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11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441篇
基础理论   78篇
污染及防治   90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以云南省锌采选和冶炼行业重金属类危险废物为对象,针对其产生种类与数量、处理方式及处置现状进行调查,采用物料衡算、实测法核算和经验估值等方法对锌冶炼过程中重金属类危险废物的产污和排放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锌矿山采选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不属于危险废物;锌冶炼不同工段产污系数最大的危险废物为烟尘,在产能5万t/a的锌冶炼焙烧、电解锌、电炉炼锌和精馏过程中烟尘的产污系数分别为178.7 kg/t~268 kg/t、218 kg/t~312.6 kg/t、188.5 kg/t~230.9 kg/t、12.5 kg/t~21.7 kg/t;在产能≥5万t/a的锌冶炼焙烧、电解锌过程中烟尘产污系数分别为693 kg/t~863 kg/t、256.5 kg/t~384.7 kg/t,排污主要集中在电解锌工段。  相似文献   
632.
综述了国内外纤维素类物质厌氧发酵产清洁能源的研究现状,包括不同纤维素类物质的产气率,以及预处理方法、酶解、接种率、温度、pH值、粒径大小等对产气率的影响,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33.
分别以化学生物絮凝污泥(以下简称絮凝污泥)、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3种污泥为基质,对比研究了不同类型污泥中的非溶解性有机物的水解产酸特性,并进一步考察了水解酸化产物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产量和组成。结果表明,与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相比,絮凝污泥的水解酸化性能最优,稳定运行期间,絮凝污泥单位质量挥发性悬浮固体(VSS)的VFAs产量为(410.3±26.8)mg/g,分别为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的1.2、1.9倍。此外,絮凝污泥水解酸化产生的VFAs结构最优,乙酸占VFAs的比例高达64.3%(质量分数),絮凝污泥水解产酸发酵液中C/N、C/P均远高于典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系统进水需求,可以作为后续生物脱氮除磷过程的优质补充碳源。  相似文献   
634.
对混合菌接种的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加载磁场强度为175 mT的稳恒磁场,利用电化学交流阻抗等电化学分析方法,考察了在磁场作用下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产电性能的变化,分析了磁场对MFC各部分内阻的影响。加载磁场使已启动完成的MFC的产电明显增强,开路电压提高了10%。加载磁场后最大功率密度为2.08 W/m2,大于加载前的1.58 W/m2,表观内阻由170Ω降至80Ω。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确定了阳极、阴极和全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拟合结果发现阳极极化内阻约为5Ω。加载磁场使MFC的阴极极化内阻由74.98Ω降至56.73Ω。  相似文献   
635.
636.
637.
刘慎坦  王祚 《环境工程》2023,(12):116-122+149
生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ecotype-microbial fuel cell, E-MFC)是1种将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 MFC)与水生动植物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为研究E-MFC中微生物、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之间的共生协同作用,设置了沉积物MFC(sediment-microbial fuel cell, S-MFC)、湿地植物MFC(wetland plant-microbial fuel cell, WP-MFC,种植水生植物)和生态型MFC(E-MFC,引入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3种反应装置,分别测试了其产电能力和脱氮效果,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和阴极曝气流量对E-MFC脱氮产电效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脱氮机理。结果表明:E-MFC脱氮产电性能均优于其他2种。在处理相同量的有机废水时,E-MFC的最大产电功率密度比S-MFC和WP-MFC分别高129.4%和47.2%,NH+4-N去除率分别高37.6百分点和11.2百分点,E-MFC的NO-3-N去...  相似文献   
638.
为研究松花江哨口至松花江村江段的水环境容量,本文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机理出发,利用连续3年多项指标实测资料,采用外包线法,初步确定一种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率计算关系式。将这种方法应用于研究江段效果较好,经相关性检验,r=0.90,r>r0.01,相关性极显著。该计算式能否用于哨口至松花江村以外的江段,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39.
佛山市垃圾填埋场地下废气组成与产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佛山市五峰山垃圾卫生填埋场安装地下废气监测井,对地下废气的组成与性质进行监测,在位于较迟填埋垃圾区域的监测井内,地下废气CH4、CO2的浓度较高,较稳定,在位于较早填埋垃圾区域的监测井内,地上废气CH4、CO2的浓度较低,变化也较大,且在最后一次监测中,井内的废气已失去了垃圾填埋场废气的特征,说明地下垃圾的厌氧分解过程已经完成或者厌氧环境已被破坏,前后只约持续了4a的时间,远低于预期所需的10-  相似文献   
640.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已成为污水资源化领域的研究重点。尿液以高有机浓度、高电导率、营养物质丰富且产量庞大等特点成为MFC的优选基质。梳理了近十年以尿液为阳极基质的MFC研究工作,详细阐述了尿液作为MFC阳极基质的优势和工作机理,以及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以尿液为阳极基质的MFC中产电微生物、电极及膜材料、反应器构型等因素对产电性能的影响;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就产电性能、能源与资源回收效益的提升以及工程化应用方面现存挑战与发展方向给出建议,以期为更好地解决基于尿液为阳极基质的MFC在实际应用中的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