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84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47篇
综合类   266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邱成 《安全》2017,38(6)
文章对安全文化在国内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的回顾,探讨了安全与人的关系、安全文化概念、安全文化的传播、安全文化发展建设等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以期为读者了解、学习、传播、践行安全文化提供一个尽可能详细的指引。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灾害事件频发,有关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成为传播学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目前我国灾害信息传播的研究角度众多,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大多还只停留在个案研究层面,系统研究有待加强。本文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传播是我国灾害信息传播研究的新方向,并可分出传播渠道整合、传播内容整合和传媒自身整合等众多研究分支。  相似文献   
83.
《中国再生资源》2009,(10):41-41
资源循环利用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资源再生》(月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以推动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科技进步,加快全国循环经济建设的信息传播为宗旨,重点宣传中国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的方针政策,介绍和推广国内外资源再生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介绍期货知识,促进资源再生利用行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贴近企业、贴近读者、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84.
中国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西北地区东部98个气象站的沙尘暴日数、持续时间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分解(EOF、REOF)、滑动t检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小波变换,对其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整个区域沙尘暴日数大致呈北多南少型分布;受大尺度气候异常的影响,全区一致的沙尘暴异常是该区域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日数空间异常可分为4个沙尘暴气候区:河西走廊—阿拉善区、鄂尔多斯—乌兰布和区、柴达木—茶卡寒旱区、陕甘宁黄土高原区。河西走廊—阿拉善区沙尘暴频次最高,陕甘宁黄土高原区频次最少;近40多年来西北地区东部沙尘暴日数呈减少的态势;沙尘暴日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末期发生气候突变,突变起源于沙漠及相邻地区,并由外围沙漠区向中间地带传播。沙尘暴持续时间最长的不是高频区河西走廊—阿拉善区,而是鄂尔多斯—乌兰布和区,最短的也不在频次最低的陕甘宁黄土高原区,而在柴达木—茶卡寒旱区;沙尘暴高发的河西走廊—阿拉善区、鄂尔多斯—乌兰布和区,持续时间没有发生明显的突变,这两个区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沙尘暴持续时间变率增大;90年代以后沙尘暴持续时间有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85.
大数据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大气污染是当前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利用大数据分析舆论走向,提高公众对于大气污染与治理的认知程度,有利于推动政府的大气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86.
本文将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应用于青藏高原一江两河流域(雅鲁藏布江山南段、拉萨河、年楚河)水体中重金属浓度预测,探讨了输入变量、预测因子、隐藏层节点数和模型结构的影响.模型以溶解氧(DO)、pH、电导率(EC)、总磷(TP)、铁(Fe)作为网络的输入层,重金属砷(As)、锑(Sb)、钼(Mo)、锰(Mn)的含量作为网络的输出层,使用Levenberg-Marquardt (LM)算法进行训练.其中,BPNN隐藏层的传递函数为tansig,隐藏层节点数为9,输出层的传递函数为purelin,输出层节点数为4.结果表明:(1)以单个元素作为预测因子时,As、Sb、Mo、Mn预测值和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8、 0.933、 0.894、 0.928;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9.7168×10-4、 1.2508×10-4、 3.3159×10-4、1.9188×10-3.(2)以4个元素作为预测因子时,预测值和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为...  相似文献   
87.
换流变压器是高压直流换流站中主要的噪声源,对换流变压器噪声的预测精度直接影响到后期整个换流站噪声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因此,准确获得换流变压器的声功率至关重要。根据《声学 户外声传播衰减 第2部分:一般计算方法》(ISO 9613-2:1996)中的户外声传播声功率计算方法,构建了声源声功率反推数学模型。利用某变压器周围大量测点现场实测数据,结合可靠度理论,识别并剔除了实测点中受相干声场影响较大的点,实现了换流变压器声功率反演计算,并对测点个数的选取进行了初步研究及优化。与其他声功率测量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对仪器设备要求较低,适用于复杂的声学环境,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赵秋生 《安全》2010,31(8):7-8,12
接零或接地保护线(PE线)在对发生漏电故障的设备提供保护的同时,还会把带电危险传播给与之相连的其他设备。本文分析了这种危险的影响范围与程度,说明了自动断电保护装置对该种危险无能为力的原因,指出了消除此种危险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9.
受限空间煤尘爆炸毒害气体传播伤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煤矿煤尘爆炸后毒气对人的危害,为煤矿防爆、抑爆和安全评价,以及事故应急救援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煤尘爆炸后毒气的传播伤害规律。基于质量守恒定律与空气动力学理论,建立煤尘爆炸后风流作用下的毒害气体在受限空间内的数学传播模型,得到巷道内毒气传播的弥散系数,计算出沿爆炸传播方向毒气浓度随距离变化的关系,划分伤害三区并推导出相应的伤害范围计算公式。研究表明:毒气传播的峰值点随风流方向移动,其峰值点浓度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90.
刘晓岚  刘伟  梁娟 《灾害学》2023,(4):134-138
全媒体应急科普传播体系构建体现新闻传播与应急管理领域的交叉融合。基于传播效果研究的视角,通过调查研究和演绎归纳的方法,梳理了应急科普全媒体传播存在法律约束与保障不强、资源产出管理不力、传播流向分配不均、矩阵建设发展不平衡、联动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全媒体应急科普传播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和实施路径,即以全媒体思维体系为基础,坚持内容为王,建设应急科普内容体系;把握技术核心,建设应急科普平台体系;分析用户数据,建设应急科普用户体系;创新管理服务,强化全媒体应急科普传播体系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