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105篇 |
免费 | 1123篇 |
国内免费 | 175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304篇 |
废物处理 | 286篇 |
环保管理 | 1528篇 |
综合类 | 9437篇 |
基础理论 | 1275篇 |
污染及防治 | 671篇 |
评价与监测 | 796篇 |
社会与环境 | 762篇 |
灾害及防治 | 9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8篇 |
2023年 | 652篇 |
2022年 | 770篇 |
2021年 | 857篇 |
2020年 | 582篇 |
2019年 | 566篇 |
2018年 | 431篇 |
2017年 | 542篇 |
2016年 | 622篇 |
2015年 | 754篇 |
2014年 | 1502篇 |
2013年 | 877篇 |
2012年 | 996篇 |
2011年 | 1106篇 |
2010年 | 836篇 |
2009年 | 879篇 |
2008年 | 1242篇 |
2007年 | 1126篇 |
2006年 | 886篇 |
2005年 | 822篇 |
2004年 | 586篇 |
2003年 | 490篇 |
2002年 | 522篇 |
2001年 | 430篇 |
2000年 | 344篇 |
1999年 | 381篇 |
1998年 | 300篇 |
1997年 | 292篇 |
1996年 | 228篇 |
1995年 | 295篇 |
1994年 | 243篇 |
1993年 | 143篇 |
1992年 | 115篇 |
1991年 | 131篇 |
1990年 | 129篇 |
1989年 | 66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本文对独立保护层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局限性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不符合有效性和独立性的保护层对于事故防范具有积极作用不能被忽视。通过改进保护层失效频率计算方法,进一步提升了保护层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通用性。利用LOPA改进方法对真空电弧凝壳炉冷却水失效引起的爆炸风险进行了实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保护层分析方法比改进前事故场景发生频率降低1~2个数量级,提高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同时基于风险等级,提出了增加安全仪表功能,进一步降低事故场景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82.
运用博弈论和利益相关理论构建的环境保护利益博弈分析框架,剖析长寿湖渔业养殖污染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博弈。通过分析政府、企业、渔民之间的六种利益博弈形式,得出结论:在渔场的各种利益博弈中,渔民的驱利行为导致了长寿湖的“公地悲剧”;守法成本高于违法成本是环境执法不力的主要原因;对渔场企业的环境管理职能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现行的政绩考核制度导致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行为中政治利益失衡;环保政策必须与相应经济利益挂钩,用激励机制把环保内化为自觉的经济行为;合理引导环境主体的群体行为,会使环保工作更加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83.
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loating Storage and Regasification Unit, FSRU)建造过程兼具高技术和高风险,以其建造全流程事故致因与系统安全管理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FSRU建造中各环节的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风险评估并提出过程安全管理措施,结合当前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应对FSRU建造全流程事故隐患。根据FSRU建设现场调研进行危险因素辨识,针对大型液货舱、闪蒸气(Boil-Off Gas, BOG)处理系统等模块涉及的立体交叉作业多、模块化责任分界模糊等新问题,提出全新的FSRU建造过程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 SCA)以规范现场作业。同时,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PHA)对FSRU建造过程开展全面的风险评估和危险等级划分。PHA结果显示FSRU全周期建造中所涉及吊装、动火焊接、受限空间施工和船体涂装作业环节中存在大型设备倒塌、危险物质火灾、爆炸的重大危险源,事故风险等级最高。基于此,进一步提出... 相似文献
84.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关乎城市环境卫生治理大局。针对人口、经济、消费结构和环保投入等要素对城市生活垃圾构成的复杂系统预测问题,选取深圳市2012—2019年生活垃圾产生量及9个相关因素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灰色关联度较大的食品消费、人均支配收入、年底常住人口和衣着消费共4个因素作为因变量建立FGM(1, 5)模型,利用智能优化算法寻找出FGM(1, 5)模型的最优阶r为0.531 0,并与经典灰色模型的模拟结果对比,结果表明FGM(1, 5)模型模拟精度较高,预测性能较好。最后利用FGM(1, 5)模型预测深圳市2020—2025年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期望能为未来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系统分析、预测以及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5.
我国铜矿资源形势及其可持续供应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铜矿资源的供需形势进行分析,得知其安全供应问题已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年进口量在不断增加,对外依存度在不断升级,进而成为制约我国铜工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为了保障我国铜矿资源可持续安全供应与促进铜工业的健康发展,就其可持续供应的对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6.
