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52篇 |
免费 | 712篇 |
国内免费 | 82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459篇 |
废物处理 | 144篇 |
环保管理 | 186篇 |
综合类 | 2256篇 |
基础理论 | 574篇 |
污染及防治 | 338篇 |
评价与监测 | 229篇 |
社会与环境 | 44篇 |
灾害及防治 | 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2篇 |
2023年 | 165篇 |
2022年 | 152篇 |
2021年 | 156篇 |
2020年 | 180篇 |
2019年 | 156篇 |
2018年 | 117篇 |
2017年 | 140篇 |
2016年 | 135篇 |
2015年 | 184篇 |
2014年 | 254篇 |
2013年 | 176篇 |
2012年 | 174篇 |
2011年 | 195篇 |
2010年 | 160篇 |
2009年 | 167篇 |
2008年 | 177篇 |
2007年 | 185篇 |
2006年 | 167篇 |
2005年 | 176篇 |
2004年 | 131篇 |
2003年 | 87篇 |
2002年 | 103篇 |
2001年 | 86篇 |
2000年 | 73篇 |
1999年 | 77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大辽河口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示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刚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2,22(6):26-29,36
选择大辽河口,从污染水体的波谱特性测量入手,采用卫星,地面、水体同步监测的方法,对污染河段研究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与波谱特性间的定性,定量关系的基础上,探索了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中的技术关键,进行污染水体卫星遥感监测,地面水体光谱特性测量和水分分析的示范试验研究,进而结合应用需求,开展宏观,快速的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示范研究。 相似文献
242.
243.
采用热重分析、固定床实验、红外分析(FT-IR)研究了生活垃圾热解行为及产物中含氧物质的分布规律。用热重分析确定了生活垃圾主要失重区间(190~450℃),并计算此温度区间热解活化能为42.76 k J/mol。在热解终温为450~650℃条件下进行生活垃圾固定床热解实验,结果表明:随热解终温的增加,固体产物中氧分布率逐渐减小(39.2%~29.3%);热解气中氧分布率逐渐增加(22.1%~30.9%);热解液中氧分布率在40%左右。生活垃圾热解气中含氧成分主要是CO和CO2,在温度为450~650℃时,CO含量明显高于CO2,而CO2的释放速率则大于CO;固体产物中含氧官能团主要有—OH和C—O,其中峰面积比例顺序为C—O>—OH;热解液中含氧官能团主要有—OH、C O和C—O,其峰面积的比例顺序为—OH>C—O>C O。 相似文献
244.
长江中游荆南三口断流时间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河道断流演变特征对认识区域水文过程及人类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依据1951—2014年水文气候实测数据,运用Mann-Kendall检验法,以及蒸散发-断流天数和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统计模型等方法分析了长江中游荆南三口断流时间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对各时期荆南三口平均断流天数而言,1951—2014年呈逐期増加趋势,且趋势性变化显著,而在2003—2014年间,断流天数虽也增加,但趋势性变化不显著,即增加趋势逐渐减缓;2)影响荆南三口断流天数增减変化的是径流变化过程,而导致径流变化的又是以降水和蒸散发为代表的气候因素和以水利工程、各行业(农业)用水为标志的人类活动;3)影响荆南三口断流天数持续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类活动,以各自时段前一时段为基准期,1959—1966、1967—1972、1973—1980、1981—2002、2003—2014年的5个变异期中,气候波动对荆南三口断流天数增加的贡献率依次为24.93%、19.05%、6.36%、10.38%、7.56%;人类活动影响的贡献率分别为75.07%、80.95%、93.64%、89.62%、92.44%。 相似文献
245.
当前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已经具备了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但是没有严格的从数值上去分析图形结构的本征,本文从监测网平差的角度出发,分三个方面对监测网的图形结构本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46.
247.
铬化合物是无机化工的主要系列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冶金、纺织、机械等行业,我国国民经济中约15%的产品与铬化合物有关。随着经济的发展,铬盐作为基本化工原料,国内需求还将增长。铬盐行业的污染主要在于含铬废渣(包括铬渣、酸泥、铝泥等),而含铬废渣又会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扬尘污染周边空气。经过近50年的发展,铬污染已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曾经生产和正在生产铬盐的区域都毫无疑问的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248.
249.
叶面喷施2,3-二巯基丁二酸对水稻幼苗镉吸收转运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稻米Cd超标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探索降低Cd向地上部转运并缓解水稻Cd胁迫的新方法,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通过在水稻幼苗叶面喷施2,3-二巯基丁二酸(DMSA)评估利用该重金属螯合剂降低Cd向水稻地上部转运并缓解Cd胁迫的可行性.以我国南方水稻主栽品种之一中早35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DMSA对Cd在水稻幼苗体内吸收转运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对水稻幼苗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对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DMSA 0.2、 0.4和1.0 mmol·L~(-1) 4次后,水稻幼苗地上部Cd含量随着DMSA喷施浓度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 3种处理浓度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22.1%、 39.7%和43.5%,但是对水稻幼苗根部Cd含量无显著影响;对地上部及根中K、Ca、Mg、Fe、Zn和Mn这6种矿质元素含量无显著影响;喷施4次DMSA后显著降低了幼苗地上部MDA和GSH含量,同时使CAT和SOD活性显著增加,有效缓解了Cd对水稻幼苗造成的胁迫效应.DMSA能抑制Cd从水稻根部向地上部转运,同时不影响对人体必需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和转运,具备成为水稻降Cd叶面调理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250.
为研究垃圾焚烧厂运行对周边土壤二 英类化合物(PCDD/Fs)含量的影响,采集了珠三角地区某垃圾焚烧厂投产前和投产后周边土壤样品,分析研究了该垃圾焚烧厂运行对周边土壤中PCDD/Fs含量和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①2012年(投产前)珠三角地区某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PCDD/Fs含量较低,范围为163~591 ng/kg(毒性当量范围为0.198~0.863 ng I-TEQ/kg,I-TEQ为国际毒性当量因子折算的毒性当量值);2017—2019年(投产后)周边土壤PCDD/Fs含量范围为151~1.75×103 ng/kg(毒性当量范围为0.812~3.88 ng I-TEQ/kg),与其他研究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②投产后,距该垃圾焚烧厂较近(1.5 km)的采样点(S1)土壤PCDD/Fs含量逐年增长,在较远(5.2 km)但人口较密集的采样点(S3)土壤PCDD/Fs含量整体较高,但呈逐年下降趋势.③投产后,土壤中的17种PCDD/Fs单体组分中,毒性当量贡献率最高的单体为八氯二苯并二 英(OCDD)和2,3,4,7,8-五氯二苯并呋喃(2,3,4,7,8-PeCDF),二者毒性当量贡献率范围为15.7%~45.4%.④在同一采样点土壤PCDD/Fs单体组分年间差异不明显,但同一年份不同采样点差异明显.研究显示,目前该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PCDD/Fs含量较低,但仍需要长期监测其可能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