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2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195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8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自2016年以来,防灾科技学院对1920年海原特大地震形成的黄土地震滑坡开展了全面系统的野外调查工作,获取了数百个黄土地震滑坡的详细调查资料,为便于资料的管理和应用,建立了首个海原特大地震黄土地震滑坡数据库系统.主要从资料来源、access 2019软件系统的可行性、数据库的设计及建设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海原特大地震黄土...  相似文献   
22.
利用装有压电陶瓷弯曲元的双向振动三轴仪对饱和黄土进行了循环荷载试验,并根据静力固结条件下黄土的动剪模量发展规律建立了基于哈定方程的拟合曲线;将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动剪模量与静力固结下的动剪模量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根据轴向应变的发展规律,确定了以上2种条件下动剪模量产生差异的原因:试样结构性破坏,土颗粒重排列,土体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对于振动过程中的暂停对试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由于暂停时间很短,可以忽略这种影响。在振动结束后,对试样在原压力下重新进行固结,结果表明,固结完成后,试样的动剪模量增大,且增大幅度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变小。  相似文献   
23.
考虑非饱和特性的黄土湿陷性与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技术对3个场地16个土样的微观结构进行观测,并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微观图像进行处理、对土样孔隙的几何特征参数和分维数进行了提取,土样孔隙分布分维数为1.816~1.936。利用分形几何学原理建立非饱和土的孔隙分布函数,对天然湿度下黄土中水分分布进行分析,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孔隙的分维数、非饱和孔隙孔隙率和湿陷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孔隙分维数越大,孔隙结构越复杂;天然湿度下处于非饱和状态的黄土孔隙孔径均大于40μm,黄土的湿陷系数随着孔隙分维数、非饱和孔隙孔隙率的增大而增大,非饱和孔隙是造成黄土湿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4.
西北黄土地区现场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陕北安塞油田某废弃油井建立中试试验基地,以实验室中筛选分离得到的高效降解石油的优势菌为添加的高效菌,研究土壤石油初始浓度、营养物质和高效菌对石油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各土壤石油初始浓度下,石油降解率总体均随降解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在土壤石油初始质量浓度为15.34 g/kg下,72 d时石油降解率为47.8...  相似文献   
25.
注浆法治理公路黄土暗穴病害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注浆法是公路工程中治理暗穴的一种新方法.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工程中大量发育的暗穴病害,通过室内浆液材料物理力学性能试验与工程现场模拟注浆效果试验,分析了以水泥为主剂的注浆材料在不同配合比情况下治理公路工程中暗穴的效果.室内外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浆液水灰比在2.5∶1~1.5∶1之间较为适宜;在不影响路基路面的正常压力下有效的加固半径是1.0 m~1.5 m;在特殊情况下为了使浆液快速凝结可以加入一定量的水玻璃作为速凝剂;可以采用二次注浆加强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26.
在滑坡影响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西部某矿山特大黄土滑坡灾害的发生机理,认为此次滑坡是在断层和地下开采等不利条件下,由大气集中降水诱发黄土湿陷形成的推移式滑坡,与管线漏水形成的“过湿带”不构成直接因果关系,为事故责任认定,解决矛盾纠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以延安新区黄土高填方工程中的上埋式排水管道为原型,开展了相似比为1:2的室内试验,试验前在模型箱底部一定位置预设沉降底板模拟实际填方的工后沉降过程,在试验土体和管道中布设压力盒、位移计和应变片,以采集试验过程中的管土接触压力、管-土相对位移和管道应变等数据。研究表明,负土拱效应对管道的上部压力影响明显,竖向压力系数最大达3.4,与沉降量的关系符合三次多项式曲线,负土拱效应对管道的影响不可忽略。开挖纵向剖面后发现管道下部土层间出现明显的脱空裂缝,是管道下部管-土接触压力减小的原因。该成果为黄土高填方场地中管周土压力的计算、管道变形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黄土丘陵区沙棘的蒸腾特性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1998年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安塞的观测资料,对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的蒸腾特性及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沙棘蒸强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安塞4-6龄沙棘5-9月份的月份均值为0.6346gg^-1h^-1;(2)沙棘蒸腾强度与气候因子(气温、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544-0.9692,其中光合有效辐射对蒸腾强度影响最大,气温次之,相对湿度最小;沙棘蒸腾强度的季节变化与降雨量及林地土壤水分间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9629-0.9809;(3)沙棘蒸腾强度与气孔导度间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气孔导度增大,沙棘蒸腾强度增大,反之则减小,相关系数为0.9791,这为分析沙棘蒸腾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程度,分析沙棘最适的水分生态条件,提高沙棘抗旱造林成活率,水分利用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图6参4参11  相似文献   
29.
黄土滑坡稳定性评价的反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中兴 《灾害学》1994,9(4):19-22
本文根据黄土滑坡的变形监测结果,同时考虑了边坡的初期应变分布状况,通过有限元反分析法,反推出边坡地基的力学参数,为黄土滑坡的稳定性评价和预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0.
梁伟  高德彬  倪万魁 《灾害学》2007,22(3):45-48
首先根据大量现场调查资料,归纳出了黄土路堑高边坡的8类地质结构模型和坡面破坏类型;再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分区,并结合边坡地质结构模型,提出了黄土地区公路路堑高边坡植物防护的基本原则;最后,在保证边坡整体稳定的合理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公路黄土路堑高边坡植物防护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