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07篇 |
免费 | 218篇 |
国内免费 | 34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7篇 |
废物处理 | 22篇 |
环保管理 | 239篇 |
综合类 | 1315篇 |
基础理论 | 174篇 |
污染及防治 | 321篇 |
评价与监测 | 60篇 |
社会与环境 | 29篇 |
灾害及防治 | 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68篇 |
2021年 | 90篇 |
2020年 | 53篇 |
2019年 | 73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66篇 |
2016年 | 84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174篇 |
2013年 | 144篇 |
2012年 | 110篇 |
2011年 | 125篇 |
2010年 | 128篇 |
2009年 | 113篇 |
2008年 | 122篇 |
2007年 | 104篇 |
2006年 | 111篇 |
2005年 | 86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58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3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北方地区受污染河湖水体潜流湿地净化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实验研究和工程应用实践,在湿地填料选择、水力负荷变化、植物特性、结构优化、越冬运行等方面,对我国北方地区潜流人工湿地设计、建设、运行管理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石灰石、粗砂等脱氮除磷综合效果较好,且取材方便、价格便宜,应是人工湿地主选填料,钢渣、褐铁矿除磷效果良好、沸石的氨氮吸附能力强,可作为辅助材料;湿地植物对水质净化贡献约为5%~15%,其地上部分的生物量移除贡献不足5%,湿地植物对系统水力负荷维持、冬季保温、生态景观等还具有较大贡献;以植物保温为主,结合冰下取水、水位管理等可实现北方地区潜流湿地冬季正常运行;优化提出了竖向复合流湿地结构,具有节约用地、硝化-反硝化作用效果显著、抗淤堵等特点.研究成果已在工程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对人工湿地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3.
四环素抗性基因在人工湿地中的去除及累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系统为试验装置,考察了猪场养殖废水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抗性基因(tetW、tetM和tetO)在人工湿地中的去除及累积情况.结果表明,养猪废水中的3种抗性基因均有检出且含量较高,tetW、tetM和tetO的平均绝对含量分别为1.07×1010、4.03×1010和4.92×1010copies.L-1.通过湿地系统处理后,水体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绝对拷贝数和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tetW、tetM和tetO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73%、92.21%和95.05%.在系统运行末期,湿地表层土壤和底层土壤中tetW、tetM和tetO的绝对拷贝数和相对表达量均有明显的升高,并且抗性基因在表层土壤中的累积水平高于底层土壤.因此,人工湿地系统可有效降低养猪废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绝对及相对含量水平,系统的运行条件可对抗生素抗性基因在湿地系统中的积累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4.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充分开发海洋碳汇的潜力。海洋施肥、人工海洋上升流、海洋碱化是三种旨在提升海洋碳汇的地球工程技术。本文从海洋地球工程活动合法性、海洋环境保护义务和气候变化公约体系三个方面论述海洋地球工程的国际法框架。首先,《伦敦倾倒公约》和《伦敦议定书》中关于“倾倒”的定义不适用于海洋地球工程活动涉及的以吸收二氧化碳为目的投放铁或碱性物粉末或放置管道的行为。《关于规制以海洋施肥和其他以海洋地球工程活动为目的投放物质的伦敦议定书修正案》将海洋施肥活动限制在通过了完整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合理科学研究”范围内。目前这一限制不适用于其他海洋地球工程技术,但随着对其他技术研究的深入,修正案限制范围有可能会扩大。其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中有关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保护的公约条款适用于海洋地球工程活动,其中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义务与海洋地球工程的发展密切相关。再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巴黎协定》中关于国家自主贡献的规定为实施海洋地球工程提供了鼓励性规则。最后,本文就中国关于该技术的实验活动以及未来应用该技术的场景下涉及的遵约和治理问题进行展望。当前不与国际法冲突的发展模式是进行小规模试验研究、建立海洋碳汇方法学标准、核算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推动海洋碳汇换算核证自愿减排量进入碳市场交易;在实践中鼓励将开发海洋碳汇与低碳渔业养殖、陆海统筹增汇等方法相结合。未来能否大规模实施海洋地球工程技术取决于对海洋生态环境相关影响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5.
用人工湿地处理乳制品厂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进水COD浓度400mg/L-800mg/L,温度15℃-23℃时,人工湿地装置处理乳制品加工废水的COD去除率达97%-98%,面积负荷率达23.3g/(m^2.d)-28.2g(m^2.d),BOD5的去除率达97%-99%,BOD5的面积负荷率为12.6g(m^2.d)-17.2g(m^2.d),几乎70%-90%COD和BOD5去除率发生在进水沟段。 相似文献
96.
97.
98.
99.
碳源是人工湿地反硝化作用重要的限制因子,提供足够的碳源能够有效地提高湿地系统的反硝化作用,从而提高人工湿地的脱氮效果。考察了以污水碳源作为复合垂直流-水平流人工湿地水平流进水碳源,对系统去氮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添加碳源能使复合人工湿地对TN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由23.19%、39.57%提高到34.17%和50.4%。当碳源污水(化粪池污水)/硝化处理水(垂直流出水)体积比为1:4(C/N=1.22:1)时,系统对氨氮和总氮具有最好的去除效果,且在不同季节具有较强的脱氮稳定性。不同季节加碳源复合系统对氨氮和总氮去除效果差异显著,在夏季去除效果最高可到达66.79%和60.95%。在加污水碳源条件下,增加停留时间对TN去除效果无明显影响,但可以显著提高氨氮去除率;有植物系统比无植物系统去除NH4+-N和TN的效果要好,且夏季提升效果最明显。由此可见,以污水碳源作为复合垂直流-水平流人工湿地系统中水平流部分的碳源,是强化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的有效手段,但是添加碳源比例、保温措施及植物种植是人工湿地重要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00.
新疆中低产田发展人工草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新疆天然草地的利用,农业面临的问题出发,说明在绿洲内发展人工草地的必要性。针对全疆中低产田特点,将其分成7种基本类型。按类型总结出相应适生的饲草种类。通过人工种植这些饲草,达到合理利用改良耕地的目的,进而带动整个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起适宜新疆农业发展的草地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