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25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102.
对石笋多指标的研究有利于全面理解季风气候事件的变化特征和机制。以湖北永兴洞YX55石笋为研究对象,通过高精度U/Th定年和多指标分析重建了65~35 ka B.P.石笋灰度和稳定同位素的变化序列。在65~40 ka B.P.时段,石笋灰度、δ13C与δ18O都呈现出数个千年至亚千年尺度的变化,但δ13C变化幅度比δ18O小得多。这说明灰度和δ13C这类代表局域气候的指标,都响应于δ18O指示的Heinrich(H)事件和Dansgaard-Oeschger(DO)旋回,但响应的程度各不相同。H4期间,石笋δ13C和灰度呈现不一致变化:δ13C不像在其他H事件一样小幅振荡,而是大幅正偏(相当于其他H事件2~3倍);灰度则显示出和DO旋回一致的特征。这种δ13C/灰度与δ18O异常响应关系可能的机制是:H4期间季风强度急剧减弱,使得洞穴上覆土壤覆盖率大幅降低,从而削弱或阻止了土壤—岩溶系统的过滤能力,使石笋中杂质含量异常增加。  相似文献   
103.
104.
《环境》2004,(12):56
全国也是亚洲第一个以保护和研究蝙蝠的行为生态为主的研究基地近日在北京房山区霞云岭乡正式落成。房山区有着数量不少的天然洞穴,在这里居住着十多万只蝙蝠。据介绍,基地设有模拟山洞建造的观察室和实验室,以深入研究蝙蝠的生态行为和其高超的飞行技能。同时,该基地还计划开展有关蝙蝠的科普宣传、旅游,接纳青少年和市民游览、参观。  相似文献   
105.
Chen  X 《产业与环境》1996,18(4):16-20
本文分析了亚洲正在工业化的国家中经济手段和法规手段在环境管理实践中的作用。根据对命令与控制手段在这些国家中应用的有效性的评价,它赞成采用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手段作为目前亚洲迅速工业化,日益分散化和新出现经济与金融体系范围内环境保护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06.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4):I0002-I0002
4月7日.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城市化的质量”分论坛上,会议代表畅谈绿色、智能电网.建设美丽田园城市。  相似文献   
107.
为研究三江源区河流流量变化及其可能成因,在1956—2012年水文气象资料基础上,借助Mann-Kendall趋势检验、流量历时曲线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域流量的年际和年内变化,并通过双累积曲线、相关分析和贡献率分析等方法对影响流量变化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近57 a来澜沧江源区和长江源区的年均流量均呈增加趋势,变率分别为0.47和2.12 m3/(s·a),黄河干流流量轻微减少〔-0.60 m3/(s·a)〕,部分支流流量有所增加;河流流量的年内分布有从双峰型向单峰型过渡的趋势.黄河源区高流量和低流量都减少,长江源区高流量和低流量均增加,而澜沧江源区高流量减小、低流量增加.②气温和降水的共同作用导致河流流量的年内分布呈双峰型或单峰型的特点,降水为主导因素,秋季降水量减少导致部分河段流量分布从双峰型向单峰型过渡.③河流流量和降水量的变化基本保持一致.黄河源区和澜沧江源区流量主要受东亚季风和西风控制,而长江源区流量主要受到青藏高原季风和东亚季风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江源区0 ℃等温层高度(16.28 m/a,P<0.001)和>0 ℃年积温(7.30 ℃/a,P<0.01)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在区域快速增温背景下,冰川和积雪消融给河流流量造成的短期增加效应不可持续,由此对水源涵养功能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08.
编辑寄语     
《防灾博览》2011,(6):2-2
2011年5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中日韩第四次三方领导人会晤时提出“今年下半年举办东亚地震研讨会,启动东北亚地震、海啸和火山研究项目”的倡议,该倡议得到了日韩领导人的积极响应。2011年10月19—21日,”东亚地震研讨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成功举行,此次会议将进一步加强亚洲国家,特别是东北亚国家在地震、海啸、火山领域的学术交流,提升亚洲国家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社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9.
21世纪亚洲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叶以来,亚洲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快速的增长轨道,以平均5%~8%的经济增长速度领先于欧洲、北美地区。在保证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如何使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协调一致,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亚洲各国面临着的一个共同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亚洲国家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0.
中国代际降水区域变化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气象中心160站点的夏季降水实际观察资料,对中国半个世纪的降水变化按年代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各地的代际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区域对比。结果发现,降水变化幅度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季风区,而非季风区的年代际降水相对稳定。在多数情况下,以四川为中心的区域的降水量变化与东北的北部一致,东南沿海与渤海湾沿岸区域一致。季风区降水量变化的区域差异,可能既受季风的年代际强弱变化的影响,又受微地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