广州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存在特征及其农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分析了广州7种城市污泥中Zn、Cu、Pb、Cr、Mn、Ni的含量,研究了其中5种污泥中重金属的形态特征,并利用地累积指数(Igeo)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RI)对污泥农用过程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综合性评价. 结果表明,广州不同来源城市污泥中Cu、Zn、Mn、Ni含量较高,变化幅度较大,而Pb、Cr含量较低. 除一种污泥中Cu超标外,其他重金属基本符合国家农用控制标准(GB18918-2002),但所有污泥中重金属含量都超过珠江三角洲耕地土壤均值.不同重金属在不同污泥中的形态分布差异较大. 其中,含工业污水污泥中Cu、Cr还原态占很大的比例,Pb、Fe主要以还原态和残渣态存在;生活污水污泥中重金属主要以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存在,酸可交换态中Mn的比例较高,易还原态中Zn的比例较高;5种污泥中Cu、Zn、Mn潜在迁移性最强.Igeo和RI评价结果表明,污泥中Cu、Zn、Mn是潜在的强生态风险元素,污泥在农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生态风险性. Igeo和RI用于污泥农用过程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是可行的,与其它评价方法相比较, RI能更好地反映污泥中重金属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87.
运用工业代谢分析方法对某农药化学工业园能源代谢系统进行量化分析. 结果表明:提升能源转化水平、改善能源利用效率是优化该工业园能源系统的2个有效途径,可减少能源代谢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 进一步根据能源代谢模型量化分析得出,提升工业园热电厂运行水平,达到供热煤耗0.043 t/GJ,供电煤耗4.538 t/(104 kW·h)(2004年江苏省平均水平),将较2005年水平减少原煤消耗35.31%;将能源利用水平较低企业的电力利用效率和蒸汽利用效率分别提高到园区平均水平(58.01%和63.84%),可较2005年水平减少原煤消耗2.5%左右.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虚拟试验技术在电子产品评估鉴定中的应用方法。首先论述了虚拟试验技术产生的背景及其技术优势。然后结合国外的研究状况,重点对电子产品虚拟试验评估技术的基本流程和涉及的关键技术作了总结和归纳。最后,指出虚拟试验技术在电子产品评估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9.
对矸石土样及植被材料进行采样测定,研究分析矸石的供肥能力、微量有毒元素含量、矿区植物中微量有毒元素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对Cu、As元素吸收能力大于其它植物;荠菜(Capsella bursapastrois)对Zn元素的吸收能力较其他植物强;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对Cr元素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依据矸石废弃地立地类型特点,矸石废弃地人工植被景观恢复过程中应选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作为先锋树种,宜优先选用刺槐×沙棘×荠菜(Robinia pseudoacacia×Hippophae rhamnoides×Capsella)、刺槐×沙棘×狗尾草(Robinia pseudoacacia×Hippophae rhamnoides×Setariaviridis)、臭椿×沙棘×狗尾草(Ailanthusaltissima×Hippophae rhamnoides×Setaria viridis)群落与刺槐林、臭椿林配植模式。运用生态恢复的方法对矸石废弃地进行人工植被景观恢复与重建,恢复其受损伤的生态系统,这对矸石废弃地植被恢复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0.
中国人为源颗粒物排放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利用排放因子法,基于电力、工业、民用、交通等部门的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建立了2000年和2005年中国分省、分部门、分粒径的颗粒物(PM)排放清单.利用情景分析法,基于能源预测,分析了在不同颗粒物控制方案下2010~2030年中国颗粒物的排放趋势.结果表明,我国2005年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量分别是29.98、15.30和9.79 Mt, 2000~2005年间的排放增长率分别是3.4%、4.7%和5.4%.在现有政策情景下,我国2030年TSP和PM2.5的排放量分别是23.06和10.59 Mt,工业锅炉成为最大的颗粒物排放源.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30年可在基准情景基础上TSP和PM2.5分别减排15%和16%;通过增大执法力度,2015年可再减排25%的TSP和10%的PM2.5排放,之后通过加严排放标准,推广高效除尘装置的应用,2030年TSP和PM2.5可再减排21%和19%,其排放量分别达到13.81和6.88 Mt.颗粒物的综合控制措施应覆盖电厂、工业、民用等各个领域,从提高能效、保证执法、强化政策3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