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59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以废水生物处理的推流式活性污泥法为研究对象,在废水处理系统为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简化条件下,分析了矩形脉冲负荷对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的动态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矩形脉冲负荷的作用下,废水处理系统出水的水浓度的增加值与脉冲幅度成正比,与脉冲持续时间、曝气池污泥浓度、污泥回流比、有机物最大比降解速率和米氏常数等因素有关,出水浓度增加值达到最大值后将逐步降低。分析方法也表明,可以模拟在冲击负荷作用下的废水处理系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从桐柏—大别山链南缘及其前陆地区的构造变形研究入手,划分出区内两期两种型式推覆构造,即印支—燕山早期对冲式推覆构造和喜山期背冲式推覆构造。并综合分析了它们的结构,推覆方向和规模等,讨论了它的形成演化机制和油气勘探意义。  相似文献   
83.
在OCO反应器的基础上改进得到了OGO反应器.在反应器改进前后脱氮除磷效能对比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反应器水力特性的试验研究.城市污水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OGO工艺较改进前具有更为稳定、良好的生物同时脱氮除磷效果,工艺出水的平均值COD为22mg·L-1、NH4 -N为4.8mg·L-1、TN为11.2 mg·L-1、TP为0.80mg·L-1.反应器流态特征的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形成的OGO反应器内,缺氧环区形成了良好的DO浓度梯度分布,且OGO反应器内推流流态所占比例从改进前的5.9%提高到改进后的12.9%,有效提高了反应器内推流流态的容积利用率和反应器效率.同时,反应器改进后能明显改善混合区水力条件,并有效避免了混合区内侧液流涡旋停滞造成的污泥沉积问题.  相似文献   
84.
“五一”期间,记者漫步南宁的街头巷尾,只见广场上、天桥下、小区周围甚至公园之中,处处可见烧烤小吃群,比比皆是的烧烤摊俨然成了都市生活中的一道“风景线”。烧烤摊的出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市民的生活,活跃了市场,但是由此伴生的问题却不少,可以说,烧烤摊是都市里出现的一支难以管理的“游击队”。南宁市职工医院主治医师黄淑琴忧虑地说,如今许多人热衷于吃烧烤,但烧烤很难保证食物完全熟透,吃了这样的食物易感染上食源性寄生虫病。近几年患寄生虫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患病原因大都与食用了未加工熟的食物有关。她说,…  相似文献   
85.
采用有效容积为700 L的推流式生物沥浸反应器对城市污泥进行连续14 d的生物沥浸处理,利用折流方式将反应器从进泥端到排泥端沿程方向依次划分为1~6区.对不同污泥停留时间(SRT)条件下反应器运行时各区的pH.溶解氧(DO)值及污泥的脱水性能(用污泥比阻SRF表征)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器曝气量为1.2 m3.h-1,微生物营养剂加入量为4 g.L-1,SRT为2.5 d时,反应系统在72 h时运行达到稳定,相应反应器各区的pH分别为5.00、3.00、2.90、2.70、2.60与2.40.污泥的比阻值由1区的0.64×1013m.kg-1逐渐降低至6区的0.33×1013m.kg-1.当SRT为2 d时,生物沥浸系统在120 h达到稳定,各区相应的pH分别为5.10、4.10、3.20、2.90、2.70与2.60.相应的DO值分别为0.43、1.47、3.29、4.76、5.75与5.88 mg.L-1.污泥的比阻值由1区的0.56×1013m.kg-1逐渐降低至6区的0.20×1013m.kg-1.当SRT为1.25 d时,运行第48 h,反应器6区pH升高至3.00.污泥沿程流动过程中,微生物菌群对营养剂利用率降低,导致系统失衡.生物沥浸反应器污泥停留时间越长,推流式生物沥浸系统越易达到稳定.停留时间2 d可以作为工程应用时的较优污泥停留时间.生物沥浸后将污泥收集经过增强聚丙烯厢式压滤机脱水至含水率60%以下,此研究将为城市污泥生物沥浸后期工程化运行提供必要的参数支持.  相似文献   
86.
对LDO电路基本结构及其性能指标进行描述.在分析LDO电路稳定性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分析目前较为普遍的四种LDO环路补偿技术.  相似文献   
87.
公司简介江苏亚太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污水处理厂关键设备的研发与制造、污水处理工程的设备集成总包、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成套、施工和运营。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技术创新中心,是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确认的城市污  相似文献   
88.
哲夫 《环境教育》2012,(3):86-87
割自己的肉给人吃还不求回报,宁肯把自己烧死也不肯出去做大官的人,是不是很傻很天真?在今天还有没有?暂时无解。不过,以此公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当不为过也。  相似文献   
89.
农业源氨氮沉降是水库型水源地水体收到的重要的外源氮之一,其沉降量评估与来源识别是水体氮污染防控的重要依据 .替代面法和推算法是大气氮素干沉降监测的两种常用方法 .采用替代面法和推算法,于 2019年 9月—2020年 8月对淅川库区周边设置的 5个大气监测点进行干沉降样品采集,测定了样品中氨氮浓度及其氮同位素,探讨了 2 种监测方法在氨氮干沉降通量估算及氨氮来源解析中的适用性 .结果表明:替代面法获得的氨氮干沉降通量为推算法的1.4~2.1倍,2种监测方法获得的氨氮干沉降通量在时空变化趋势上具有一致性;推算法获得的δ15N-NH4+较替代面法偏负,季均相差为11.1‰,时空差异显著.替代面法在获得淅川库区氨氮干沉降通量方面具有优势,受氨氮分馏影响,直接获得的 δ15N-NH4+值较初始源 δ15N-NH3值存在较大偏差,影响溯源结果的准确性;推算法能够分别获得不同氨氮形态干沉降中的 δ15N...  相似文献   
90.
曝气对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沿程降解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曝气及未曝气潜流人工湿地小试实验系统,研究曝气对人工湿地床体中污染物沿程变化规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曝气对污染物沿程降解规律的影响与污染物种类有关,在净化COD和氨氮时,曝气人工湿地污染物主要以水平推流式降解为主,未曝气系统床体中则出现分层现象,深度为40 cm以上的床体区域中污染物以水平推流式降解为主,40 cm以下区域则以垂直梯度降解方式为主。对于磷来说,两对比系统均以水平推流降解方式为主,但不同深度上的降解速率有所差异,曝气系统30~50 cm的床体中间层降解速率较快,而未曝气系统50 cm以下的床体底层降解速率较快。将对比系统总体净化效果进一步比较发现,对于COD的去除来说,温度的影响大些,而对于氨氮和TP的去除来说,曝气的影响则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