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9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763篇
安全科学   2947篇
废物处理   69篇
环保管理   871篇
综合类   3975篇
基础理论   450篇
污染及防治   302篇
评价与监测   221篇
社会与环境   450篇
灾害及防治   296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373篇
  2021年   432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267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853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541篇
  2011年   649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657篇
  2007年   551篇
  2006年   460篇
  2005年   397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污染越来越严重。本文阐述了城市生活垃圾生物处理技术以及其特点。着重分析说明了厌氧消化的原理以及处理生活垃圾的影响因素,最后介绍了几种国外常用的厌氧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2.
测定总氮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针对水质中总氮测定时蒸馏水、消解剂和消化过程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减小空白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43.
为修复灌区内土壤有机氯农药污染,降低六氯环己烷对土壤环境的危害,对内蒙古某灌域表层土壤进行采样,利用气相色谱测定50个土壤样品中六氯环己烷及其异构体的含量,并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确定表层土壤中六氯环己烷的分布状况。样本中六氯环己烷的检出率为96%,各样本中六氯环己烷的浓度范围为未检出~23.0 ng/g,平均浓度为4.4 ng/g。4种异构体含量平均值顺序为γ-六氯环己烷>δ-六氯环己烷>β-六氯环己烷>α-六氯环己烷。灌域东北部和西南部残留浓度较高,并由这2个方向向中部地区逐渐递减,表层土壤中的六氯环己烷分布受土壤黏粒量、不同种植种类和灌溉水源的影响较大。虽受人类耕作的影响,但表层土壤中的六氯环己烷污染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4.
硝化反应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硝化菌和亚硝化菌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就碳源不足的废水实行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5.
环境执法中影响管理对象守法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健 《福建环境》2002,19(6):38-39
环境执法中影响管理对象的因素很多,该文通过对其中几个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通过执法促进管理对象积极守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6.
本文论述了在建筑施工噪声监测工作中影响监测结果的因素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7.
以成年产卵来航母鸡为试验动物,研究了三甲基苯基磷酸酯(Tri-o-CresylPhos-phate,TOCP)诱导的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发现,母鸡口服TOCP(750mg/kg)后,经过大约8-10d的潜伏期开始出现中毒症状,其表现为以步态失调为主要特征的运动障碍呈进行性加重,至第21d开始便发展为瘫痪,对鸡脑神经病损靶标酯酶(NeuropathyTargetEnzyme,NTE)活性的测定表明,有机械诱导的迟发性神经毒性(Organophosphate-InducedDelayedPolyneuropathy,OPIDP)与NTE活性抑制之间的关系不平行,其毒性症状的轻重与NTE活性被抑制的强弱也不呈正相关,很可能,在给药后24h,体内OPIDP已被触发,此外,实验观察到给予TOCP后被试鸡的体重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8.
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构念、特征及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梳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基本概念及治理要素,分析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主体自身缺陷、治理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形成网络化治理的模式。政府不应再被视为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的唯一主体,应发挥社会公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政府、村民、村委会、企业、社会组织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格局;提高村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认知水平;加大投入力度,最终实现垃圾妥善处理、污水有效治理、村容村貌大幅提升的良好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49.
黑龙江省是湿地资源大省,湿地的保护与利用直接影响到生态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本文在回顾了湿地破坏与保护的基础上,阐明了湿地的功能、用途和价值,提出了科学合理利用湿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0.
在深入研究德兴地区超大型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 ,从构造地球化学方面着重研究德兴地区超大型铜、金矿床成矿的控制因素 ,并进行构造控矿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德兴地区超大型铜、金矿床的形成除因其处于特殊的构造位置 ,具有特殊的地质背景及成矿环境外 ,还与多种地质作用、多种控矿因素耦合作用及地质构造长期发展演化使成矿物质多次叠加富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