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529篇
安全科学   89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55篇
综合类   1127篇
基础理论   119篇
污染及防治   81篇
评价与监测   133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解泰州市冬季空气质量变化特征,于2013年12月27日—2014年1月7日对NO2,SO2,O3,CO,PM10和PM2.5进行了监测,结合地面气象资料和HYSPLIT轨迹模式分析了污染物的来源与传输过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AQI优良率仅为25%,PM10和PM2.5日均值超标率分别为58.3%,75.0%;有机碳是泰州市ρ(PM2.5)中最高的化学组分,其次是富钾和元素碳。PM2.5主要来源为汽车尾气、工业源、燃煤,分别占来源比例21.76%,16.52%,15.54%。局地污染源和不利气象条件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
2013年4月在广州市区对大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了观测,对其变化特征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测得的VOC总平均混合比为41.35×10~(-9),表现为烷烃芳香烃烯烃炔烃;利用PMF解析出观测时段内影响广州市区的9个VOCs主要来源,各源占比情况依次为:LPG排放老化VOC汽油挥发石化、未知源汽油车排放油漆溶剂柴油车排放天然源;与机动车相关和工业相关的来源分别占到了大气VOCs的46.8%和21.0%。  相似文献   
93.
水环境中PAHs源解析研究方法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近年来水环境中PAHs源解析的方法,包括化学质量平衡法、因子分析法、稳定碳同位素法和比值法等,重点评述了方法的理论基础、适用条件、应用状况和存在问题,并结合我国情况分析了水环境中PAHs源解析方法的发展趋势.认为因子分析法与多元统计方法结合使用是当前我国PAHs源解析的最适用方法,可以实现对源贡献率的定量分析,与GIS技术结合应用,能实现PAHs源的空间统计分析,反映污染源影响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4.
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沿江化工产业带已初具规模,随着化学工业园企业的陆续建成投产,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化工园排放的有机污染物异味扰民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化工园周边地区群众的生活.某化工园废气特异指标氯苯类、贲亭酸甲酯和异戊烯醇是异味的主要来源,其相应的监测分析方法氯苯类国内已有标准方法,贲亭酸甲酯和异戊烯醇国内未见报道.为掌握监测数据资料,对某化工因特异指标氯苯类、贲亭酸甲酯和异戊烯醇的定量监测分析方法进行了探索.该方法使用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析和GC-FID(气相色谱-氢火焰光度法)分析一并完成3个有机化合物的定量监测分析,简单快捷、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95.
瓦里关大气本底监测站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几乎不受局地人为活动的影响,可反映较大空间尺度的大气成分信息.为研究人为活动对本底大气成分产生的影响,在瓦里关站点利用七波段黑碳仪(AE33)对2019年1—12月的黑碳(BC, black carbon)气溶胶浓度进行连续观测,获得了其季节和日变化特征,并使用黑碳仪模型和拉格朗日大气传输模式FLEXPART(Flexible Particle Dispersion Model)对BC来源类型和源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黑碳气溶胶平均浓度为(332±308) ng·m-3;受污染排放和气象因子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BC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平均值分别为(446±343)、(297±223)、(233±209)、(352±382) ng·m-3;BC日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凌晨(3:00)和中午(13:00),凌晨出现的峰值由污染长距离输送引起,中午出现的峰值与局地山谷风环流有关.中午的峰值是由BC黑碳来源解析结果显示化石燃料燃烧对BC浓度的贡献占主导地位,全年平均贡献率为68%.生物质燃烧的贡献率在冬季明显升高,达到了40%±1%;FLEXPA...  相似文献   
96.
为探究大气污染的特征,于2020年5月—2021年4月在中国西北部的兰州市区采集了总悬浮颗粒物样品227个,利用离子色谱仪、热/光碳分析仪对主要水溶性离子、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的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兰州地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质量浓度均值为(376.7±974.8)μg·m-3,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NAAQS),呈昼低夜高的变化特征主要是由于兰州地区夜间大气多处于静稳状态导致的污染物累积效应.水溶性阴、阳离子按质量浓度排序为NO3->SO42->Cl-、Ca2+>NH4+>Na+>K+>Mg2+,其中二次离子(NO3-、SO42-、NH4+  相似文献   
97.
利用超低温预浓缩GC-MS法于2019年10月对汕头市濠江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在线实时观测,研究其污染特征、来源以及对臭氧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关键VOCs活性物种及来源.研究发现,大气VOCs中烷烃含量占比最高;利用PMF模型确定6类排放源:机动车排放源(38.0%)、溶剂使用源(20.4%)、汽油泄露与挥...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解天津市南开区冬季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基于颗粒物浓度及组分在线监测数据,分析大气污染特征,对细颗粒物(PM2.5)进行了来源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南开区2021年12月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74,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和二氧化硫(SO2)浓度分别为53μg/m3、89μg/m3、49μg/m3、1.2mg/m3、55μg/m3和6μg/m3。PM2.5、PM10和NO2对综合指数贡献占比较高,是冬季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PM2.5与PM10、CO和NO2的相关性较高,PM2.5化学组分中硝酸根(...  相似文献   
99.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有效统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已经广泛的传播并逐步的实施。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各种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使学生加强的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  相似文献   
100.
二重源解析技术在西宁市PM_(10)来源解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宁市(青海大学、振兴、朝阳、马坊、颐豪、开发区、多巴)采样点采集大气PM10环境样品,针对西宁市颗粒物主要排放源采集土壤尘、建筑水泥尘、燃煤尘等排放源PM10样品,应用二重源解析技术得到了西宁市PM10源解析结果,六类污染源的年总贡献值213.6μg/m3,其中燃煤尘、建筑水泥尘、土壤风沙尘和机动车尾气尘对PM10的年分担率达到了8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