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5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22篇
环保管理   126篇
综合类   622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4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51.
沥青生产是重要的石化行业子行业之一,目前尚缺乏针对该行业VOCs排放的相关研究.为探明沥青生产行业VOCs的排放特征,选取以重质稠油为原料生产沥青的某典型企业,主要采集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工序环节的样品,通过GC-MS定量检测了65种VOCs.结果表明,该企业沥青生产的VOCs排放浓度为37.28~7528.00 μg·m-3,无组织排放和有组织排放VOCs均以烷烃为主,浓度占比超过50%,而有组织排放废气经末端治理设施处理后芳香烃贡献增加.乙烷、丙烷、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环戊烷、正己烷、甲基环戊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乙烯、1-丁烯、苯、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为该企业沥青生产过程的特征VOCs组分.沥青生产行业VOCs排放主要来自无组织排放,其中,95%的VOCs无组织排放来源于储罐区的呼吸损耗,为161.65 t·a-1,其次为装卸平台,挥发量为9.42 t·a-1.对无组织排放环节的管控应该成为沥青生产行业的管控重点.  相似文献   
952.
利用2018年全国范围内的MODIS火点数据,结合土地利用数据信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以火点数据、生物量及各污染物排放量为指标,分析了南北方省份生物质开放燃烧的时空特征.计算结果显示,北方省份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秸秆露天焚烧生物量分别为107×104、74×104、498×104 t,南方省份则分别为344×104、106×104、164×104 t.研究结果表明:①地域因素及气象因素是影响生物质开放燃烧时空特征的主要因素.②北方省份生物质开放式燃烧以秸秆露天焚烧为主,森林火灾主要因气候导致.南方省份生物质开放式燃烧以森林火灾为主,高发于春季,主要因南方存在"炼山"整地的传统营林措施.③南方省份虽然整体生物质开放式燃烧活动水平较北方省份低,但污染物排放强度较北方省份要高.  相似文献   
953.
GB39728—2020《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油田站场挥发性有机物(VOCs)提出了管控要求,但国家目前尚未颁布油田VOCs排放量核算方法,VOCs排放基数有待探明。选取新疆某油田联合站场作为研究对象,明确联合站的VOCs排放源,基于公式法(TANKS模型)核算联合站有机液体储存源项的VOCs排放量,并分析储存物料的雷德蒸气压和储罐罐型对VOCs排放量的影响,发现雷德蒸气压越大、周转量越大,VOCs的排放量越大。在相同储存条件下,浮顶罐储存较固定顶罐的VOCs无组织排放量更小。基于物料衡算法和系数法,对废水集输和处理系统的VOCs排放量进行核算。基于研究结果和国家对陆上石油天然气行业VOCs排放的管控要求,提出VOCs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954.
由于工厂烟尘排放量具有灰色因素,故应用残差辨识数学模型,对湘钢烧结厂主要工作点烟尘排放量原始数据进行了计算,得出了预测结果,可为下一年度环境保护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5.
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确定方法及其应用研究(Ⅱ)--应用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河支流渭河为例,概算了河河4个断面及其干流现状及不同水文年的河道最小环境需水量,结果表明,在多年平均状况下,渭河最小环境需水量为19.8亿m^3/a,占年轻流量的12.9%,占基流量的64.9%,考虑河道环境用水后渭河的水资源利用率应为14.2%,比未考虑环境用水的利用率降低约14%,为满足最小环境需水量的要求,渭河废污水排放量必须低于1998年水平。  相似文献   
956.
The magnitude and partitioning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from the urban area in Beijing, China was estimated based on a statistical approa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rban surface is a net source of CO2 to atmosphere. The main sources of CO2 are vehicles, which accounted for 75.5% and 38.9% of CO2 emission in summer and winter, respectively. At midday in summer, the CO2 uptake of-0.034 mg/(m^2.sec) indicated that vegetation is an important sink of CO2 in summer. Comparison between the annual emission rates of CO2 from the statistical approach and that directly measured by the eddy covariance technique implies that a bottom-up emission approach is a viable means to estimate CO2 emission in an urban area.  相似文献   
957.
陆钟武  岳强 《环境科学研究》2010,23(9):1101-1107
通过在IGT方程中引入废物排放率(X),建立了定量分析经济增长与废物排放量之间关系的IeGTX方程与IeGTe方程,并分别给出对应于IeGTX方程与IeGTe方程的废物排放率年下降率的临界值(xk)和单位GDP废物排放量年下降率的临界值(tek);运用IeGTX方程与IeGTe方程分别对工业部门及全国的SO2和COD的排放量(港、澳、台除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6年工业SO2和COD排放率基本上逐步降低,1997—2008年单位GDP的SO2和COD排放量分别降低了61.72%和71.89%.  相似文献   
958.
太湖总磷、总氮宏观水环境容量的估算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2000—2011年水量水质数据的支持下,估算了各种水质约束条件下太湖TP和TN的宏观水环境容量.基于宏观水环境容量,估算了2015年和2020年太湖TP和TN的允许入湖负荷和允许排放量,并将允许排放量分配到相应的行政区,为各行政区制订污染物控制方案提供依据.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评估了2015年和2020年太湖水环境质量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实现上述目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需要付出极大努力.在2020年以后,太湖的水质将长期维持在Ⅲ类(TP)和V类(TN),这是藻类易于暴发的浓度区间,保障太湖水质安全的各种应急措施,如"引江济太"、蓝藻打捞等要长期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959.
污染物排放量与河流水质输入响应关系的建立,是实施排污总量控制的关键.文章以小清河(济南段)为例,将小清河分为睦里庄-还乡店段,还乡店-大码头段和大码头-辛丰庄段,应用一维稳态河流水质模型,确定相应模型参数,与水质实测值相结合,建立污染物排放量与河流水质的输入响应关系,计算响应系数.结果表明:小清河不同段COD的响应系数分别为94.3%、76.7%和76.6%,氨氮的响应系数分别为277.2%、85.7%和58.8%;COD的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而睦里庄-还乡店段、大码头-辛丰庄段氨氮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960.
基于汇水单元的甬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宁波市甬江流域为例,以GIS技术辅助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根据水环境功能区的水质目标,通过建立污染源一水环境质量的输入响应关系,对甬江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数字地形分析。得到甬江流域的模拟河网和流域汇水图,构筑了水污染控制单元,作为水环境容量核定和总量分配的基本工作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甬江流域的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养量(COD)总量控制分配原则,提出了排污许可量核定定量程序,为甬江流域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