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78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01.
扫频脉冲电磁场对污水的杀菌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直流脉冲与变频扫频技术相结合开发研制出扫频直流脉冲装置,利用其产生的脉冲电磁场对生活污水进行了电磁杀菌试验研究,探讨了影响杀菌效果的相关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扫频范围400Hz~60kHz、输出功率20W、电流1~2A条件下,脉冲电磁场对生活污水具有一定的灭菌作用,其杀菌性能随作用时间、pH值、温度、原水菌数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为25℃,pH为7.47时,原水经电磁处理4h后,细菌总数从7.2×106个·mL-1下降到2.2×104个·mL-1,去除率为99.7%;大肠杆菌数从9.2×105个·mL-1下降到3.5×104个·mL-1,去除率为96.2%.  相似文献   
202.
203.
为系统分析导致高处坠落人因事故的产生机理,通过统计152起建筑工程高处坠落事故的调查与分析报告,从组织影响、安全监管、不安全行为前提条件和不安全行为等4个层次,辨识影响高处坠落事故的人为失误因素,修订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框架(HFACS)。设计高处坠落人因失误调查问卷,开展一线高处作业人员问卷调查,建立高处坠落人因失误结构方程模型,对导致高处坠落事故的人为失误因素进行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潜在因素间均呈正相关,且高处坠落人因失误事故的关键路径为资源管理不到位→安全监督培训不充分→班组管理不良→操作违规。综合各因素间相关性,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人因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04.
2月2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第四个评估报告之“自然科学基础”篇,指出全球气温在升高,90%是人为因素所致。之后,这一过去主要局限在科学研究领域和国际专业会议的话题迅速“侵入”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领域,引发后者的“气候变化”,环境问题政治化上升到新高度。  相似文献   
205.
随着电磁探测技术的提高和电磁引信水雷的开发应用,腐蚀相关电磁场成为影响船舶隐身性能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没有系统的关于船体无保护、外加电流保护和牺牲阳极保护导致的稳态电场和腐蚀相关磁场特征研究的现状,采用数值仿真技术模拟了上述3种条件下的稳态电场和腐蚀相关磁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保护状态导致的腐蚀相关电磁场具...  相似文献   
206.
《现代职业安全》2006,(8):90-91
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一是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二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根据事故统计,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80%以上,因此,要确保生产安全必须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而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必须提高人员的安全素质。  相似文献   
207.
李平星  陈诚 《生态环境》2014,(2):237-243
自然与人为双重因素导致的生态脆弱性是研究关注的热点,但是较少有研究定量揭示2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生态脆弱区的空间格局,并提出针对性的空间管制措施。本文以经济发达的太湖流域为案例,借助Polsky等人提出的VSD模型,通过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分解脆弱性,并构建包含自然和人为因素在内的、由10个要素和21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对太湖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和生态脆弱性均呈现“东北高、西南低”格局;(2)太湖流域以中低强度的脆弱区为主,不脆弱区、一般脆弱区、较脆弱区、很脆弱区和极脆弱区占比分别为19%、26%、33%、15%和7%;(3)现状建设用地绝大部分分布于相对脆弱的区域内,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的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城乡居住用地主要分布于较脆弱区和很脆弱区内,独立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较脆弱区、很脆弱区和极脆弱区内,交通用地则主要分布于一般脆弱区和较脆弱区内;(4)原有自然因素导致的脆弱性依然存在,人类活动强度增大已经成为是太湖流域脆弱性的主要诱因,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强度的增加将会导致脆弱性的进一步增高。结合脆弱性分区及其诱因,对不同类型脆弱区提出了空间开发或生态保护的建议和措施。极脆弱区以疏散人口和产业、强化生态建设为主;很脆弱区和较脆弱区是未来开发建设的重点,要坚持适度开发、生态开发,避免脆弱性提高;一般脆弱区作为区域开敞空间,以农业生产为主,坚持点状开发;不脆弱区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是太湖流域主要的生态服务供应地。  相似文献   
208.
陈娟  潘倍强 《环境技术》2023,(10):129-135
本文主要结合电磁兼容理论、规范标准和建模仿真对地铁的EMC布局布线进行仿真分析,首先,分析电磁干扰对于系统、设备、的影响和危害,阐述保证电磁兼容可靠的必要性,其次,对地铁牵引辅助和供风制动两大最为关键的系统进行了EMC风险分析,对每个系统中容易产生电磁兼容问题的高危风险点进行分析和评估,给出了恰当的解决措施,最后,根据地铁列车布局布线规则和标准,结合地铁车辆的实际情况,分别针对于车上、车内、车下、电气柜和线槽等关键位置,易产生干扰问题的部分进行仿真和布线设计,从布局布线角度降低这些位置电磁兼容问题产生的可能性,进而保证地铁列车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09.
为降低强降雨导致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率,有效解决该类安全事故人因分析复杂问题,提出新的安全事故人因分析模型方法。基于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建立包括6层24个因素的建设工程强降雨事故(CPHRA)框架模型(HC);联用遗传算法(GA)优化连续关联规则挖掘算法(CARMA)(GC)分析人为致因关联,绘制事故人为致因链;选取150起强降雨导致建设工程事故典型案例进行模型验证与应用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人因分析HC-GC模型具有更优的性能与效率;在事故人因链中,政府安全主管部门监督不足与企业安全文化缺失是深层次因素,现场违规监管与现场安全管理漏洞是主要连接因素,技能水平低与失误违章会进一步强化事故负反馈,事故上报与响应不及时是强降雨导致建设工程事故扩大蔓延最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10.
ICNIRP于2020年3月出版了2020年版《限制电磁场暴露的导则(100 kHz~300 GHz)》,为了准确掌握2020版导则在基本限值和导出限值方面与旧版导则的差异,通过对比新旧导则对应条款得到具体变化情况。2020版导则修订了全身暴露基本限值与导出限值、局部暴露基本限值、神经刺激基本限值、肢体感应电流导出限值,增加了局部暴露导出限值、短暂局部暴露基本限值与导出限值,删除了微波听觉效应基本限值、接触电流导出限值。2020版导则更新了限制射频电磁场暴露的科学基础,使限值更加匹配近年来的科学研究成果,提升了导则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