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3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32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85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就影响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裂解装置废碱液氧化反应的因素,在实验室小试规模试验的基础上,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着重分析了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在对现有装置工艺不做大的改动的前提下,提出了装置的技术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72.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是节约用水的主要措施。全自动加药系统在循环水装置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减少排污水量,节约补充水量,并通过在线分析自动控制加药量,能有效地防止和减轻换热器结垢、腐蚀及微生物的滋生,使循环水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相似文献   
73.
为截留不中漂浮物面高斩格珊,以往多采用铜材制作。由于所处特殊工作环境,普遍存在慢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格珊腐蚀的原因,结合工作实例介绍了采用玻璃钢制作格栅所取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4.
乙烯菌核利在水溶液中的光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压汞灯和太阳光为光源,研究乙烯菌核利在重蒸水、自来水、湖水及pH缓冲液中的光解动力学。高压汞灯下,乙烯菌核利在重蒸水中的光解半衰期约为28min,而在太阳光下为3.86h。自来水和湖水中溶解性物质对乙烯菌核利在高压汞灯下的光解动力学仅有微弱的淬灭效应,但在太阳光下表现出显著的敏化效应,照光3h的敏化效率分别为138%和126%。2种光源下,pH5.0和pH7.0缓冲液对乙烯菌核利的光解均表现为光淬灭效应,高压汞灯照光60min的淬灭效率分别为69%和57%,太阳光照光7h的淬灭效率分别为77%和33%;pH9.0缓冲液则表现出显著的敏化效应,高压汞灯照光20min的敏化效率为58%,而太阳光照光1h的敏化效率则达到了415%。  相似文献   
75.
1测量背景 在工业循环水冷却系统中,经常用阻垢剂和缓蚀剂来防结垢和防腐蚀。在循环水管道表面即便只附着很薄的一层水垢,它都会极大地影响热量的传递和降低涡轮产生真空的效率。聚磷酸盐和磷酸通常被用于硬度稳定剂,它们的稳定效果取决于与水中的钙、镁、铁和锰离子的综合反应情况。  相似文献   
76.
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油田污泥(OS)、红磷(RP)为原料,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EVA/OS/RP复合材料(EOS),并通过锥形量热仪测试(CCT)、极限氧指数(LOI)和烟密度测试(SDT)等手段研究其阻燃、抑烟性能。CCT结果表明,EOS3(OS质量分数为47%、RP质量分数为3%)的热释放速率、生烟速率与其他样品相比均显著下降,其热释放速率峰值仅为286.2 k W/m~2。LOI结果表明,适量的RP可以提高材料的LOI值,最高可达26.8%。SDT结果表明,在未点火条件下,EOS6(OS质量分数、RP质量分数分别为41%,9%)的光通量高达53.2%;在点火条件下,EOS5(OS质量分数、RP质量分数分别为43%,7%)的光通量为24.1%。  相似文献   
77.
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了纳米PVDF/Mg(OH)_2共混超滤膜,研究了负载Mg(OH)_2对PVDF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以牛血清蛋白(BSA)为模拟污染物进行超滤试验,测试膜的纯水通量和截留率;测定膜表面和水之间的接触角,进而定量分析比较膜表面的亲水性;利用微机电子控制万能试验机测试膜的机械性能;通过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表征膜表面特征。结果表明,添加纳米Mg(OH)_2的改性膜保持了原有膜的晶型结构,证明纳米Mg(OH)_2与PVDF材料有很好的相容效果。当纳米Mg(OH)_2添加量为0.8%(质量分数)时,改性效果达到最优。此时,接触角从73.1°降至59.6°,纯水通量为333.37 L/(m~2·h),较未改性前提高了126.3%,膜的拉伸最大力为6.8 N,断裂伸长率为16.2%,较未改性膜的机械性能有明显提高,膜的抗污染性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8.
针对净化厂污水回用中总磷和微生物超标,采用了化学法进行物理膜过滤室内实验研究,对化学法杀菌、物理膜过滤除菌、生物法除菌进行了室内研究,得出采用化学法杀菌+膜过滤除菌组合工艺控制回用水中细菌总数效果最好。超滤陶瓷膜系统与化学杀菌复合联用可有效控制出水细菌总数,投加量10 mL时出水细菌总数控制在100~400个/mL。采用过滤精度为50 nm的陶瓷膜管进行了对比除菌实验,出水细菌总数基本约100个/mL。现场实验采用了超滤陶瓷膜系统和化学除磷、杀菌一体化工艺可改善回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79.
分析了乙烯装置的工艺生产特性,研究产生硫化氢的主要原因以及关键部位,提出预防硫化氢泄漏及做好应急处置的措施。  相似文献   
80.
榴莲壳粉-聚偏氟乙烯复合膜对次甲基蓝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溶解-相转化法制备榴莲壳粉-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膜吸附剂,通过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FTIR)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榴莲壳粉/PVDF质量比、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和吸附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膜对次甲基蓝的吸附的最佳条件为:榴莲壳粉/PVDF质量比为0.75∶1,溶液pH值为7,吸附剂用量为0.4 g,吸附时间为90 min。吸附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方程,吸附剂经5次重复使用,对次甲基蓝去除率为8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