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5篇
安全科学   16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51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以钦江青年水闸断面为研究对象,采用2001年~2009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计算了污染最重的氨氮、溶解氧和石油类3项污染因子的污染指数(Pi)及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Pj)。通过分析得出,钦江青年水闸断面氨氮污染指数在2004年-2009年基本维持平缓,溶解氧和石油类污染指数在2001年-2006年期间上升幅度比较大,在2007年-2009年,逐步下降并且持续平缓。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在2003年和2006年分别达到了5.440、4.940,断面水质属轻污染级别,2007年-2009年青年水闸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基本保持稳定(<4),河流水质的年际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2.
黄河三角洲河口区浮游植物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10年5月、8月、11月黄河三角洲主要河口浮游植物的调查,该水域共有浮游植物42种,以硅藻门所占比例较大;细胞密度为5.3×107~2.41×109ind/m3;生物多样性H为0.56~1.4,植物物种丰度指数D为0.06~0.36,均匀度指数J值均在0.5以上。结果表明:与莱州湾、渤海湾海域相比,黄河三角洲主要河口区浮游植物具有一定的淡水特征,种类组成及数量差异较大。黄河三角洲主要河流入水口处浮游植物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与莱州湾、渤海湾海域相比差别不大,均较低。渤海水域主要河流入水口处营养状态均为中营养型以下,且春季好于夏秋两季,表现出一定的季节趋势。  相似文献   
93.
九龙江流域城镇建设用地与河流水质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孙芹芹  黄金良  洪华生  冯媛 《环境科学》2011,32(10):2849-2854
基于波段组合指数与单波段特征相结合的方法对九龙江流域城镇建设用地进行提取,并采用景观生态学与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对流域内城镇建设用地的面积百分比及景观格局指数与水体中的高锰酸盐指数、NH 4+-N、TP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城镇建设用地的面积百分比与高锰酸盐指数、NH 4+-N、TP呈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4.
河口与近海营养状况评价方法及其应用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我国河口与近海营养状况评价法. 通过分析当前富营养化概念模型研究结果,引入A(人为影响指数)和表征过滤与调节作用的ΔSA/SA(层化系数)作为压力指标,从富营养化负面效应筛选出高效的表层ρ(Chla)、d(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底层ρ(DO)、a(底栖生物个体丰度)和RT(赤潮指数)作为状态指标,并以v(未来营养盐通量年均变化)作为响应指标. 综合考虑国内外相关标准来界定评价指标分类标准,采用统计处理、矩阵法集成得到G(营养状况等级),并成功应用于九龙江河口区. 应用验证结果表明:2010年九龙江河口区G为“差”,北部采样点优于南部,与人为环境压力空间分布一致;Kolmogorov-Smirnov非参数检验显示,G为“中”和“差”的两类采样点之间的ρ(COD)、ρ(DIN)、ρ(TN)、ρ(DSi)、ρ(SPM)(其中DSi和SPM分别为溶解态硅酸盐、悬浮颗粒物)差异显著(p<0.05),ρ(TP)、ρ(DIP)因“磷缓冲”机制而趋于均匀分布(p>0.05),评价结果可识别出评价体系并未包含的主要环境因子状况;与第一阶段评价法相比,河口与近海营养状况评价法注重富营养化症状的评价,因此具有更易识别营养状况恶化与否的优势.   相似文献   
95.
本研究进行了乐安江沉积物不同溶解氧浓度条件下的重金属释放实验和沉积物样品酸可挥发硫化物(AVS)及同时可提取金属浓度(SEM)的测定。结果表明,乐安江沉积物中AVS含量较低,沉积物中重金属在存在再释放的可能性,铁锰氧化和可能是乐安江沉积结合重金属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96.
通过对宁波市两大主要流域姚江、奉化江农用水质环境质量的监测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两流域上游水质较好,没有监测指标超标,达到1级水质标准;中下游水质较差,有多项指标超标,水质以3级为主,部分地段水质达到2级,其主要超标物为粪大肠菌群数、悬浮物、石油类、六价铬和化学需氧量等,其中粪大肠菌群数、悬浮物是影响两流域水体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姚江流域水质要明显好于奉化江流域。在水质的具体农业应用上应先考虑粮油作物和其他旱作作物的灌溉,若使用在对水质要求较严的蔬菜灌溉或渔业养殖上,建议对水质进行治理后再应用,以防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7.
以九龙江河口湾区为研究区域探寻受人为干扰严重的河口湾区DMS排放规律.2001年冬季采样调查发现在九龙江河口和湾口区叶绿素、盐度和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呈现出区域差异,海水DMS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平均浓度分别为101.0和242.1 ng·L-1.随着海水盐度从低到高,DMS浓度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现象,DMS高值出现在九龙江最大浑浊带的河口峰面处.  相似文献   
98.
涨渡湖湿地保护与渔业生产优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涨渡湖湿地渔业进行人力的利用起始于1952年,渔业生产主要是以人工投放、天然生长为主,鱼类资源自然增殖为辅的粗放型管理模式。1992~2004年每年平均投放大规格鲢、鳙鱼种量为279 014.8 kg,平均捕捞量为755 439 kg,平均捕捞收入为3 329 143.52元,产量变幅范围为36 691~506 135 kg,其中有9个年份变幅在100 000 kg以上。涨渡湖湿地渔业利用存在产权与经营权分离、沉水植物急剧消退、菱角资源未加合理利用、灌江纳苗与分洪调蓄不能协调等方面问题。从常规鱼类放养型渔业、名优鱼类精养型渔业以及综合型渔业方面对涨渡湖湿地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生产模式进行了相关探讨,提出了建立江湖联系机制的4点建议;并在优化生产模式、合理利用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严格控制污染、搞好综合治理、加强宣传管理、促进湿地恢复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涨渡湖湿地的一系列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99.
以大型海藻细基江篱繁枝变种(Gracilaria tunuistipitata Var Liui)为实验材料,研究重金属Cd2+胁迫下,无机氮磷作用对藻体各类抗氧化酶类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重金属和营养盐复合污染下江蓠对水体的修复能力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实验结果显示:适当浓度N、P(560 μmol/L、56 μmol/L)的添加能提高藻体内各主要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Cd2+对藻体的毒害作用.不加入N、P或加入过量的N、P(2 160 μmol/L、216 μmol/L)均会抑制藻体内各主要抗氧化酶的活性.从总体上看,同时加入N、P要比加入单一的营养盐更有利于提高藻体内各主要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藻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0.
九龙江龙岩段地表水中多环芳烃分布与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竹炭固相萃取恒波长同步荧光法测定了九龙江龙岩段水体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龙岩市省控断面河水中2010年11月(冬季)多环芳烃的质量浓度为58.3×10-9~1 328.5×10-9g/L,平均为387.72×10-9g/L;2011年9月(秋季)水中总多环芳烃质量浓度为5.9×10-9~188.4×10-9g/L,平均为77.46×10-9g/L;7月(夏季)多环芳烃的质量浓度为16.7×10-9~1 203.3×10-9g/L,平均为475.05×10-9g/L,同国内外河流相比,九龙江龙岩段水体中PAHs污染较严重,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夏、秋、冬季九龙江龙岩段水体水中均以3~4环PAHs为主。污染来源分析表明,河水中PAHs主要来源于燃烧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