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8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9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41.
人格偏离倾向是指,在青少年或者更早时期出现人格偏离的倾向."人格偏离"就是对于社会的适应性不够强,或者说是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人格和行为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42.
世界重量级科学大师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讲过:"大多数人说,是才智造就了伟大的科学家。其实他们错了,是人格。"爱因斯坦不愧为科学大师,他道出了科技创新的真谛。有什么样的学术人格就会孕育什么样的学术成就和学术人才。当社会各界高度赞美科学家为社会奉献出的科技创新成果时,人们更加注重的是他们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经得住诱惑、受得住挫折的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43.
近5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日照时数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93个站日照、降水、云量和风速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突变检测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季、月日照时数的时空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季、月日照时数空间分布均呈东北多西南少的分布形式,夏季最多,其次为秋、春与冬季。近50 a长江中下游地区年日照时数普遍显著减少,区域平均减幅为682 h/10a,多于同期全国平均减幅,明显的年代际转折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年日照时数异常偏多出现在1963年和1971年,但未出现过异常偏少年。各季的日照时数也都是负趋势,夏、秋、冬3季减少显著,夏季减少最多也最明显,其次依次是冬季、秋季和春季。近30 a年及夏、秋、冬 3季日照时数减幅缩小,春季则转为以147 h/10a的速率在增加。除湖北中南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北部和浙江东南部年日照时数在20世纪80年代有明显突变外,其他站点的年日照时数没有明显的突变。长江以北地区年日照时数减少与降水量增加和平均风速减少有密切关系,而在长江以南地区低云量的增加作用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4.
杜钢建 《绿叶》2010,(7):94-97
“没有自由,何来人才”的思考会让举国上下热盼人才涌现的人们迅速冷静下来。人才的诞生依赖于对良心的尊重和自重,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言论与追求真理的自由。人才只能伴随着独立自主的人格精神和卓自树立的自我意识而崛起——人才辈出的愿景,需要当下社会环境的最大宽容。  相似文献   
45.
试论生态化人格及推进人格生态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与生态的内在关联,包括康德在内的法权论者认为作为法权主体的人格同外部自然物(包括生态环境)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黑格尔明确地把外部自然界作为财产的一部分加以考虑。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尽管有了对于自然界的所有权,却也并不就是真正自由的独立的人格,近代的生态危机,归根到底同这种反生态人格密切相关。生态化人格是个体人格的生态规定性,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合的作为生态文明主体的"生态人"的资格、规格和品格的统一,是一种权利和义务(责任)相统一的新型人格,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新型人格,是对其他人格富有同情和尊重的智慧型人格,还是一种具有审美视野的美的人格。它的真正确立,包含着实践的环节。生态化人格的塑造与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必需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不断推进铸就的。推进人格生态化一方面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46.
1960~2013年我国霾污染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符传博  唐家翔  丹利  何媛 《环境科学》2016,37(9):3237-3248
利用近54年(1960~2013年)我国霾日以及一些相关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估计、聚类分析、累积距平和突变检验等多种方法,分析了我国霾日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的霾污染主要发生在中东部和南部,尤以北京、山西中部和南部、河南局部地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最为严重,我国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相对较少.霾日发生的频率总体呈增加的趋势,而且与能源消耗总量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我国霾日数的增加除了依赖于污染源排放加剧外,不利的气候条件加剧了霾天气的发生.近54年降水日数、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与霾日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3、-0.635、-0.462和-0.699,远远超出了99.9%的信度检验标准.聚类分析表明,上升极显著、上升显著和上升明显的站点年平均霾日数近年来均有加速上升的趋势,其累积距平的变化趋势为下降-平缓-上升型.轻微上升站点上升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与2000年之后,累积距平为多波动型.轻微下降与下降明显的站点快速上升时期为60年代至70年代末,随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累积距平呈上升-平缓-下降型,且在1992~1993年间霾日数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  相似文献   
47.
本研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别就农地流转对农地、农业劳动力、非农劳动力和总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农地转入和转出行为都能有效提高总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而农地转出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地资源利用效率。农地转入户的总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比未参与流转的农户分别高2026.153元/人和4844.289元/人,两组农户间的农地资源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农地转出户的总劳动力和非农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比未参与流转的农户分别高3315.577元/人和2581.883元/人,其农地资源利用效率比未参与流转的农户低466.488元/亩。因此,农地流转不一定会提高农地资源利用效率,但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专业化,从而提高农村总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8.
以2010~2016年中国27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PSM-DID)检验了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于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果以及机制.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试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具有显著而持续的推动作用,随着年份的推进,政策效果越发明显.此外,利用中介效应分析发现,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节能减排的途径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的碳排放强度,而科研投入的影响尚不明确.基于此,本文建议应该进一步在全国范围推广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并树立绿色低碳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北京市12个超市100位消费者的现场问卷调查,本文揭示了消费者中有64.9%的人对转基因生物和产品不太了解或不了解,非常了解的仅有2.3%。在标识方面,有45.3%的受访者不知道我国已对转基因产品实行标识,另有42.6%的受访者虽然知道有标识,但不能够辨别市场转基因产品的现有标识,共有96.9%的受访者要求对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实行标识,其中有48.1%的消费者要求标识醒目。在消费倾向方面,有69%的受访者信任传统食品;仅有5.20%的受访者信任转基因食品;而25.8%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另有80.5%的受访者认为我国应该“适当发展”转基因技术,并在“发展技术的同时,慎重商业化生产”,而认为应该“积极发展”和“不作重点发展”的观点分别为10.9%和8.6%。  相似文献   
50.
本文用灰色聚类法对"十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表明"十五"期间地下水质量保持优良;从变化趋势看,深层水质量有恶化倾向,浅层水质量恶化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