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4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442篇
安全科学   1179篇
废物处理   42篇
环保管理   444篇
综合类   2371篇
基础理论   297篇
污染及防治   121篇
评价与监测   181篇
社会与环境   183篇
灾害及防治   441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61.
本文着重介绍按建筑容积率和供热指标估算热负荷和锅炉容量。按燃料成分、经济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情况选择锅炉容量,估算污染物产生量,分析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并指出应按当地当时的具体情况,尽可能选择清洁或比较的能源。  相似文献   
62.
63.
《环境保护》2007,(3A):68-71
唐孝炎,女,1932年10月出生。环境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并担任UNEP臭氧层损耗环境影响评估组共同主席,北京市人民政府科学顾问等。自1972年起开创了我国大气环境化学领域的系统研究和教学。30余年来,在大气环境重要领域:臭氧、光化学烟雾、酸雨,以及气溶胶化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我国大气环境化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近年来,针对我国城市和区域的大气污染的特点,在大气细颗粒物的来源、形成及对城市大气污染的作用方面有深入研究,提出了我国存在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的概念。  相似文献   
64.
吴鸣颖  楼台芳 《环境与开发》1999,14(1):19-20,42
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是对环境影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作出充分评价,以准确地用价值形式估量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可行性,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在于环境影响的价值评估。新建电厂对环境的影响已广为人知,但其定量化的经济影响尚未被进一步评估,本文对此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5.
刘忠文 《环境保护科学》1998,24(6):27-28,30
作为一项环境管理工具,生命周期评估逐渐被广泛了解和接受.本文从生命周期评估的定义入手,阐述了生命周期评估的框架及应用原则和思路  相似文献   
66.
环境价值评估方法综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曾勇  蒲富永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10-12,16
对目前国内外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价值评估方法,该方法分为14类29个指标,作为完善我国环境价值评估体系的一种建议提出。  相似文献   
67.
在分析森林资源价值构成的基础上,运用目前常用的价值估算方法,对白云山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进行了粗略的估算。计算结果表明白云山森林资源的环境价值远大于其林产品价值。  相似文献   
68.
炼油装置运行周期评估技术通过统计、分析装置故障数据,计算特定时间段装置的可靠性,进而获得装置可靠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装置可靠性最差设备排序。介绍了该技术在某常减压装置的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估技术为科学确定炼油装置运行周期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9.
本文论述沙尘暴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并指出我国沙尘暴的分布和特点。  相似文献   
70.
客观理解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26”城市)空气污染时空格局对于区域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遥感数据反演的PM2.5浓度产品,利用趋势分析法和重心分析法,揭示了京津冀城市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区2000~2015年大气污染时空格局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区域PM2.5平均浓度整体呈现出太行山脉区域较低,太行山脉以东较高的格局,城镇地区明显高于周边地区.(2)2000~2015年区域PM2.5年均浓度总体呈增加趋势,主要表现在2000~2007年,呈显著增加趋势的面积占全区的88.48%,之后呈稳定状态.(3)区域PM2.5污染重心位于衡水、邢台和德州3市交界处,区域北部大气污染较严重.本研究可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制定和措施实施提供参考与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