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2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104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高效的课堂必然是"互动学习"课堂,但不是所有的"互动"都能带来教学的高效。随着新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弱化了互动的效果,甚至是无效。本文中作者针对初中数学互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并提出了一些克服这些弊病的具体策略,只有真互动,才有真精彩。  相似文献   
82.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程,针对学院的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学生分层次及教学实践等新的教学观点,在教学中已运用了一些改革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3.
向新型教师角色转变,教学设计要"生动",师生要"互动",学生的学习要"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84.
徐震 《环境保护》2014,(4):69-71
在当前环保投入依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在环保力度和百姓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准确界定并履行政府职能,有效回应公众关切,通过恰当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手段,加快转变政府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全面推进环保管理理念、方式方法和目标的改革创新,实现政府和公众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5.
大视频时代已经到来,受制于政策和多种技术因素,当前我国台网联动的发展呈现出的阶段化特征并不明显。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关于台网联动现状的研究成果的分析,结合案例与现实发展状况,对台网联动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6.
在某市60家高度致残风险用人单位中,利用近3年时间,采用现场互动与持续改善式工伤预防培训模式,明显提高了员工工伤预防知识、信念、行为得分,有效排除企业工伤危险因素,健全企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改善企业工作环境,降低企业工伤事故的发生,互动性好,效果可持续,成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7.
江殚 《环境》2008,(2):31-32
环境知情,信息"不对称"局面亟待突破 环境与群众息息相关,群众有权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状况信息.然而,专家指出,在公众及个人要求政府和企业提供环境方面的相关资料方面,由于缺少公众与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互动机制,公众和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还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8.
师生互动是为了确保学习者能够有更多机会参与信息交流的一种话语活动,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方式。互动教学将教学活动视为师生之间的一种真诚而和谐的沟通活动,将教学过程视为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的统一的过程。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笔者对师生互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9.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与科任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因此,我们要重视班主任工作。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与管理经验,从八方面入手就如何开展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进行了具体探究,以期促进农村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90.
为了深化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并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学习需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师生和生生互动中自由地发挥各自的潜能。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遵循这一新理念的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意根据儿童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地"动"起来,在"互动"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从而通过语文学习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