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0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608篇
安全科学   1234篇
废物处理   76篇
环保管理   339篇
综合类   2270篇
基础理论   429篇
污染及防治   240篇
评价与监测   176篇
社会与环境   106篇
灾害及防治   17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88篇
  2014年   367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99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21.
22.
为探究沈阳市郊区环境空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于2017年8月24日—9月2日采用2,4-二硝基苯肼固相吸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对沈阳市郊区醛酮类化合物进行观测分析,利用美国环境保护局推荐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部分有毒有害醛酮类化合物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并利用比值法对醛酮类化合物的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醛酮类化合物质量浓度日均值范围为23.16~38.38 μg/m3;质量浓度最高的4种醛酮类化合物依次是丙酮、甲醛、正丁醛和乙醛,其质量浓度日均值的平均值分别为8.71、5.90、5.48和2.95 μg/m3.对·OH消耗速率(LOH)贡献较大的醛酮类化合物物种是正丁醛、甲醛和乙醛,臭氧生成潜势贡献(OFP)较大的醛酮类化合物物种是甲醛、正丁醛和乙醛,在研究区影响醛酮类化合物光化学反应活性的物种主要是甲醛、乙醛和正丁醛.研究区观测期间,环境空气中甲醛和乙醛的致癌性风险值分别为1.18×10-5和5.91×10-6,对暴露人群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乙醛的非致癌风险值为0.05,对暴露人群不存在非致癌风险.在研究区的一次臭氧轻度污染过程期间,环境空气中的甲醛和乙醛受天然源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二次转化的影响减弱,甲醛、乙醛和丙酮受到炼焦工业和机动车等人为源排放的影响增强,而正丁醛主要受当地精细化工产业排放的影响.研究显示,沈阳市应加大对炼焦工业、精细化工和机动车来源排放醛酮类化合物的管制,以降低环境空气中活性醛酮类化合物及有毒有害醛酮类化合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23.
雾霾一直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始作俑者之一,重度雾霾环境下人体的各项机能均会下降,甚至衰竭。针对重度雾霾环境下篮球运动对人体心肺机能的影响开展下列研究:对雾霾天气形成因素进行详细研究,经研究发现在城市中,有毒的颗粒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北方抵御冬季供暖生成的废气、工业生产中排放的气体、建筑工地与马路交通生成的扬尘等方面,特别是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每年出现雾霾的天数要在100天以上,且个别城市超过了200天;将雾霾环境下篮球运动对人体心肺机能的影响划分为:易导致呼吸道及肺组织交叉感染、易导致慢性阻塞性的肺部疾病、易导致肺癌三大模块,并对形成的原因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4.
讨论几种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认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工艺应以卫生填埋和特殊垃圾焚烧相结合。  相似文献   
25.
王刚  李东峰 《干旱环境监测》2003,17(3):180-183,F003
利用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方便地对精密度—偏性分析质控数据进行处理,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6.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及室内空气污染等方面,简述了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较全面地分析了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27.
池靖 《干旱环境监测》2006,20(4):251-253
对悬浮颗粒物室外人体暴露的测定一直受到可用资源的限制。设计有效的网络就要求对测定方法的选择、采样点的数量、采样时间、采样频率等进行调整。采样位置要求能表征因周围污染源对附近地区和城市最小影响的空间数值。虽然大多数判定PM是否达标的测定方法是每第3天至第6天的24h监测,但是室外人体暴露的评价要求连续监测一整天。最好有1h或更短时间的监测时段。更详细的粒径大小和化学性质数据也很有必要,因为较小的颗粒及其特殊的化学物质要比总的样品质量更有助于反映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8.
池靖 《干旱环境监测》2006,20(3):187-192
对悬浮颗粒物室外人体暴露的测定一直受到可用资源的限制,设计有效的网络就要求对测定方法的选择、采样点的数量、采样时间、采样频率等进行调整。采样位置要求能表征因周围污染源对附近地区和城市最小影响的空间数值。虽然大多数判定PM是否达标的测定方法是每第3天至第6天的24h监测,但是室外人体暴露的评价要求连续监测一整天,最好有1h或更短时间的监测时段。更详细的粒径大小和化学性质数据也很有必要,因为较小的颗粒及其特殊的化学物质要比总的样品质量更有助于反映对缝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9.
30.
本在分析了度电池对土壤、水体、动植物、人体的危害基础上提出了对其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