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3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5篇
基础理论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边城》——纯美的湘西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篇小说《边城》为我们描绘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湘西边陲小山城茶峒的乡村生活.小说通过对一些人,对一些事的描写,展现了山城人的“爱”与“美”,给生活在商业文明和都市喧嚣中的我们传达了诗情画意,营造了一片纯净、美好的精神世界.参6.  相似文献   
22.
《环境》2006,(5):56-56
《黄帝内经》表述了一个有关住宅与人的哲学思想: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这条正宗的中国建筑哲学链条,简洁而清晰地道出了建筑的本质——人、人性.建筑,乃是人性的空间化和凝固.  相似文献   
23.
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中具有无可替代的角色。几乎所有应用场景的发起,最早都来自于搜索——无论你需要什么,都是先搜索一下,才转向到游戏,购物,视频等场景。可以说搜索就像互联网的空气,无处不在,不可或缺。但在互联网这个同样商业化的领域,搜索引擎同样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对抗、竞争、合作以及跟随,才使得技术上有了更多的进步与变化。而这张搜索的图谱也得以丰富起来。  相似文献   
24.
吴国盛 《绿叶》2010,(7):73-78
现代博雅教育应该把博物学教育涵括在内。现代文明让人类远离自然,而博物学恰能弥补这一缺陷。博物学让我们回归自然,从自然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认清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领悟人的有限性,最终培育一种更加健全的人性。就此而言,博物学教育是博雅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5.
现代社会使普遍人性在求生的过程中遭到程度不同的异化。表现在作家身上,就是忘却了作家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崇高性。不再关心时代的冷暖弊病,放弃对社会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只顾拼命发表炒作,甚至以次充好地用各种不正当手段为自己谋取更大的话语权,更大的名利实惠。  相似文献   
26.
为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比例,基于电力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数据分析和行为科学X-Y理论的研究,本文介绍了不安全行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并以发电企业为例,介绍了企业依据人性假设理论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和激励员工发挥潜能的工作机制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27.
编辑手记     
冷杉 《绿叶》2014,(12):65-65
正所谓乡愁,文学上多指情感深处的迷茫寻找,仿佛越是追根寻源,似乎心头的压抑就越重。解决此种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即动手,建设所有,使其达到心中期待的美好要求。作家们独具慧眼,在行走中发现了建设中的诸多闪光的亮点,于是就产生了下面的作品三篇。《感受莱山》是石英先生去莱山采风时目睹莱山建设的突出成绩,情有所动,写成的一篇散记。先生热情赞扬莱山是将一个"新"建立在"实"的基础上,给人以出奇制胜的感觉;称面海山崖上的橘红色居民楼群,既具实用性,又具观赏性;鲨鱼馆、朱雀山生态旅游度假工地、现代生态产业园区、烟台市植物园区、奇  相似文献   
28.
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性危机。人性危机也就是人对待自然的意识危机。人们将环境问题局限于自然环境本身,只是看到了环境问题的表面症状,而没有看到环境问题产生的内在根源。真正的环境教育不是单纯指向环境的专门教育,而是对整体教育的重新思考。从人性的角度看,环境教育具有智育价值、生态思维价值和美育价值,因此,环境教育的本质应该由物化  相似文献   
29.
王志成 《环境》2004,(4):22-23
在城市现代化和乡镇城市化的过程中,特别是最近20年来,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不少城市采用类似的技术,追求大规模的建筑群,大体量的建筑物,导致城市面貌千篇一律,而这种趋同的文化正在吞噬城市的人性与文态。特别是吞噬以历史城镇、街区、古老建筑为标志的城市特色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30.
罗素的人性论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人性结构包括本能与理智。人作为高等动物具有自然的本能,而又超越了动物性,具有精神性的理智,本能和理智作为人性内在的矛盾,使人类需要伦理学;另一方面,人性可分为个体性与社会性。罗素从生物学角度指出,人是半群居动物而具有社会性,个体性使人有个体利益需要满足,社会性使人服从集体利益的需要,两者也是矛盾的,也需要伦理学的调节。因而,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在阐释人性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评析,指出罗素人性论的特点和其在罗素的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