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182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69篇
综合类   576篇
基础理论   57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84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云南、贵州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长期以来主导产业主要以传统资源型产业为主,资源消耗高、产出低、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突出。本文基于产业生态转型的理论就两省传统资源型产业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2.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进程面临新转折,当前德班平台谈判将建立2020年后国际新减排制度框架。国际学术界出现"新气候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进程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和能源体系的根本变革,人类社会文明形态也将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新气候经济学将探索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理念和相应的经济学理论与分析方法,寻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与减排CO2保护全球气候的双赢路径。新气候经济学不仅关注国别之间减排责任和义务的分担,更重视各国在共同目标下创造和扩展合作共赢的空间和机会,探索各国合作共赢的机制和运作方式,分享低碳发展的经验、技术和机会。同时更加关注新国际机制对各国低碳转型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使之成为各国提升国际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内在动力。实现控制温升不超过2℃目标,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面临排放空间不足的挑战,碳排放空间成为越来越紧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大幅度提升碳生产率,即成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减排CO2双赢的根本途径。新气候经济学将关注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碳生产率变化的规律以及提升碳生产率的方法和手段,研究新兴发展中国家CO2排放尽早达到峰值,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途径。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新型能源体系变革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战略选择,并已成为世界趋势,新气候经济学关注碳价对新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激励作用,关注能源体系变革对各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障能源安全与减缓气候变化的协同效应,关注碳价机制对国际技术合作与技术转移中利益扩展和共赢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社会和公众消费方式的转变是实现社会低碳转型的关键,因此,新气候经济学也关注生态文明下的财富观、福利观、消费观和生活方式的理论支撑,关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低碳化城市建设的发展理念和实施方式,关注消费方式的转变对社会发展目标、发展方式、物质生产方式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石嫣 《绿叶》2012,(8):33-40
食品安全成为世界问题与化学农业成为世界农业生产体系的主流、工业化食品生产体系成为百姓餐桌的主宰、钢筋水泥森林的城市成为人类主要寄居地高度相关。因而,解决食品安全危机不能单纯依靠事后监管,更为重要的是事前行动,而"食物社区重构"则是事前行动的现实践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制度层面的推进和人们的普遍参与,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业化所带来的"化学农业"和"石油农业"。  相似文献   
104.
《绿叶》2012,(10):82-88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山水)从2005年开始参与青海省玉树和果洛地区三江源生态保护的民间行动。在行动中,我们了解到,国家建立了超过15万平方公里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但是苦于区域巨大,环境艰苦,保护区不多的几个全职工作人员无法覆盖如此大的面积。为此,我们通过连接当地社区的保护者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签署保护协议,  相似文献   
105.
《绿色视野》2012,(6):20-21
对于72岁的老人陈频而言,由于经历颇多,他对节约有着很深的感受。"与这个浮躁的社会风气相比,我觉得自己和当今年轻人的有些观念格格不入。"陈频说,节约的美德需要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必须把根留住。"一米渡三关"的启示陈频,民俗专家、安徽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在战火纷飞的1940年,  相似文献   
106.
我有很浓的怀旧情结,这种情结在日常生活中,就曼延到对旧建筑、旧照片、旧陶瓷、旧首饰、旧家具等一些实物的迷恋喜爱上。在那些古色古香、或巧或拙的物件中,我能感受到往昔时光的造型、色泽、材质和纹路,甚至能闻见使用这些物件的人的声音与容貌,  相似文献   
107.
曹宇  张鹏水 《绿色视野》2012,(10):65-66
烟雨江南,水墨徽州。于黑白建筑和月塘波影中,在风声雨声读书声之外,那烟雨中氤氲的脉脉古香总有种清心怡神的味道。这不是檀香,而是墨香。当我在古歙斗山街的小巷中徜徉,透过漏窗看见学龄小童研磨描红的那副景象,就仿佛看见了幼时外公辅导下捉管临池的自己。徽墨,就这样泅出了一幅山水,沉淀下一座徽州。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采用多层次转型理论的分析框架,回顾了国内外延伸生产者责任(EPR)制度的理论和实践进展,对比了EPR制度倡导者最初提出的创新导向的制度设计,与当前各国实践中基于成本—效益平衡所开展的政策评估研究,指出两者在是否应该将激进的可持续转型作为EPR基本政策目标上观点不同,其原因在于政策的技术创新激励效果难以通过可测量的政策评估方法进行有效考察,由此造成两者在EPR政策调整方向上的分歧:前者坚持EPR制度设计应该进一步完善个体责任原则,以激励生产者创新和采纳绿色技术,推进生产消费模式的系统转型;而后者则强调在现有管制框架下简化制度设计,重点完善循环处理基础设施及其管理效率。这种分歧不仅影响到发达国家EPR制度的演化,也深刻影响了发展中国家EPR制度的移植和建构。结论以中国电子废物管理实践为例,提出构建包含三个层次的演化经济学分析框架,考察EPR制度建构过程中,微观层次的企业技术选择,中观层次的供应链治理结构变动,和宏观层次的再生资源产业转型,以系统考察制度发展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09.
循环经济:理念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从开始关注循环经济理念,到今天把循环经济定为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已经历了十余个年头。从理论探索到工程实践,在多学科共同交叉研究中,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诸多基本理念。为了承上启下,对这方面的创新思想进行总括,作为进一步以工程科技创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0.
罗康隆  杨庭硕 《绿叶》2010,(11):53-58
民间传统知识是一种长期积累的经验智慧,它具有现代知识不可替代的特性,我们的生态建设需要从中汲取资源。由于民间传统知识本身的各种特征,使得它在直接针对特定环境的生态维护的同时,既能最有效地维护所在地区生态环境,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维护成本,并且还可以长期有效、持续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民间传统知识的多样性使其之间构成了一种制衡格局,从而有利于分散人类社会对地球资源的压力,实现对生态环境的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