中流;林木森森,丹崖峭立;佛像众多,楼阁崔巍,历代被赞誉为"蜀中名胜"。这是一帧用石头和森林作原料,精心创作的风景画卷。点缀在森林中的风景夹江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沿,自古有"天府良邑"美誉。千佛岩森  相似文献   
258.
分析了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移动盆地形成的原因及其破坏规律.将急倾斜煤层实际开采空间转换为滑移空间后,根据管道走向与地表移动盆地走向的关系求得了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移动盆地对管道的影响范围,并使用相关公式计算了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移动盆地的最大沉降量.同时,参照有关石油行业标准,对一定长度范围内的管道的最大允许沉降量进行了计算,并给出了算例.通过对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移动盆地的最大沉降量与地表移动盆地影响宽度内的管道的最大沉降量进行对比,初步判断了管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59.
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部,其核心区距秦皇岛市区约12km,面积240km2,2005年被批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荟萃了新太古代至新生代中国华北地区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环境变化及生物进化等地质现象的精华,  相似文献   
260.
基于集对分析的云南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库型为主的云南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多处于岩溶山区,生态环境容量低,敏感度高,脆弱性强。在对脆弱性研究基础上,从云南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脆弱性状况出发,结合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脆弱性概念和内涵,构建反映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脆弱性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由于水源地影响因子的复杂性和指标评价标准界线的模糊性,采用集对分析法中的联系度来描述这种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往评价需要计算权重的问题。为此,依据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评价指标的实际值与各等级标准界限值的关系,确定差异度系数,结合集对势对典型高原盆地城市水源地--松花坝水源地进行评价,发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