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226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422篇
综合类   1042篇
基础理论   73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92篇
灾害及防治   14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贾峰 《世界环境》2005,(3):94-94
世界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WRI)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创立于1984年,创始人是詹姆斯·思裴斯(JamesGasSpeth)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延缓以致最终遏止全球变暖;扭转生态系统的恶化,使其为人类发展提供产品和服务,以打破传统的经济发展必以大量消耗有限的自然资源为代价的恶性循环;推动市场和企业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发现商机;确保公众获取与环境和资源使用相关的信息并参与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32.
保护蓝天的世纪盛会1999年11月29日,20世纪末最大规模的环保盛会一第十一次《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北京隆重召开。来自180多个国家和组织的代表济济一堂,共同商讨如何进一步保护日渐“衰竭”的臭氧层这一世界重大环保问】题,为人类在21世纪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l臭氧层破坏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全球性问题之1一。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署,就意味着国际社会已经普遍意识到全球共同行动是保护臭氧层工作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经过周年的努力,不少《议定书》缔约方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议定书》对他…  相似文献   
33.
树立资源价值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所述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森林以及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对人类有使用价值;稀缺性的自然资源有交换价值。树立资源价值观念,对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高伟  白辉  严长安  陈岩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9):3134-3143
过量氮输入是水体氮污染的关键驱动因子,解析氮输入的结构和时空变化模式成为氮素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和难点.基于1952—2016年长江经济带各地区氮活动数据,分别构建了天然氮输入和人为氮输入模型,评估了氮输入负荷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氮输入负荷总体越过EKC曲线拐点进入由增长向下降的发展阶段,拐点出现在人均GDP为35777~36299元·人-1时,发生时间为"十二五"时期,主要原因是化肥和食物输入下降;②氮输入负荷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东部地区表现为倒U型,中部为S型,西部为J型,表明氮负荷存在从东向西的空间转移,西部地区成为氮输入负荷增长的热点地区,这与东部地区化肥施用量下降有关;③人为输入是长江经济带氮输入的主要来源,输入量及其占总输入的比例均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空间上表现为从西到东部逐步递增的变化规律,与氮驱动力分布一致;④植被的多年平均固氮量为1771 kg·km-2·a-1,其中,非农作物的固氮速率为763 kg·km-2·a-1,植被固氮量的年际波动较小,天然输入对长江经济带总体氮输入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5.
富人太多     
Paul  Ehrlich  李武 《世界环境》1995,(2):12-13
  相似文献   
36.
赖来展 《环境》1997,(5):6-7
人类依靠饮食而生,又在生存中创造新饮食。随着生命科学、营养科学、环境科学、医学、农学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类饮食结构千万年以来经历了四次改革之后,又在迈向第五次革命一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方向升华,人类的饮食观念又一次更新。五次饮食革命的特点和主要内容是: “熟食”技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饮食第一次革命的开始。达尔文主义揭示,人类的始祖  相似文献   
37.
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新模式NewModelsNeededforSustainableHumanDevelopment¥DR.MahbubulHaqAbstract:WiththeconveningoftileUbtedNatonsConferenceo...  相似文献   
38.
揭示生态系统变化对人类福祉的影响警醒决策者与公众做出积极反应。[编者按]  相似文献   
39.
作为一种新兴的正义观,环境正义更多关注由于环境问题而导致的整体环境不公现象,特别是国家、地区和民族间的不公平以及人类对于其他生命的不公平,在所有与环境有关的行为和实践中,不同国家、民族、阶层的人都享有合理的权利,承担合理的义务,受到公平的待遇。[编者按]  相似文献   
40.
章阐述了生态伦理学上人对自然态度的两种观点,人对自然价值取向的转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调节的特征、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