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349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238篇
综合类   620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364篇
灾害及防治   6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31.
杨崇勇 《环境保护》2007,(21):71-7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滇池面临的环境压力进一步增大,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也更加突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滇池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昆明市委、市政府正广泛动员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抓住机遇,坚定信心,不畏艰难,苦干实干,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加扎实的作风推进滇池治理.  相似文献   
132.
据《朝鲜日报》报道,韩国企划财政部2008年8月17日表示,7月末在美国举行的“世界未来学会”上,来自全世界的专家预测全世界的水价将在10年内与油价持平,并因缺水问题而爆发战争。世界人口的40%居住在250条河流源头附近,从历史来看,居住在下游的国家由于更担心水源问题,因此比河流上游国家更加注重增强国防力量。  相似文献   
133.
中国流动人口的时空特征及其发展态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人口流动具有显著的地域集中性和空间指向性。现阶段东部地区是主要人口流入地,中部地区是主要人口流出地;县内、市内和省内流动比重较大,流动距离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建制镇和城市街道成为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城乡结构分布地区差异显著。未来沿海吸纳流动人口的优势仍将持续,但比重尤其是低素质流动人口比重会逐步降低;中部地区产业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口大规模外流的局面;西部地区将加速人口外迁和向宜居城市集中;东北地区伴随着产业复兴与区域振兴有可能成为未来人口流入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流动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今后应加强政策引导与规划,使人口流动的方向、空间分布与区域长期发展的要求相吻合,使人口流动成为促进区域和谐、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34.
中国省区消费水平差异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消费视角开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两者相互关系。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文章借助单位人的概念、构建的消费模型以及系统聚类分析法研究200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消费水平差异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对资源环境作用强度可分为四类地区,多数处于单位人水平。北京和上海人口消费水平最高,人均资源环境影响强度相当于甘肃为单位人的2倍;浙江和广东人均影响强度介予1.5-2.0个单位人之间,是资源环境的次影响区;江苏、重庆、福建和天津人均影响强度介予1.0-1,5个单位人之间,是资源环境的第三层次影响区;其余23个省区人均影响强度大体在1.0个单位人左右,基本处于同一层次。资源环境影响强度较大的省区基本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对资源环境作用总量大致分为四类地区,差异明显。广东人口众多且消费水平高,资源环境影响总量占全国的10.627%;河北、湖南、河南、四川、江苏、浙江及山东,人口消费水平均高于1个单位人,对资源环境平均影响总量为5.74%;内蒙古、吉林、甘肃等17个省区人口数量和消费水平差异较大,对资源环境平均影响总量占2.676%;天津、新疆、青海、宁夏、海南及西藏,人口总量和消费水平普遍较低。对资源环境影响总量小,平均仅为0.616%。对资源环境影响总量较大的省区多位于东中部地区,广大的西部省区仍是资源环境消费或终端压力的弱影响地区。  相似文献   
135.
速览     
《环境保护》2012,(10):4
  相似文献   
136.
李晓宏 《环境》2013,(12):41-41
“单独两孩”政策甫一启动,从北京到广东,各地纷纷酝酿落实。这既涉及国家发展的人口战略,也涉及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新时期我国这一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7.
迅羽 《环境》2013,(9):41
日前,继《"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之后,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又一次得到了各方的积极回应。《意见》在环保产业发展规模、增速的目标方面延续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管理思路,在具体表述上则更为清晰。除了对节能环保产业定位上的提升,《意见》还扩大了节能环保产业的范围,将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建筑等囊括进来。  相似文献   
138.
"油气管道隐患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解决起来相当困难,但再硬的骨头也要啃,再难的问题也要解决。"这是日前记者采访吉林市安监局局长、吉林市油气管道隐患处理领导小组副组长张久庆时,他在谈到整治油气管道隐患时说的一席话,也表明了他的决心。问题由来已久,但没想到会这样复杂吉林市是我国重要的化工生产基地,吉化公司就坐落在吉林市的龙潭区,企业规模之大全国屈指可数。由于吉  相似文献   
139.
<正>以"新能源,为新常态带路"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于2015年4月1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业界人士聚集一堂,共同探讨新能源的发展路径。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0年全球能源供应增量中2/3将来自新能源,2035年新能源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力。近年来,中国在国家政策扶持和能源结构调整双重作用下,新能源产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层次快速提升。目前中国风电发电总装机及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到去年底,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600  相似文献   
140.
基于DMSP/OLS数据的江苏省城镇人口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空间分异研究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便捷准确地获取城镇人口全局和局域的空间信息,对于合理制定区域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和人口数据之间的定量关联基础上,模拟出格网尺度上江苏省2012年人口密度,采用人口集中指数、空间变差函数识别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并探讨区别于行政单元尺度的人口格局形成机理。区域层面,江苏省人口空间分异呈现苏北地区"低密度点状"分布,苏南、苏中为"高密度面状"分布并存格局。城镇层面,江苏省人口空间分布结构具有4种类型,H-H型地区人口各向差异性最强,网格单元内随机变异最小;H-L型人口各向差异性最小,网格单元内随机变异较大;L-L型人口轴向均质化特征明显,网格单元随机变异较小;L-H型空间各向差异性较小,网格单元的随机变异最大。结果表明,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反演而得到的人口格网模型具有巨大潜力,结合变差函数进行拟合分析可定量地刻画城镇内部人口分布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