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8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797篇
安全科学   654篇
废物处理   193篇
环保管理   305篇
综合类   2598篇
基础理论   480篇
污染及防治   481篇
评价与监测   208篇
社会与环境   67篇
灾害及防治   201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221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51.
喻家土扁滑坡形成的力学机理与险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喻家滑坡发现于去年5月,体积近17×104m3,呈长条纺棰状,分成上.下滑块,本文从斜坡的变形历史、特征调查入手,较深入地研究了该滑坡滑移-拉裂-推动-牵引的耦合力学机理,该滑坡正处在蠕滑阶段,近期存在整体滑移和出现较大危害的险情,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了有力的减灾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852.
苯酚类化合物对日本长腿蛙蝌蚪的急性毒性与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半静态法测定了21种取代苯酚类化合物对日本长腿蛙蝌蚪的24h 急性致死毒性(24h-LC50),并进行了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研究表明:大部分酚类化合物的毒性表现为极性麻醉作用.影响毒性的因素有化合物的疏水性、电性及离解行为等.  相似文献   
853.
苯酚、苯胺及其衍生物对斜生栅列藻的急性毒性及QSAR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陆光华  袁星  赵元慧 《环境化学》2000,19(3):225-229
本文应用OECD标准方法测定了18种酚类胺类化合物对斜生栅列藻的48h-EC60值,选择参数ELUMO和lgKow进行了QSAR分析,得到下列回归方程:-1gEC50=2.541-0.649ELUMO+0.299LgKow,n=18,r=0.903,SE=0.314应用所得方程计算了化合物的毒性,探讨了毒机理。  相似文献   
854.
蒋新  和文祥  Mueller P 《环境化学》2000,19(5):414-418
秀谷隆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取代脲类除草剂,其主要降解产物为4-溴苯胺(4-BA),研究4-溴苯胺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规律,并用土壤环境指示动物弹尾目跳虫Collembola(Folsomia candida)跟踪指示该化合物在进一步降解过程中的毒性,结果表明:4-溴苯胺在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来较好地描述,其生态毒性明显高于母体化合物秀谷隆,该化合物在粘土中的残留量低于砂土,但毒  相似文献   
855.
戴家银  靳立军 《环境化学》1998,17(4):360-364
本文采用摇瓶法测定了14各甲酰苯胺类化合物的溶解度及正辛醇/水分配系数,二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应用线性溶剂化相关方法获得的相关方程,能更好地预测测苯甲酰苯胺类化合物的的水溶解度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相似文献   
856.
主要通过相关统计和综合分析,探讨坡地赤红壤物理退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指出养分贫瘠化,尤其是贫有机质化是坡地赤红壤物理性状退化的主要内部原因,植被破坏则是坡地赤红壤物理性状退化的外部因素、而人类活动的影响对坡地赤红壤的物理退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57.
苯胺环境标准样品研制中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苯胺弱酸性水溶液的紫外吸收特性,并将研究结果运用于苯胺水质标准样品的研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标准样品进行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测定,从而简化了分析手续,取得了良好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58.
利用实验模拟煤的自然发火过程,运用了非定温热重分析和微分热重分析手段,对4种煤样做了低温氧化实验研究,探讨了煤炭自然发火机理.运用Arrhenius典型方程分析出不同的热重数据,求出了煤样的动力参数,并讨论了煤低温氧化阶段的活化能和煤的自燃倾向性之间的关系.活化能可以作为划分煤自燃倾向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59.
过氧化氢的不稳定性使得其在生产过程中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需要对其分解爆炸过程有个清晰的认识.本文首次利用典型事故爆炸机理分析结合事故定量计算的方法,揭示了事故案例中过氧化氢化学分解后引起爆炸的两个物理过程,计算了产生事故后果的容器失效压力,了解了其发生爆炸的后果严重度,并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到了过氧化氢生产装置或容器爆炸时的压力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60.
针对玉园隧道洞口段的变形失稳现象,采用现场调查、监控量测、室内试验和数值计算等方法,开展了玉园隧道变形失稳的机理研究。首先,隧道穿越黏土层的相关物理、力学及水理试验揭示,特殊的地形地貌、赋水条件、黏土的矿物组成及结构形式不但导致隧道围岩的吸水能力较强,呈中等膨胀性,而且降雨增湿条件下隧道围岩含水率增大导致其抗剪强度显著减弱,黏土的以上特征是隧道变形失稳的内在原因;其次,基于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及编制的FISH程序,应用温度场模型完成了降雨过程中非饱和膨胀土的湿度场计算,实现了降雨增湿过程中考虑围岩膨胀及强度劣化效应的隧道支护结构动态响应特征的数值计算,不但揭示了隧道洞口段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地裂缝、地表塌陷、洞内大变形及坍塌等失稳现象的成因,而且得到隧道支护结构位移及应力随围岩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故强降雨是隧道变形失稳的“导火索”。其相关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