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安全科学   452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84篇
综合类   605篇
基础理论   102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5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61.
新疆核试验场周围环境辐射对居民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新疆核试验场周围地区环境辐射对居民健康影响情况的调查结果。该地区1974—1984年间居民中恶性肿瘤调整死亡率为55.51×10-5<\sup>;儿童中遗传性疾病患病率为7.2‰,与对照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该地居民恶性肿瘤和遗传性疾病的增加。表明我国核试验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的污染,不致于影响居民的身体健。   相似文献   
762.
颗粒物污染是城市大气污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颗粒物按粒径可分为降尘和飘尘:降尘是指粒径大于10微米的固体颗粒物,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较短,在呼吸作用中又可被有效地阻留在上呼吸道上,因而对人体危害较小;飘尘是指粒径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物,能在空气申长时间悬浮,易经呼吸侵入人体的肺部组织,因而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763.
蛭形轮虫常被用作生物处理性能良好的指示生物.本文以一种常见的蛭形轮虫—旋轮虫(Philodina sp.)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旋轮虫及其分泌物对活性污泥处理性能和细菌的作用方式,以明确旋轮虫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旋轮虫及其分泌物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活性污泥对COD、氨氮、总磷的去除率,且两者的提高效果相近,表明旋轮虫分泌物是旋轮虫对活性污泥的主要作用形式,即非直接捕食性的间接作用是其主要作用形式.旋轮虫分泌物对絮凝性细菌的絮凝性、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同步硝化和脱氮效能均有促进作用,进一步表明旋轮虫提高活性污泥活性的作用是通过其分泌物提高细菌活性的结果.此外,通过使用根癌农杆菌KYC55从旋轮虫分泌物中检测出AHLs信号分子的类似物,表明旋轮虫对细菌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其分泌物误导或触发细菌的群体感应所致.本文结果为研究微型动物在污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64.
母乳与牛乳中微量元素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ICP-AES法对母乳和牛乳中K、Na、Ca、Mg、P、Fe、Al、Zn、Sr、、Pb、Mn、Ba和Cu等13种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母乳与牛乳的营养成分差异较大。研究了深入探讨微量元素在人体内重要的生理功能提供了有用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65.
微塑料(MPs)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已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有关微塑料的人体健康风险和危害效应机制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微塑料不断地从环境中迁移并在人体内积累,其对人群暴露的3个主要途径为经口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主要暴露介质为食品、饮用水、灰尘和个人护理品.目前已在人体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器官、体液及排泄物中检出微塑料,丰度范围为0~1 206.94 n·g-1.现有的检测分析技术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优势和不足,针对实验过程中可能污染样品的问题列举了实验室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操作方法.基于动物实验、人体细胞和器官模型的研究阐述了微塑料对人体5大系统造成的潜在健康影响和作用机制,进入人体后,微塑料可能通过诱发细胞毒性、线粒体毒性、DNA损伤和细胞膜损伤等效应过程,进而在人体各系统中引发器官的局部炎症、菌群失调和代谢紊乱等严重后果,来危害各系统及相关器官的正常功能.最后,提出了现有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不足,可为未来微/纳米塑料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766.
为从与紫花苜蓿共生的3株不同根瘤菌(CCBAU 30085、 USDA 1002和CCBAU QH180)中扩增参与根瘤菌群体感应调控的转录激活蛋白基因(sinR基因)并比较它们的不同,根据文献[1],设计了一对引物,通过PCR扩增,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蓝白斑和氨苄青霉素筛选得到阳性转化子.用通用引物测序后将序列与已报道的sinR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AL591788)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本试验成功克隆到了sinR基因.经同源性及系统发育分析后,结果表明,CCBAU 30085、 USDA 1002和CCBAU QH180这3株菌的sinR基因序列相似性高达99%;它们与已知的Sinorhizobium meliloti 1021中的sinR基因序列相似性到达99 7%~100%,与具有相同功能的豌豆根瘤菌及埃氏菜豆根瘤菌中的raiR基因之间的相似性低于45%.这说明与紫花苜蓿共生的根瘤菌虽然经历了长期的进化,但其sinR基因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却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基因.  相似文献   
767.
使用大流量采样器加分级采样头在广州市区和郊区设点进行了采样,用GC/ITD和GC/FID对大气气溶胶中的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做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用回归法进行了数据处理,探求了气溶胶中有机物的含量与颗粒物粒径之间的分布关系。结果表明:34~46%的气溶胶颗粒物,31~49%的正构烷烃,50~70%的多环芳烃能穿透和滞留在肺泡;78~79%的气溶胶颗粒物,87~88%的正构烷烃,95~98%的多环芳烃能进入呼吸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研究还发现:大气颗粒物、正构烃和多环芳烃的粒径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68.
黄大贵 《劳动保护》2005,(7):103-103
进入夏天,人们经过一上午紧张繁忙的工作,午餐后,不少人都喜欢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以缓解身体的疲劳。这样的小憩,虽能有助于人们恢复工作的精力,但却无形中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769.
重点行业的关注污染物与环境危害简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的高速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许多原有的污染行业面临着废弃或关闭,因而产生了大量的污染场地(又称为"棕地").污染场地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呈现潜在的风险,限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对筛选的10个重点行业的工艺过程进行简要描述,总结了重点行业的工艺过程,潜在的污染源区以及关注污染物的迁移和持久性,并分析了污染物对人...  相似文献   
7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