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14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442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91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1.
一株好氧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混合应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溴百里酚(BTB)鉴定培养基和稀释平板法从南京市某市政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污水样本中分离筛选得到1株好氧反硝化细菌,经16S rDNA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为反硝化产碱杆菌(Alcaligenes denitrificans),并将其命名为菌株BMB-N6.研究了菌株BMB-N6在不同浓度亚硝态氮条件下的反硝化能力,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该菌株最适的好氧反硝化条件,并且在实验室和大田条件下分别考察了菌株BMB-N6与蛋白质降解菌BMB-LA和氨氮脱除菌BMB-HKF复配形成的混合菌制剂的反硝化能力.结果表明,菌株BMB-N6在8 h内对亚硝态氮的去除率可达94%,其最适亚硝态氮去除条件为摇床转速50 r·min-1,C/N比值4,pH 6,温度35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菌株BMB-N6为基础制成的混合菌制剂在12 h内可去除90%的亚硝态氮,在大田应用中7 d内可去除80%的亚硝态氮.  相似文献   
612.
基于铁还原菌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 MFC)是未来理想的发电装置,而铁还原菌是目前MFC研究中重要的产电微生物.自然界中并无微生物产电的直接进化压力,而MFC电极与自然界中Fe(III)氧化物同为难溶性胞外电子受体,研究表明,铁还原菌对二者的还原有相似机制.基于铁还原菌的MFC具有无需外加介体,可利用多种有机电子供体作为燃料,能量转化率高等优点.本文分析了铁还原菌还原电极和还原Fe(III)氧化物机制的相似性,对近年来基于各种铁还原菌的MFC研究进展进行分述和总结,提出了铁还原菌MFC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13.
构建一种新型三室微生物脱盐电池(MDC),研究其脱盐产电并同步处理污染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阳极室为葡萄糖溶液,中间室盐溶液浓度5 g/L,阴极室为铁氰化钾溶液,闭合体系瞬时获得最高电压650 mV,同时脱盐效果良好,该MDC成功启动。其后,阴极室以重金属铬(200 mg/L)废水作为电子受体,中间室初始盐浓度为20 g/L、35 g/L,Cr(Ⅵ)平均还原率分别为1.06 mg/(L.h)和0.64 mg/(L.h),两者Cr(Ⅵ)的去除率均能达到80%以上,脱盐率分别为81.64%(20 g/L)和88.95%(35 g/L)。中间室盐浓度20 g/L时,获得最大输出电压466.6 mV,最大体积功率密度98.6 mW/m3,最佳内阻655.8Ω,库仑效率1.16%。表明该MDC系统具有良好的脱盐效果和处理废水效果。  相似文献   
614.
结合极化曲线和全电池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研究了菲对沉积型微生物燃料电池(Sediment Microbial Fuel Cell,SMFC)体系电能输出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菲浓度为0、0.5、1.0、5.0、10.0 mg·L-1时,体系输出电压峰值分别为186.1、283.4、136.7、112.7、74.7 m V,COD去除率分别为30.8%、39.4%、26.7%、23.5%和22.0%,库伦效率则为5.4%、7.1%、4.1%、2.7%和2.1%.SMFC体系的电能输出、污染物去除和库伦效率随菲浓度升高,先促进后抑制,0.5 mg·L-1菲可促进电能输出.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测试结果表明,0.5 mg·L-1菲体系的欧姆内阻、活化内阻和浓差极化内阻均最小,分别为20.79Ω、14.94Ω和106.8Ω,其表观内阻主要由扩散或浓差极化内阻构成,其次为欧姆内阻,阳极氧化反应和阴极还原反应的活化内阻所占比例最小.  相似文献   
615.
不同底物种类对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批式培养试验中以人工配置的废水为原料,以厌氧消化污泥作为天然产氢菌源,通过厌氧生物发酵制备生物氢气,研究了不同底物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木糖、乳糖对产氢能力的影响,以及生物制氢发酵过程中液相组成的变化,并对产氢动力学和细菌生长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种底物中最佳的底物是葡萄糖,氢气含量、累积产氢量和氢气产量最高可达到49.52%、67.21 L/mol、3.23 mol/mol.发酵产氢代谢产物以丁酸和乙酸为主,乙酸的含量占到26.76%~40.49%,丁酸的含量占到37.60%-58.07%.并含有部分丙酸和乙醇,属于丁酸型发酵.丁酸/乙酸比值可作为衡量氢气产生效率的一个指标,比值越大产氢量越高.实验中氧化还原电位均在-300 mV以下,以厌氧为主.Gompertz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其产氢过程和产氢菌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616.
畜禽养殖业产排污系数核算体系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农业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其中畜禽养殖业污染是"十二五"污染减排的重点。着重分析了畜禽养殖业产排污特征,并构建了污染系数核算体系,从而为推动污染减排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17.
目前,我国挥发性有机物(VOCs)研究及管控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缺少顶层设计、多行业污染源项不明、核算方法缺失或未进行本土化、标准体系不健全、监测/检测方法相对滞后、与常规污染物管控差异大等特点。VOCs作为大气中的一项污染因子首次纳入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中,因此,产污系数建立的总体思路尤为重要。本次工业污染源VOCs产污系数建立的总体思路主要考虑到我国工业污染源中涉VOCs排放的行业覆盖广、源项分布多且以无组织排放为主的实际情况,结合目前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工业污染源VOCs核算方法,采用源项解析法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相结合的方式,筛选涉VOCs排放的工业行业,细化工业行业VOCs产排放源项,识别产排污核算方法建立中的技术难点、重点,通过抽样调查建立产污系数及排放量核算方法,为后续制定VOCs污染治理、环保政策提供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618.
市政管道碳排放是我国下水系统碳排放总量核查评估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相关研究甚少.明晰其产排机制与发生规模,探明管道内部因素对产排机制的影响,是实现准确评估的关键.聚焦CO2产排机制,针对不同类型水力工况与管道底泥带来的影响,应用气相色谱与三维荧光光谱等方法,分析了在模拟高水位工况(CA)、无水位工况(CB)及间歇高水位工况(CC)条件下,市政污水管道沉积物(Ssanitary)、雨水管道沉积物(Sstorm)及雨污混接管道沉积物(Smixed)的CO2产排通量的差异,以及溶解性有机物(DOM)降解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在3类工况条件下,Smixed在60 d内均呈现了最高的CO2累计产排通量,分别为2.36×105、1.95×105、2.03×105 mg/(m2·d).(...  相似文献   
619.
针对《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中尚未确定合成氨、甲醇、二甲醚、尿素以及兰炭行业原料煤利用过程中氮氧化物产排污系数的现状,课题通过现场监测与实验模拟法对其进行测算与统计,较为准确的测算出以上行业原料煤利用过程中氮氧化物的产排污系数,为完善我国产排污系数提供了必要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20.
氢气以其清洁、无污染、热值高的特征和广泛的来源,被认为是未来的良好能源载体。自然条件中,很多微生物可以利用有机底物或者水和光能代谢产生氢气。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手段可以提高这些微生物的产氢能力,更有利于生物制氢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和推广。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基因工程手段在发酵法生物制氢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并对该技术将来在生物制氢领域的发展趋势做以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