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8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566篇
安全科学   105篇
废物处理   141篇
环保管理   54篇
综合类   978篇
基础理论   227篇
污染及防治   233篇
评价与监测   82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针对亚微米气溶胶颗粒进入大气中危害环境及人类的健康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移动式亚微米气溶胶高效过滤装置,采用最易穿透粒径法(MPPS)测试了装置的过滤效率,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在0.1~0.25μm粒径范围内,装置的过滤效率在99.999%以上,该设备可用于亚微米气溶胶颗粒的过滤净化。  相似文献   
72.
用碳酸钾(K2CO3)溶液活化法成功地制备改性小麦秸秆。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静态吸附试验对改性前后样品的组成、形貌和吸附性能进行表征和测定,对比了秸秆改性前后的结构和组成变化。结果表明:改性后小麦秸秆半纤维素被部分溶解,出现了多孔疏松的结构。改性小麦秸秆用量、溶液p H和亚甲基蓝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有助于改性小麦秸秆对亚甲基蓝吸附速率的提高,吸附类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模型且属于拟二级动力学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73.
Removal of noxious dyes is gaining public and technological attention. Herein grafting polymerization was employed to produce a novel adsorbent using acrylic acid and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for dye remov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verified the adsorbent formed under optimized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removal ratio of adsorbent to Methyl Orange, Disperse Blue 2BLN and malachite green chloride reached to 84.2%, 79.6% and 99.9%, respectively. The greater agreement between the calculat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seudo 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better represents the kinetic adsorption data. Equilibrium adsorptions of dyes were better explained by the Temkin isotherm. The results implied that this new cellulose-based absorbent had the universaiity for removal of dyes through the chemical adsorption mechanism.  相似文献   
74.
以人工配制高氨氮低碳氮比(C/N)废水为进水,采用膜生物工艺,通过控制亚硝化池内温度为28~30℃,溶解氧浓度为0.5 mg/L,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pH为7.8~8.0,进水氨氮浓度为200 mg/L、CODCr为40 mg/L,在亚硝化池中成功实现了C/N为1∶5条件下废水的亚硝化。经过14 d的运行时间,污泥龄控制在100 d,在膜生物反应器(MBR反应器)中得到了稳定的亚硝酸盐氮积累。将氨氮浓度分别提高至400和800 mg/L的情况下,其亚硝化菌的耐受浓度负荷冲击能力均较强。  相似文献   
75.
以废啤酒酵母为原材料、采用吸附-活化法制备得到负载过渡金属铁的活性炭(Fe/AC),对Fe/AC吸附亚甲基蓝(MB)性能和催化臭氧氧化MB效果进行了评价。Fe/AC对MB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20℃,pH=7的条件下,Fe/AC对MB的最大吸附量达到107.43 mg/g。吸附MB达到平衡的Fe/AC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水中MB,30 min内MB的转化率达到99%以上,5 h后总有机碳(TOC)的降解率达到70%。结合Fe/AC吸附MB特性和催化臭氧氧化MB行为,将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分别与近似一级和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耦合,构建了Langmuir-Kinetic近似一级和近似二级耦合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MB转化率的动力学数据,但对体系的TOC去除率动力学数据的拟合度较低。  相似文献   
76.
以金属有机多孔材料MIL-101(Cr3+)为非均相催化剂,过硫酸钠(Na2S2O8)为类Fenton体系的氧化剂,在可见光(300 W)下对甲基橙进行催化氧化降解研究。结果表明,MIL-101(Cr3+)在反应时间为120 min时对甲基橙降解率高达91.0%,且回收利用3次后仍表现出优异的降解性能(降解率达到81.0%)。同样条件下,把MIL-101(Cr3+)替换为TiO2或者不添加任何催化剂,甲基橙的降解率分别为25.6%和8.8%。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考察了常温下MIL-101(Cr3+)的禁带宽度大小,进一步证明其优异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同时还探讨了MIL-101(Cr3+)催化降解甲基橙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77.
UASB处理生物柴油废水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工艺处理地沟油回收制备生物柴油废水,通过试验研究了UASB反应器各个阶段对该类废水的处理效果,并考察了甲基磺酸、对甲基苯磺酸两种预酯化催化剂对该类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15g/L、容积负荷为15kg/(m3·d)时,UASB反应器COD的去除率稳定在87%左右,出水VFA为4~6mmol/L,沼气产量为16.8L/d;当容积负荷稳定在5kg/(m3·d),进水甲基磺酸浓度为5500mg/L时,UASB反应器COD的去除率达83%以上,进水对甲基苯磺酸浓度为1 000mg/L时,UASB反应器COD的去除率为58.3%,从废水处理的难易程度角度考虑,建议采用甲基磺酸为预酯化催化剂。  相似文献   
78.
石墨烯基磁性复合材料吸附水中亚甲基蓝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常青  江国栋  胡梦璇  黄佳  唐和清 《环境科学》2014,35(5):1804-1809
建立了一种超声辅助共沉淀法制备磁性Fe3O4/氧化石墨烯(Fe3O4/GO)纳米粒子.透射电镜和磁滞回线研究表明,该复合物具有小的颗粒尺寸和超顺磁性.该磁性纳米材料可以吸附废水中的染料亚甲基蓝,实验研究了溶液pH值、吸附剂的用量、时间和温度对亚甲基蓝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在6~9范围内,Fe3O4/GO都能高效地吸附亚甲基蓝.反应过程在前25 min反应速率很快,到18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该磁性纳米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和吸热过程.该吸附材料对亚甲基蓝吸附容量高,在313 K时Fe3O4/GO的饱和吸附量为196.5 mg·g-1.另外,可以方便地通过外部磁场分离回收吸附剂,利用过氧化氢可以再生重复使用,是一种优良的吸附染料废水的材料.  相似文献   
79.
张仁懿  徐当会  陈凌云  王刚 《环境科学》2014,35(3):1131-1137
土壤养分条件影响不同功能群植物的养分状况与生长,这在施肥实验中已得到充分验证.然而,自然养分梯度下植物-土壤养分耦合关系的研究仍然缺乏.基于植物N∶P化学计量学特征,本研究探讨青藏高原亚高寒草甸自然养分梯度下不同功能群植物氮状况及生物量变化.2008年、2009年N∶P比值分别为9.83和11.57,其低群落N∶P比验证了该地区自然植被主要受到N素的限制.偏冗余分析(partial RDA)结果显示,随着土壤氮素可利用性的增加杂草生物量比例上升,而豆科、禾草生物量比例下降.豆科的固氮作用以及禾草的高养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其在氮限制植被中的竞争力;这些结果表明,全球氮沉降的增加将提高杂草的优势度.豆科生物量比例与群落、非豆科植物的N∶P显著正相关,表明豆科植物能够改善群落的氮状况,包括降低非豆科植物的氮限制水平.  相似文献   
80.
赵志瑞  侯彦林 《环境科学》2014,35(7):2834-2842
半短程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该工艺的发展以及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好氧氨氧化菌种群和厌氧氨氧化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备受人们关注.本文综述了工艺原理和影响因子诸如温度、pH值、氧的可利用性、游离氨浓度等对氨氧化菌及厌氧氨氧化菌的影响,并介绍了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氨氧化菌与厌氧氨氧化菌的类别及分布的研究结果,并对该工艺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